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诺贝尔奖项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三奖项均“牵手”生命科学——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脚步永不停歇

汇点新闻国庆期间,诺贝尔化学、物理、生理或医学奖揭晓。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埃里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斯金、法国科学家贾哈·莫罗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贡献。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格·保罗·温特(Greg Paul Winter),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三个自然科学奖都与生命科学有关

“我们的免疫系统其实有一套‘刹车系统’,包括一些抑制免疫系统的信号通路,包括PD-1和CTLA-4。当我们的免疫系统过于有效时,这些抑制性免疫信号通路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抑制显著,也会抑制免疫系统杀死肿瘤。”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员朱迪说,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的发现帮助人们发现了一种缓解免疫“刹车系统”的功能,然后使我们自己的免疫系统能够攻击肿瘤。

亚瑟。Askin的贡献是“光镊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他发明了一种光镊,可以用来捕获粒子、原子、病毒和其他活细胞。这个新工具重新实现了一个古老的科学梦想,就是利用光的辐射压力来移动物体。1987年,亚瑟?Askin在用镊子捕捉活细菌而不伤害它们的时候有了很大的突破,然后他马上开始研究生物系统。现在光镊已经广泛用于研究生命机器。

贾哈·莫罗和唐娜?Strickland的贡献是“产生高密度超短光脉冲的方法”。他们通过巧妙的方法成功地产生了超短高强度激光脉冲,而没有损坏放大材料。首先,他们及时拉伸激光脉冲以降低其峰值功率,然后放大并压缩它们。如果一个脉冲在时间上被压缩,变得更短,更多的光会集中在同一个微小的空中,脉冲的强度会急剧增加。莫罗和斯特里克兰最新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可以用于矫正眼睛手术。

弗雷泽斯·阿诺德获奖是因为她在1993年实现了酶的第一次定向进化。通过引入遗传变异,她和她的研究小组创造了一种特定酶的许多变体,然后观察这些变体,并为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变体。例如,在溶剂中起作用的变体,或在水基环境中起作用的变体。

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格·保罗·温特的工作是噬菌体展示技术。乔治·史密斯将实验室进化技术从细菌转移到细菌,这可以更有效地筛选突变体。格雷格·保罗·温特(Greg Paul Winter)利用这种方法筛选用于治疗疾病的抗体蛋白,并生产新的抗体药物。基于这种方法的第一种抗体于2002年被批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如今,噬菌体展示产生的抗体被用于中和毒素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转移性癌症。

为什么跨学科的学科容易导致原创性的结果

x射线结晶学、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冷冻电子显微镜都是近年来的诺贝尔化学奖。值得注意的是,自2000年以来,18个诺贝尔化学奖中有12个被授予生命科学相关领域,被很多人戏称为“诺贝尔综合管理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说:“诺贝尔化学奖已经多次授予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也许重点或出发点是从生物学角度,但其实很多都和化学有关,比如最初的PCR。”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玲认为,“这次化学奖的获奖,体现了生物与化学的交叉与融合。虽然是生物学家做出来的东西,但是在分子水平上促进了对生物的认知。改变。”

为什么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物理的交叉学科成果最受诺贝尔奖青睐?答案很明确,跨学科更容易产生富有成果的丰富矿藏,跨学科更容易获得突破性的发现和发明。

“在别人未开垦的土地上跨学科培养,会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新发现、新成果。因此,跨学科成为创新的基础之一。”东吴大学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高晓明说,以化学为例,化学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理论化学、生物化学等几个分支,生物化学用化学最基本的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特别是生命科学发展非常迅速,在化学领域取得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化学领域的机会也比较多。”

