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每日人物 | 白酒往事:江湖浮沉几十载

时代财经应用记者张恩惠

贵州茅台再次成为话题中心。

5月29日,贵州茅台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在茅台镇举行,共有4500名股东及代理人参加,创下参会人数的新高。会议同意对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39元,共分配利润182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再往前回溯,贵州茅台成为话题头条是因为前任掌门人袁仁国违纪违法被“双开”。

这家在2011年后稳居行业老大的酒企,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引得世人注目。而在2011年之前,或者说再早一点之前,白酒江湖的格局则大有不同。

抢时间的常贵明

在30多年前,彼时的白酒一哥,是汾酒。如今它仅有的520亿元市值,还不及茅台市值的一个零头。

时间拉回到1950年,一辆木炭发动的大卡车“轰隆隆”地停在了山西杏花村的一个酒厂门口。从车上下来的,是一个将将20岁的高瘦小伙,身穿灰色的制服,因为坐得太久,衣服显得有点皱。

眼前的厂房满目荒凉、凋零破蔽,只有36名大字不识的老酒工,这显然和他从爷爷那听来的名传千古的杏花村不一样。但是没关系,他想,上头答应过,3年后就调他回太原。

这个酒厂,便是日后很长一段时间被白酒行业奉为“汾老大”的汾酒厂,而这个小伙子,则是日后创造汾酒行业第一的常贵明。

20岁的常贵明更想不到,这个自己在当时只想早点离开的小酒厂,竟在日后占据了自己人生那样多的时光,以至于自己会在40多年后感叹,自己几乎全部的生命有效期,断然被时光老人一下买光了。

此时的常贵明,对酒一无所知。但他早在17岁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获得尊重,专业本领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汾酒厂一开始做营业员时,他连学带问,两年下来,把如何鉴别汾酒的原辅材料标准和其它一般业务知识,掌握了八九不离十。而后,常贵明又参与了汾酒厂的生产管理业务、任大曲车间主任,几经实践,自行总结、制定出一套简单的大曲生产工艺,基本掌握制曲技能。

到1975年任厂长时,常贵明几乎在汾酒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车间都干过。与此同时,常贵明一手主导了汾酒的产能扩张——增产800吨,再扩大一倍,当年立项、当年投、当年施工、当年部分投产出酒。

彼时,汾酒员工以90天完成了455天的工作量。常贵明也因工作强度过高,患上了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连吃药、打针、按摩,都未能见效。

超负荷的背后,是高效益。1988年,汾酒的产量破1万吨。也从那年起,汾酒连续6年占据白酒行业销量第一的位置。“汾老大”,一时睥睨天下。

但后来的一个决定,却再度改写了汾酒的命运。

1993年,白酒原料涨价,酒企纷纷提价。但汾酒却在此时选择了降价,以图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市场已经变了。汾酒降价,就意味着失去了价格的制高点,也丢掉了高端白酒的品牌地位。

也正是在1993年,定位为高端品牌的五粮液,在不断提价后,出厂价超过了汾酒。从1994年起的11年间,五粮液连续占据了白酒行业销量第一的位置。

铁腕王国春

1985年,汾酒全年产量突破8000吨,占当时全国13种名白酒产量的一半。这一年,王国春开始担任五粮液酒厂厂长。季克良则自请辞去茅台酒厂厂长一职,成为茅台历史上第一任总设计师,这又是后话了。

刚刚上任的王国春跟媒体说了一句话:“我是个走极端的人,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第一。”

这位有着“狼子野心”的厂长,来五粮液之前所学的专业是机械制造业,曾在部队、铁厂、磷肥厂工作过。此前的工作经历没有一丝一毫与酒业相干的地方。因此,初入五粮液厂,王国春面临更多的是质疑。

王国春并不服气,白天料理厂务,晚上就自学酿酒知识,生生“啃”下大学本科生物酿造工程专业全套教材。

王国春还在等待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1988年,国家开始放开了名酒定价权。王国春等待的机会来了。1989年,王国春对五粮液进行了第一次提价,使之超越了当时浓香型白酒领军品牌泸州老窖;1994年王国春再次提价,使五粮液超过了 “物美价廉”的“汾老大”,并在这一年起的11年间连续占据行业销量第一的位置。

被质疑的王厂长,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而使王国春产生诸多争议的,是他多年来的“多元化”之梦和布局。

1994年,王国春借鉴服装等行业的OEM模式,首创买断品牌和总经销模式,通过借助经销商资源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此后,五粮液推出了五粮醇、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等品牌,覆盖低、中、高端消费人群。

