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宁波保健品 宁波退休老教授花几十万买保健品 又去打了19万元的针

王先生为其父亲购买产品提供的部分收据及转账记录。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重视医疗保健。但紧接着,各种无良商家也盯着这块大蛋糕,试图让老人花钱购买各种价格和价值严重不符的保健品和所谓的理疗设备,以至于老人的孩子怨声载道。昨天,读者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父亲的经历,希望能提醒大家。

过几年花几十万买保健品

王先生和他妹妹都有自己的事业,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父亲75岁,是宁波某大学的退休教授,母亲也是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二师兄的退休工资也不算少,加上之前的积蓄和子女的孝顺,晚年算是衣食无忧,幸福美满。两位老人在退休后的岁月里,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常一起旅行。王先生和他的妹妹每年也带他们的父母出国一两次。因为父母身体健康,不需要照顾,独立生活,不照顾孙子孙女,所以一直过得很潇洒。

但是自从几年前被朋友带入保健品圈,事情就变了。“起初,他们去听一些讲座,我们并不在乎。但是后来发现父亲陆续买了很多保健品和理疗设备,我们就觉得不对劲。”

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不住在一起,但他们仍然关心老人。每隔两三天,周末会带孩子去看望老人,一起吃饭。每隔一段时间,王先生和他的妹妹就会发现他们父母家有一些“新产品”,要么是各种保健品,要么是所谓的理疗设备。“之前我们发现他买了一个所谓的净水器,花了5万多。据了解,这样的产品,即使是进口的,也不过几千块钱,通过那些公司的包装和忽悠,高价出售。”王先生还告诉记者,老人买了一台所谓的理疗仪,花了大约4万元。后来一次升级,他花了一万多。“这些所谓的高科技产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根本不值这个钱。但是老人被‘洗脑’了。我们如何说服他不要听?他经常把买的东西藏起来不让我们看。”

王先生说,为了这件事,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很多时候,老人不告诉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发生后,他们往往才知道。据他初步统计,最近四五年,两位老人在保健品和器械上花了几十万。

打针花了19万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上个月初去父母家吃饭,无意中得知他们6月份去过杭州,进行了自体免疫细胞输血。父亲花了19万打针,父母都花了20多万。这让他大吃一惊。

“我问父母我是在哪里接受治疗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你有发票吗?是什么针?结果他们说不出来。我只说是在杭州的空军疗养院,由香港的医生治疗。”王先生认为,如果之前花的钱可以算是对老年人的心理安慰,那么这种免疫细胞疗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父母虽然老了,但是身体很好,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免疫细胞疗法。”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给父母做一次详细的体检,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我也有医生和朋友。从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到,目前的免疫细胞疗法还不成熟,但美国有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国内根本没有类似的临床治疗。因此,他认定所谓的免疫细胞疗法是一场骗局。“已经快半年了,对方还不能提供当时治疗的各种细节。我们不知道打了什么针,用了什么药,连基本的病历都没有。这怎么能信呢?谁知道对方给了我爸妈什么。”因此,王先生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但经过调查取证,市场监管部门发现该公司并未实施具体的医疗行为,只是充当中介,现场检查并未发现任何使用药物或医疗器械的情况。另外,王先生父母不配合,双方无法协调,无法立案。

“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套路,无非是通过各种会议、讲座等来获得老人的信任。,然后通过自由行交朋友,然后设计各种场景让你相信他们说的话。经过一系列的“洗脑”程序,我的父母已经完全陷入了他们设置的境地。我爸很骄傲。有人说他长得好,身体好,所以他觉得这些东西都很有效。我们说什么,他们听不进去。”王告诉记者,这笔钱拿回来的希望不大。他只是希望通过亲身经历告诉老人及其家人睁大眼睛,不要被类似的情况所诱惑,成为一些无良商家的“提款机”。

专家:老年人需要更多的身份认同

记者从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了解到,今年1-11月,对保健品和理疗设备的投诉同比基本保持稳定,但个别金额较大。双方发生纠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消费者购买后发现产品的价格和价值严重不符;二是使用后身体不舒服,需要退货;第三,用了之后去医院检查,要求退款。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经营保健品和理疗产品的公司夸大宣传。有的责令整改,有的协商后退款。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还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相信保健品的作用。如果身体有问题,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买保健品,一定要要正规发票,以后维权。

针对老年人热衷于购买各种保健品和理疗仪器的现状,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浙江万里学院副教授郭健认为,这种情况表明老年人过于关心自己的健康,有时甚至到了焦虑的程度,因此他们会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这种焦虑。通过购买保健产品和仪器来实现心理确认,老年人实际上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另一个是自我认同,这一点经常被大家忽略。很多老人经济条件不错,但是退休后感觉很失落,之前的社会地位无法得到认可。在购买保健品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讲座等形式,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人无我,人有我优”,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还有,很多老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态,容易陷入对方设定的套路。而对方往往设置一定的情境,让老人不知不觉进入自己的思维套路。当然,从孩子的角度,我们也需要反思。一般来说,容易上当受骗的老人一般缺乏与年轻一代的沟通,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回应,所以他们会被卖家的甜言蜜语所感动,然后被愚弄。

东南商报记者毛

1.《宁波保健品 宁波退休老教授花几十万买保健品 又去打了19万元的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宁波保健品 宁波退休老教授花几十万买保健品 又去打了19万元的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91390.html

上一篇

英国汇丰银行 英国招聘 | HSBC汇丰银行UK毕业生项目,要求会中文!

下一篇

土地流转是多少钱一亩 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一亩地里看现代农业新变化

女子照顾同村20多位老人20年 被亲切称“小棉袄”

  • 女子照顾同村20多位老人20年 被亲切称“小棉袄”
  • 女子照顾同村20多位老人20年 被亲切称“小棉袄”
  • 女子照顾同村20多位老人20年 被亲切称“小棉袄”

长指甲 长着9米长指甲的老人火了

  • 长指甲 长着9米长指甲的老人火了
  • 长指甲 长着9米长指甲的老人火了
  • 长指甲 长着9米长指甲的老人火了

投资200元骗局揭秘 老人投资中骗局始末揭露 暴利承诺骗光一生积蓄!

最近,一个老年人投资骗局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年后,由于脑梗,70岁的胡躺在沙发上,彻底瘫倒在地。令老人高兴的是,在过去的六年里,她花了80万元投资了六个“项目”,根据合同,回报可以达到几百万元。生病后,她告诉儿子...

老人临终当天的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临终当天的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临终当天的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临终当天的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老人临死前一个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临死前一个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临死前一个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临死前一个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老人去世前为什么昏睡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去世前为什么昏睡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去世前为什么昏睡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去世前为什么昏睡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老人爱睡觉什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爱睡觉什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爱睡觉什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爱睡觉什么征兆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老人断气前的前几分钟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断气前的前几分钟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断气前的前几分钟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
  • 老人断气前的前几分钟 这5个征兆,是老人临终前的预兆,这个时候多陪陪亲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