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美不胜收……”
朴树说,如果他写了《永别》这首歌,他会死而无憾。
大多数人应该知道这首歌的作词人是李叔同。至于这首歌的旋律从何而来,只有少数人知道。
在今天的《听与说》中,马世芳与大家分享一些“混血歌曲”。
看了这个节目,才知道这么多我们熟悉的歌,都是从遥远的异国到中国的歌;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中国歌曲,被唱遍了世界各地。
听并说
说说“混血儿歌”
穿越海洋为你歌唱
以下文章摘自《马世芳II-第11期》
见某人。离开
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
多好的歌词。《永别了》这首歌,我相信是所有观众在小学就学会唱的作品。说起这首歌,流传了一百多年。
视频里听到的是朴树唱的版本。我记得朴树说过,如果他写了这首歌,他会死而无憾。这真是一部了不起的经典。
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弘毅大师李叔同先生的作品。但它的旋律从何而来,我们可能不太了解。
李叔同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艺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是中国戏剧的开创者之一。日本留学回国后,他担任教师和编辑。之后剃发为僧,法名发声。他叫弘毅,晚上叫孙中山。后来,他被尊为弘毅大师。
《永别了》最早的旋律不是中国作品,也不是日本作品,而是美国民谣。
今天的“我听到了”,我们要讲一些我们认为是中国歌曲的歌曲。结果我们细细追溯,发现它们的起源都是外来的,但当它们渗透到我们的集体记忆中时,我们都以为它们是本土作品。
我们还需要谈谈是否有其他例子。先说《告别》这首歌是怎么诞生的。
《永别了》这首歌进入中国,当然要感谢李叔同先生。
年轻时的李叔同
因为这首歌最早是从美国传到日本,并被日本人改编成日本歌谣,所以当时在日本读书的李叔同听到并录制了这首歌。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中文录音版本之一,是1935年百代发布的一张78圈的旧唱片。
这个歌手叫龙迅,当时是北师大附中的学生。他唱了这个版本的《永别了》,歌词比现在的版本多唱了一大段。
后来我们唱《告别》这首歌的时候,大部分都只唱了前面的部分。
一杯葡萄酒
声音离开了笛子
问你什么时候来这里
你来的时候不要乱走
草,蓝色,水和绿色的波浪
南浦伤怎么样
人生难得的是相聚
只有分离才是更多
李叔同出家后,他的名字叫弘毅大师。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听到了《告别》的旋律。
当时在日本,填的是日文歌词,歌名叫《行忧》。它由一个音乐家、一只狗和一个孩子填写,于1904年出版。
犬童球溪
《告别》这首歌的旋律是什么时候写的?1851年,一个在美国学医的年轻人名叫约翰·庞德·奥特威。
约翰·庞德·奥特威
奥特威先生写过一首歌叫《梦见家和妈妈》,就是梦见我的家乡和妈妈。
歌词唱着他梦想回到家乡,然后渴望回家见他的老母亲。
这首歌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期间非常流行,因为它描写了成千上万在战场上阵亡的千千士兵的乡愁,他们渴望安全回家。
南北战争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唱了这么多年的《永别》,很少怀疑它的旋律不是中国的。
当然,这是因为李叔同的文字写得如此之好,不仅意义优美,而且咬合也无可挑剔。
说到这首现代的歌,我对自己的版本印象很深,唐朝在他们的第二张专辑《浪漫》里唱过《别了》。
这个版本的《送别》增加了很多他们的原创旋律和歌词,但仍然融入了李叔同先生的原创作品,味道和朴树很不一样。
《唐传奇》
野餐
像《告别》这样的例子,我被另一首歌打动了。
这首歌我唱了很多年了。大概是幼儿园的时候唱的。我从来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后来才知道这首歌叫《野餐》。
后来发现这首歌,从小唱到大,原来是19世纪的美国民谣。
《野餐》这首歌和《告别》一样,从美国传到日本,再从日本传到中国。
本来是一首福音歌,原曲叫《我们在耶稣里有怎样的朋友》。还有一个版本,简称耶稣是我的朋友,就是耶稣是我的朋友。
时至今日,福音歌曲仍有中文版本,称之为“恩优歌”。
这首歌的诞生也可以一直追溯到1855年。它的年代和《告别》原著差不多。这首歌是由歌词组成的。这首赞美诗最开始是以书面形式发表的,直到1868年才被编成歌曲。
这首歌在20世纪初传到了日本。1910年歌词重新填词,叫《星际世界》,后来又有了新版歌词,叫《星际世界》。
在日本,这首歌从宗教歌曲变成了世俗的赞美诗,然后流行起来。到现在,它仍然是一部百多年来很多人都会在婚礼场合演唱的作品。
后来这首歌传到南洋,尤其是印尼,广为传唱。
我自己听了这首歌的英文版,发现在现代,很多有实力的流行歌手都会出版这首福音书或者一本赞美诗专辑。
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爵士歌手艾拉·费兹杰拉和埃拉·菲舍尔。她曾经唱过这首歌的原版《我们在耶稣里有一个怎样的朋友》。
艾拉·费兹杰拉
清平调
刚才介绍的两首歌是从美国传到日本,然后由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带回来的,我们开始熟悉了。
下一首也是类似的例子。它的歌词来自李白的《青平调》,讲述的是杨贵妃与唐黄明的爱情故事。
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预告片
所以这首歌,我从小也听我妈弹吉他,所以我从小就唱,把清平调全背了。
这首歌的旋律其实是美国人写的。美国人写的一首旋律怎么能和李白的诗完全匹配?这真是不可思议。
