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菌
备受关注的人口数据终于正式公布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据2019年统计公报,该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而2020年为141178万人,这意味着关于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的说法,被正式证伪。
对比六普数据看,人口增长率在持续走低,而人口流动性在不断提升,所以地区之间的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那么,具体到不同省市区而言,人口活力分别表现如何?过去十年,哪些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增长高地?
01
先看总体增长情况,有几个趋势值得注意。
第一,全国人口增长率持续走低。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增长率在1982年一度达到2.09%,此后便一路走低,2010年六普期间的年均增长率降低到0.57%,七普进一步降低到0.53%。
这是经济发展、观念变化、生育政策等多重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它也意味着,未来人口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来源:七普
第二,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生育率降低,少子化成为大势所趋。
201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人,2020年则降低到2.62人。
第三,低龄人口数增加,但适龄劳动人口大幅下降,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
相较于2010年,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
开放生育之后,0—14岁人口数量有所提升,不过增幅远低于15—59岁人口的降幅,以及60岁及以上人口的增幅,这意味着劳动力红利基本结束,劳动人口越来越值钱。
第四,人口流动性显著提升。
14亿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88.52%,流动人口则增长69.73%。这也是户籍松绑、公共服务打通、高铁等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落差的结果。
第五,整体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国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劳动力素质提升,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呼应。
02
再看具体的人口分布情况。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具体到省市区,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布是广东和山东。其中广东为126012510人,全国占比8.93%;山东为101527453人,全国占比7.19%。
广东既是人口第一大省,也是经济第一大省,2020年的GDP为110760.94亿元,全国占比为10.9%,高于人口占比。这说明广东单位人口的GDP贡献率要高于全国平均。
常住人口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分别是:
河南(99365519人)、江苏(84748016人)、四川(83674866人)、河北(74610235)、湖南(66444864人)、浙江(64567588人)、安徽(61027171人)、湖北(57752557人)、广西(50126804人)。
此外,常住人口介于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分别为宁夏(7202654人)、青海(5923957人)、西藏(3648100)。
总体来看,人口集中度比较高。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累计人口数量在全国的比重达到35.09%。
03
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也包括机械增长,如果一个地区的出生率高,且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人口数量也会快速增加,活力与日俱增。
那么对比六普数据,过去十年来,各省市区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活力表现如何呢?
制图:西部城事(引用请注明来源)
首先从增幅来看。在全国的31省市区中,有25个省份的人口增加。其中增量最高的前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
经济、人口第一大省广东,过去十年的常住人口从104303132人增长到126012510人,十年增量达到惊人的2171万人,相当于多出了一个北京的体量。
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十年人口增量也相当可观。
其中浙江的增幅达到1014万人,常住人口从54426891人增长到64567588人。江苏从78659903人增加到84748016人,增量达到608.8万人。
此外,山东和河南的人口增量,都超过了500万人,分别为573.4万人和534.2万人,位列全国第4位和第5位。福建、广西和新疆则超过400万人。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河南,十年人口增量排名前5的地区,全都位于沿海,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在人口自然增长趋势和吸引外来人口流入上,活力遥遥领先。
而广东以及浙江、江苏又分别位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人气指数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增长的头部效应日益突出的同时,也有6个地区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其中,甘肃的降幅相对最小,从2010年的25575254人下降到2020年的25019831人,常住人口减少55.5万人。
降幅最大的黑龙江,从38312224人下降到31850088人,十年间人口减少高达646.2万人,相当于失去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
另外,辽宁和吉林的十年人口数量,都缩减了高达百万的规模。其中辽宁减少115.5万人,吉林减少338.9万人。
考虑到地区之间的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过于巨大的差异,所以上述人口变动情况,更多还是人口流动的结果,它也说明沿海的活力,以及东北的困难。
04
由于不同地区人口体量不同,所以光看增量不足以说明问题,还得结合增幅数据。
制图:西部城事(引用请注明来源)
以上这张图,一目了然地呈现了过去十年间,31个省市区的人口增减幅度状况。
增幅排在第一的,不是广东,而是西藏。常住人口从3002166人增加到3648100,增幅高达21.52%。当然,西藏增幅高,人口规模体量本身较小,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过去十年的人口增量之王广东,以20.81%的增幅,位列全国第二。结合增量和增幅两项数据来看,广东强大的人口活力和吸引力呼之欲出。
西藏和广东,是增幅超20%的唯二地区。此外,十年人口增幅超过10%的地区还有8个,分别是:
浙江(18.63%)、新疆(18.52%)、海南(16.26%)、宁夏(14.3%)、福建(12.59%)、北京(11.63%)、重庆(11.12%)和贵州(10.98%)。
这类地区中,像新疆、宁夏等地,人口规模小,加上生育放开、劳动力回流等,人口数量得到一定提升。
重庆、贵州由于发展提速,也吸引了一定的人口回流;而浙江、北京等地,一直以来的经济都比较发达,尽管生育率降低,自然增长人口有限,但外来人口在过去十年明显增加。
而6个人口下降的地区中,降幅最高的还是黑龙江,十年降幅为16.87%。其次为吉林,十年降幅为12.34%,甘肃、山西、辽宁、内蒙古都是下降2%出头。
山西、内蒙古人口下降,和资源型产业转型有一定的因素。至于黑吉辽三省的人口下降,年轻人大量外流,老龄化加剧,原因已不用多说。
05
综合六普、七普的数据,以及过去十年的人口增长和流动情况看,对于未来的人口格局,我们得出几个趋势性的结论。
首先,人口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重估,劳动力越来越值钱。
此前,外界普遍担心人口负增长来临,虽然数据最终证伪,但长远来源,人口减少并不是不会发生的事情。
过去一段时间,各大城市掀起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但不管是开放落户,还是发放补贴,主要针对的还是学历型人群,未来即便是普通的劳动人口,也会遭遇更激烈的争抢。
其次,高学历、年轻人口,将成为更加重要的地区人口活力指标。
像广东等人口增长大省,不仅是总量增加。比如,广东15—59岁人口占比为68.8%,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学历人口为15699人,人口年轻指数和受教育程度都是领先状态。
不可否认,高学历人群,经济创造力相对更高一些;老龄化严重,则会增加地方的赡养负担。所以未来的人口活力,不仅看增量增幅,还得看结构。
来源:七普
再次,人口流动性加强,人口增长的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
未来,全国人口增长放缓势不可挡,但内部的流动性,会随着交通的完善、户籍开放以及公共服务一体化而继续增强。
所谓人往高处走,未来的人口增长高地,一定也是那些经济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合理、交通较为便利的大省、城市群、大都市圈和大的中心城市。
比如《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提到,到2035年,珠三角将新增2000万人。
相应的,一些缺少足够产业和就业机会支撑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低线城市,可能得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流失压力。
第四,内地一些传统的人口流出大省(市区),在产业内迁、强省会建设等背景下,未来有机会迎来更大规模的人口回流。
比如重庆,过去十年人口增幅超10%;再比如四川,2010年相对于五普2000年,常住人口减少288万人,2010年到2020年人口增幅虽然只有4.05%,但明显告别了负增长状态。
最后,人口增长放缓,流动性加强,这种新的人口大格局,也会重塑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价值和逻辑。
在地产存量时代,人口流失、常住人口减少的地区,房价大幅上涨的大前提消失,楼市将迎来更大的压力。
1.《最新人口地图!过去十年,哪些省市是真正的人气之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最新人口地图!过去十年,哪些省市是真正的人气之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10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