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售出“假”机票,春节订票需防坑

  ­机票代理商提供“假机票”已然违规,而OTA平台存在规则漏洞也应承担责任。

  ­1月19日,新浪微博用户“Jennifer吴博士”发布微博称,在途牛旅游网上购买的8张机票中,有5张是“假机票”,并且涉及金额较大。

  ­该位吴女士在微博表示,2018年8月,她从途牛网购买了8张今年1月底出行的商务舱机票,其中6张成人票、2张儿童票,筹划在春节期间从上海去新西兰旅游。因为近日航班变动,她接到航空公司通知,才意外发现其中价值近8万元的5张成人票票号不存在,是假票。

  ­途牛客服回应吴女士称,这些机票已经确认有“占位”留票,但迟迟没有出票,或是因为供应商想等机票降价。

  ­吴女士在微博上展示了五张机票的电子客票行程单,行程单上未显示出票代理人及出票时间,但是航班信息齐全,并在客票状态一栏显示“OK”。界面新闻询问中国南方航空客服,证实行程单上展示的机票票号确实不存在。截至发稿,吴女士尚未接受界面新闻采访。

  ­途牛旅游网公关对界面新闻回应称,“此订单为供应商提供的打包度假产品。经核实,具体原因是供应商开票操作失误导致:第一天临下班前供应商出了3位客人的机票,剩余5位客人第二天一早准备出票时,发现舱位价格有变,单人票价上涨5500元,供应商便延迟了其中5位客人机票的出票时间。”途牛网针对此单情况与供应商协调,最终保证吴女士等人回程航班按其原定计划顺利出行,最终相应损失由供应商承担,并协调给到客人相应补偿。

  ­从事国际机票代理行业五年的陈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该事件中的“占位”,业内也叫“控位置”,指机票代理商根据客人的行程需要,凭借真实名单,向航空公司要求保留客人已经报价的舱位,这些位置在时限内价格都有保障。

  ­“航空公司允许代理商控位置10天或不等的期限,如果期间机票降价,代理商出票,就能赚取差价;如果临近时限机票涨价,代理商必须出票,就需要赔钱了。”另一位机票代理行业资深人士刘先生表示。

  ­陈先生认为,控位置虽然是代理商的常规操作,但是吴女士的遭遇中,机票代理商在尚未出票的情况下,提供“假机票”,并且涉及的机票金额巨大,已属违规。机票代理商出票时应向中航信提交旅客订座记录,中航信出票后留有真确可查的票号。途牛作为平台方,虽然有机票真实性的审核机制,这次却没有及时发现假票,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机票代理商良莠不齐,平台规则漏洞实际上滋生了违法。从客人反馈看,途牛和去哪儿网的机票平台都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陈先生说。

  ­途牛就此回应界面新闻表示,“通过途牛自有渠道出的机票,平台都有审核验证机制。之后针对供应商提供的机票类资源,也会重新拟定流程,加强审核验证机制,平台会极力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规避相应的出游风险。”

  ­2016年,携程也曾被曝出销售“假机票”事件,原因是代理商将积分兑换的机票出售给用户,未被航空公司认可,导致用户无法登机。事后携程承认平台存在监管漏洞,对于未录入全球机票分销系统的机票仅按一定比例人工抽验,导致部分违规机票未被监测到。携程还承诺,日后对于不能自动监控票号状态的供应商机票,将全部进行人工核验。

  ­陈先生告知界面新闻,在机票业务中,销售积分兑换机票,或者将分段机票拆开售卖,都是违反业内规定的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需要提高核验意识,及时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验证机票真实性。

消费者途牛买到假机票

  2019年1月21日,吴女士向记者报料称,自己花了近12万元购买的8张商务舱国际机票,在自己无意间发现其中5张的预定信息是假的,其中只有3张预定信息是真实的,这也就是说自己在途牛上预定的机票是假的,这意味着自己有可能无法在1月28日携全家登上去往新西兰的飞机,这让吴女士非常焦虑。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途牛旅行网公关部,希望途牛方面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吴女士的机票预订信息中部分是虚假的,背后存在哪些人为的操作。但是报道截稿前,途牛公关部并未向记者做出回应。

蹊跷的假机票预订信息

  作为途牛的钻石VIP会员,吴女士有自己的专属顾问,每年在途牛网上预定的各种机票价值几十万元,仅仅这次预定的机票就高达12万元。但是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而自己这次发现问题,则是因为自己航班临时取消。