清平调的版本一直唱的很多。我自己熟悉的是潘安邦在1981年演唱的。
潘安邦
这首曲子最初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我在1919年发现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在20世纪初发行的这张旧唱片。
这首歌的原名是《她灿烂的笑容仍萦绕在我心头》。她灿烂的笑容仍然萦绕着我。
像这样的中国歌词,配合西方旋律,是清末民初一次非常大胆的音乐实验。因为是这个西方人的外国音乐最先传入中国的。
这个旋律对当时的学生来说很新鲜,和我们传统的旋律完全不一样,所以填这个古典文学作品的歌词应该更有利于演唱。
这些歌有一句话,叫校歌。
茉莉花
有没有一首歌原本是中国歌,后来在西方世界广为传唱?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这首歌大家都会唱,是茉莉花。
中国南方民歌《茉莉花》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当然,当时流行版的歌词和我们现在唱的很不一样。大概是当时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听到这首歌,录制下来,带到欧洲。
歌剧大师普契尼,她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杜兰多公主》,因为整个故事背景是中国的宫廷剧,所以他把《茉莉花》的旋律融入这部歌剧,成为西方世界最熟悉的中国民谣之一。
歌剧《杜兰多公主》片段
罗丝,罗丝,我爱你
有哪些原本是中国的,却传到西方世界,甚至俘获了美国排行榜的流行歌曲?有一些这样的例子。你必须唱这首歌,玫瑰,玫瑰,我爱你。
这首歌最早写于1940年。有一部电影叫《歌女》,是电影的插曲。这首歌是陈歌辛作曲,吴村作词,姚莉用银色的嗓音演唱。
电影《歌女》海报
到现在这首歌还有全新的翻唱版本,但我觉得姚莉1940年的原唱很好听,无可替代。
姚莉,《玫瑰我爱你》
11年后的1951年,美国歌手弗兰基·莱恩和弗兰基·莱恩演唱了这首歌的英文版,并在全国排名中名列第三。
弗兰基·莱恩
这首歌的英文名叫《玫瑰我爱你》,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玫瑰玫瑰我爱你》。我觉得它的设定应该是在南阳。
当时,许多美国士兵因为战争来到亚洲,驻扎在这里。战后他们留在了这里,之后会有很多商船的水手来到亚洲。
这些士兵和水手有很好的机会和当地的姑娘谈恋爱,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只是短暂的露水姻缘。
美国水手
歌里还唱着他爱她的杏眼,爱他苗条的身材,爱她头发里芬芳的花朵。
这些都是白人男性对亚洲女性的神秘想象。如果现在发表这首歌,肯定会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刻板印象很多,已经过时了。
情歌1990
说到南洋,其实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流行歌曲都会和华语世界互相影响。这种例子直到最近仍然存在。
比如罗大佑1988年出版的《情歌1990》,曾经充斥着越南语歌词,被越南女歌手如琼翻唱,在当地非常流行。
φCHO Hoa tàn A性能屏幕
吻别某人
说到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当然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我记得张学友巅峰时期的唱片销量在世界前十,真的和英美,或者说和日本最好的歌手平起平坐。
结合当时最畅销的歌曲,影响波及到东亚以外的地方。张学友最受欢迎的代表作是《吻别》。
张学友的吻别
这首歌的外语版本不止一个。听说一个很特别的版本,是印度一个很帅的偶像歌手,叫Shaan Cover。
尚
他用一些印度语和英语翻唱了这首歌,叫《带我去你的心》,还有印度版的《吻别》,你可能没听过。
不过这个版本的Shaan并不是最早用《带我去你的心》来翻唱《吻别》的例子。
这个版本是基于2004年一个叫做迈克尔学会摇滚的丹麦男孩团体。
迈克学习摇滚,他们唱的英文版。
当时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精心挑选并演唱了这首在整个中国世界朗朗上口的著名经典歌曲。而是把它变成了英文版。
迈克尔学会摇滚
迈克尔学习摇滚,由于唱再见的封面而在华语世界大受欢迎,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团体。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告别》、《清平调》之类的歌曲。哪些是我们固有的,哪些是外来的并不重要。
真正强大的创作,我觉得一方面一定是和孕育它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连的,但还是要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之外展现它的感染力。
看完整个节目
问题:马芳保养的秘诀是什么?看起来好年轻。
《听说》第二季
优酷每周二播出
听理想,今天更新
白先勇论《红楼梦》第四十八卷
白先勇:从除夕祭祖看贾府风格。宁和荣靠什么生活?要多少钱?什么是“谨慎追求未来”?
这篇文章的编辑|克里斯托弗
1.《死而无憾 歌单 | 朴树说如果这首歌是他写的,死而无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死而无憾 歌单 | 朴树说如果这首歌是他写的,死而无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9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