跨学科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大师”,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和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这也正是诺贝尔奖的关注点。美国作为诺贝尔奖的大获得者,在跨学科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例如,200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建立的博德研究所,在跨学科发展方面非常成功。博德成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增强对人类疾病的深刻认识,为战胜人类重大疾病奠定科学基础。博德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科学家进行交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也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的建设。比如本科生也可以考双学位。”高晓明说,以苏州大学为例,材料化学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实力很强,很多研究都与生物学有关,很多文章都是关于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我们鼓励化学学生花一些时间学习生物相关课程。在研究生阶段,材料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学生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共同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常态。”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生命的奥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生物技术发展史上几乎每个里程碑的创始人都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也意味着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者CRISPR一直在诺贝尔奖候选名单上。CRISPR是一种从细菌中提取的基因组,是细菌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检测和抵御病毒攻击,破坏病毒DNA。如果CRISPR能用于临床,有望解决人类疾病。从此人类的基因可以被编辑修复,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

“我看好下一个热点领域是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高晓明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未来的诺贝尔奖也将注重该领域与生命科学的结合。“例如,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疾病诊断,将大大增强疾病诊断能力。全人类的医学事业是一个飞跃。”

在美国科幻大片《神奇奥德赛》中,科学家将更小的人和飞船注入人体,让这些不断缩小的“游客”直接观看人体各种器官的组织和运作。纳米机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未来人类有可能建造出分子大小的微型机器,可以用分子甚至单个原子作为建筑构件,在空的极小空间内建造物质。

“现在,科学家根据分子病理学原理,研制出了各种可以进入人体微观世界的纳米机器人,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延长人的寿命。”高晓明表示,未来几年,纳米机器人将带来一场医学革命,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复制或镜像

苏ICP备05012207全国新网络许可证:3212006002

1.《诺贝尔奖项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三奖项均“牵手”生命科学——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脚步永不停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诺贝尔奖项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三奖项均“牵手”生命科学——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脚步永不停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91818.html

上一篇

庆元政府网 丽水庆元:培养技能型干部 建设技能型政府

下一篇

合同有效吗电子版合同 电子版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什么是分子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告诉你什么是分子机器

北京时间昨日下午5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瓦奇、美国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和荷兰科学家伯纳德·费里加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告诉你什么是分子机器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告诉你什么是分子机器

北京时间昨日下午5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瓦奇、美国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和荷兰科学家伯纳德·费里加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

2016诺贝尔化学奖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告诉你什么是分子机器

北京时间昨日下午5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瓦奇、美国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和荷兰科学家伯纳德·费里加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深度解读!

  •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深度解读!
  •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深度解读!
  •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深度解读!

舍弟 舍弟崔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往事

版权属于世界科技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微信官方账号、报刊等。 请联系wechat@wspc.com获得转载授权 崔琦·丹尼尔·奇祖 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1998年获奖,是中国科学院第六位华裔外籍院士。  微...

抗疟疾药物 千年疟疾抗争史:金鸡纳霜、青蒿素和5次诺贝尔奖

华西杜诗报-封面记者雷岩人类与疟疾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不仅发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还陆续引进了一种又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疟疾的传播。作为对抗疟疾的“武器”,金鸡纳霜、药用...

诺贝尔物理学奖今揭晓 获奖需要一些“偏心的运气”

诺贝尔物理学奖今揭晓 获奖需要一些“偏心的运气”

诺贝尔物理学奖今揭晓 获奖需要一些“偏心的运气”他们与物理学奖“擦肩而过” “圈定”三大候选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今揭晓:史上留名凭实力 获奖还要些运气?  中新网10月8日电 当地时间8日,国庆黄金周已正式“收官”,...

全球顶尖科学家 全球顶尖科学家来了!19位诺贝尔奖、图灵奖及菲尔兹奖得主

全球顶尖科学家 全球顶尖科学家来了!19位诺贝尔奖、图灵奖及菲尔兹奖得主

人民网重庆8月25-24日电2019年重庆全球科学家峰会在重庆拉开帷幕。十九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七位院士齐聚山城,展开一场精彩的智慧碰撞。本次峰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