  2018年8月21日,吴女士通过途牛网提前预定了2019年1月28日,从上海往返新西兰的南方航空公司的8张商务舱机票,去程是1月28日的上海—广州—基督城,回程是2月8日的奥克兰—广州—上海,其中6张成人机票,两张儿童机票,全部机票和保险加起来价格超过12万元。

  “之所以提前半年就预定机票,就是当时看到的商务舱往返机票大概在16000元左右,还比较便宜,就提前做了预定,全部的费用都打给了途牛网,以为就妥妥的预定好了。但是没想到却出了问题。” 吴女士向记者表示。

  2019年1月16日,南方航空找到吴女士,通知其中一个航班临时取消了,确认如何退改签问题,在核对票号的过程中发现8个预定订单中,只有3个票号是真实的,其余5个票号都是假的。也就是说,已经快到出行前不到两周,途牛只给吴女士预定了3张机票,其中2张还是儿童机票,这让一直十分信赖途牛的吴女士非常气愤,自己半年前就把12万元付给了途牛,途牛却迟迟没有给自己预定好全部的商务舱机票。

  眼看全家春节出行的计划要泡汤,心急如焚的吴女士找到途牛,途牛方面并未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而是让吴女士签署了一个补充协议,并且告知吴女士,如果不签署这个协议就无法保证后一程的座位。为了能够顺利保证自己的行程,吴女士只能签了这个临时协议,然而,签署完协议后的几天,途牛方面就不再联系吴女士,出票的事情并未解决,为此,气愤的吴女士在自己的微博上披露了途牛销售假机票的事情。

  让吴女士郁闷的是,虽然自己和途牛签署了一个补充性的保障协议,但是签署协议后,途牛方面却一直没有为吴女士出票。眼看1月28日的行程就要到了,吴女士在查看机票信息时发现,自己此前预定的一张往返机票已经高达48000元。眼看全家的春节出行计划就要泡汤,吴女士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一篇名为《途牛售卖价值8万的假机票,让我如何过年!!!》的内容,把自己受骗的过程和假票的截屏信息全都粘贴出来。

  途牛在玩什么猫腻?

  事实上,在OTA平台上购买国际机票,其背后的猫腻早就不是秘密了,如果吴女士不是因为中途航班取消,也许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提前花钱购买的机票其实根本就没有提前预定上,而是途牛方面还在做各种背后的运作。

  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业内资深专家告诉记者,一般很多消费者都会提前很久预定国际机票,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因此,从买票到最终成行中间有很长的周期,这样就给了代理商操作降舱出票的余地。

  “当你买票的时候,OTA通常会用你的信息hold住一张票,但并不付款,然后等着看航司会不会到临近的日期抛出更低的票价,如果有就按照更便宜的出票,如果没有则按照原来的价格出票。这样代理商就有很大的机会去赚取更高的利润,尤其是对于商务舱机票。”这位专家表示。

  以前黑心OTA在消费者买票了以后,经常会迟迟不出票号,等到最后出行再出票和提供票号。由于前几年携程等OTA被曝光几次之后,几家OTA都被要求顾客付钱以后,要及时提供票号以及航班信息和舱位信息。所以一些黑心OTA为了满足平台的要求都会提供一张虚假的行程单,上面的票号以及舱位等信息都是虚假的。

  因此,吴女士的5张虚假订单就很有可能是属于这种情况,途牛方面以为消费者不会知情,没想到因为航班取消,吴女士才意外知道自己的机票并没有被预定上。吴女士签署了补充协议后,途牛方面依然迟迟不出票,很有可能是在等最后一刻给出解决办法。

  第一种可能就是,最后途牛方面通过航司方面搞到了比之前预定更低价格的票,然后给吴女士一家出票,让其顺利的出行,途牛方面可以赚取一笔高额的差价;第二种可能则是途牛方面无法拿到比之前预定价格更低的票价,然后找消费者商量是否可以降舱或者改航班出行,然后适当的给出一笔小小的赔偿,消费者为了保证出行只能忍吞声的接受。

  但是对于途牛而言,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吴女士半年前付出的12万元,其中有8万元途牛方面一直并没有支付机票费用给航司,至于这笔费用在途牛的账户中如何运作,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一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像途牛、同程这样的OTA企业都有自己的金融业务,对外放贷业务也很活跃,利息更是高得咋舌。如果消费者提前预定的机票钱汇聚起来,都被拿去做金融业务,相信对于他们而言会有更好的

原标题:途牛售出假机票 用户称买8张机票有5张假涉金额较大

1.《假机票 途牛售出假机票事件详情 用户称买8张机票有5张是假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假机票 途牛售出假机票事件详情 用户称买8张机票有5张是假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