还不止这样。2000年,时任集团公司总裁的王国春又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新目标,试图建立一个以白酒酿造为主业,塑胶加工、模具制造、印务、药业、果酒、电子器材、运输、外贸等多元发展的跨行业企业集团。

无论是实施多元化战略之初,还是多年后的今天,王国春的这一战略毫无疑问给五粮液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数据显示,2018年五粮液集团总收入高达931亿元,其中,除酒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为五粮液贡献了531亿元的大半壁河山。

然而,众多子品牌也在不断稀释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五粮液也因为品牌定位不清,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而丢掉白酒宝座。今年4月,五粮液向运营商、专卖店下发了关于清理下架和停止销售四个总经销品牌的消息,并对73个规格的同质化产品要求下架。

今年,王国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表示,不认同“失败”之说,并相信外界对他的不理解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认同。

多面手季克良

对于出海的渔夫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考验一个舵手的能力,收获可能也愈丰厚。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1998年就是这样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刻。

1998年春节前夕,山西朔州假酒事件爆发,27人丧生,222人中毒入院治疗,多人失明。白酒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雪上加霜的是,彼时正值亚洲金融风暴,各大酒企面临销量低谷。原本车水马龙的茅台酒厂一下变得门庭冷落车马稀。1998年茅台酒的销售任务是2000吨,但直到7月份也只售出700吨。

在1998年那个当口,季克良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但他并不熟悉营销。于是,时任副总经理的袁仁国进入他的视野。

季克良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是全才,要能根据企业的实际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规划,并能充分发挥分管人员的作用,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实现目标。”

他给了袁仁国足够的信任。1998年年底,茅台如期完成2000吨的销售任务,全年销售比1997年增长13%。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不逊于识酒的识人、用人能力,茅台的领导和员工后来都亲切地唤季克良一声“老爷子”。

白酒行业专家杨光说,由于酒企的特殊性,掌门人的作用未必比干部职工更大。但好的掌门人必定承担着润滑剂的作用,能够处理好和政府、企业内部员工、经销商、消费者的关系。

而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季克良,是源于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茅台年份酒广告——一一位双鬂斑白的长者,将自己特有的鹰钩鼻陶醉地伸向酒杯。这位长者就是季克良。这一年,茅台归母净利润为11.19亿元,首度超过五粮液。

为了和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季克良还不断公开发表言论。从中国知网的数据来看,季克良发表的文章,几乎是常贵明和王国春二人加起来的文章数量的5倍

行业分析师杨光认为,茅台之所以能长久占据第一的宝座,除了价格方面的因素,粉丝的力量功不可没,在白酒消费者群体中,喜爱茅台的人显然更多。

2011年,茅台酒厂主业酒的销售收入实现184亿元,跃居行业第一。至此,茅台酒厂的销售收入、利润、上缴税金、股价、市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部成为行业之冠,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大哥”。

也是在这一年,季克良将茅台的接力棒传给了后来人。至此,茅台、五粮液、汾酒老一代掌门人全部谢幕。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也走向了尾声。

白酒行业资深分析师蔡学飞说,曾经拼产量、拼价格、拼多元化发展,如今,中国白酒更多的是拼品牌影响力、拼渠道和营销。前有茅台“一超”,后有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多强”,再往后还有各区域酒企“小强”。白酒的江湖仍然惊心动魄。

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每日人物 | 白酒往事:江湖浮沉几十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每日人物 | 白酒往事:江湖浮沉几十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081691.html

上一篇

17kjs看这里!关于融资平台,看这篇就够了

下一篇

每日人物 | 白酒往事:江湖浮沉几十载

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看这里!白酒30年往事:汾酒衰退,五粮液突围,茅台夺魁

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看这里!白酒30年往事:汾酒衰退,五粮液突围,茅台夺魁

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相关介绍,文/陈雪原 编辑/小c 30年江东,30年江西。 在大众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扩容的双重刺激下,五粮液也瞅准了千元以上价格带的红利。5月16日,第七代经典五粮液限量收藏版首发,零售定价1399元,同一天五...

关于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我想说每日人物 | 白酒往事:江湖浮沉几十载

关于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我想说每日人物 | 白酒往事:江湖浮沉几十载

1985年的汾酒回收价格相关介绍,时代财经应用记者张恩惠 贵州茅台再次成为话题中心。 5月29日,贵州茅台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在茅台镇举行,共有4500名股东及代理人参加,创下参会人数的新高。会议同意对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