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父亲就是李旦啦。《宫心计2深宫计》李旦几乎没有什么镜头,都是李隆基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在斗来斗去。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祖籍陇西成纪,662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李旦早年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他在武周建立后,被降为皇嗣,后复封为相王,参与神龙政变。

  景云元年(710年),在唐隆政变后被再次拥立为皇帝。他宠信妹妹太平公主,致使公主干政,与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李旦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余,但真正掌权仅有两年,称太上皇四年。开元四年(716年)病逝,庙号睿宗,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李旦的一生几度沉浮,几多生死,看似软弱的他,也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与胆识,只是可悲的是他有一个当皇帝的母亲。

  母亲是强势的,在她的光环下,儿子难以发光。就连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吃饭时,都只敢吃母亲吃过的饭菜,惟恐被母亲毒害。

  但正是李旦的小心与忍让才得意在权利的纷争中保全了自己的几个孩子。正如他时常劝三子所言:韬光养晦!退让不仅仅是懦弱,有时是一种策略。

  在各种派别斗争时,他选择了退避三舍。在自己的天地生活着,他精通音律、书法、文字等等,无论在那方面都可以称为一个专家。


  同时教导自己的孩子懂得在羽毛未丰时,多读书,多完善自己,懂得做人的厚道与仁慈。

  在历朝历代为了皇位的争夺中,父子、手足相互撕杀屡见不鲜,只有李旦的几个皇子间,感情和睦,没有出现纷争,这是历史中罕见的。这与李旦的为人处世是有关系的。

  李隆基(玄宗)即位后,由于太上皇李旦也在朝廷中进行操纵,事实上整个朝廷就是李旦、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共同执掌。

  正是这三足鼎立的局面让太平公主没有立刻消灭李隆基集团,于是李隆基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

  首先是更换了羽林军的首领,让自己的心腹控制羽林军;接着对朝廷中倾向于太平公主的宰相进行整顿……

  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太平公主的警觉,她决定以武力废掉李隆基的帝位,但是其消息被李隆基探知,隆基便提前下手。

  大唐先天七年(七月初三),李隆基率家兵五百余人突然攻入太平公主及其追随者的宅第,太平集团措手不及被消灭殆尽;


  太平公主逃到感业寺,三天后返回家中,被李隆基抓获。虽然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求免其死罪但遭到李隆基的拒绝,被赐自尽。

  李旦不愧是一个睿智的皇帝,如果传位于李隆基避免了李隆基因羽翼未丰而被太平公主消灭;在太平集团被歼灭后,李旦立刻将所有权力都交给隆基。审时度势是李旦最为显著的特点!

1.《李隆基的父亲 李隆基父亲叫什么 李隆基为什么软禁李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隆基的父亲 李隆基父亲叫什么 李隆基为什么软禁李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1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