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在塔山阻击战中的伤亡数字,一般采用的是“3000余人”的说法。但这个数字并不完整。

如胡奇才(当时任第4纵队副司令员)在回忆中提到,“我们原准备伤亡1万人,实际上只伤亡3000余人”。[1]江燮元(当时任第4纵队第12师师长)在1965年6月(时任第41军军长)给军事干部集训讲塔山阻击战时,也提到:“我纵在此次防御战斗中共伤亡3000多人”。[2]时任第12师第3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的江雪山,在回忆此战时的说法也是:“而我也付出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3]这些回忆所谈到的都是指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的伤亡。就统计范围而言,参与塔山阻击战的不仅仅有第4纵队,还有第11纵队及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师、独立第6师和炮兵旅,显然“3000余人”的伤亡数字并未包含这些部队的伤亡。

由于10月15日锦州战斗胜利结束,塔山阻击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故此,多数统计均以10月10日至15日最激烈的6昼夜作为统计时段,这也是不够准确的。事实上,为掩护东野主力辽西作战,塔山阻击战仍在持续,直至10月28日全歼廖耀湘兵团,阻击任务始胜利完成,各部才撤离阵地后移休整。

来自第4纵队的统计数字是伤亡(含各种减员)3145人,其中“伤二三六七名(营一一、连五一、排一四〇、班以下二一六七),亡六八七名(营二、连十五、排二七、班以下六四三),失踪逃亡等九一名”。[4]

这一数字是塔山阻击战最为激烈的6天的伤亡,整个塔山阻击战的伤亡数字依照第41军军史的“我军伤亡、消耗统计表”,应为3571人,其中负伤2686人,牺牲767人,被俘14人,失踪98人,逃亡6人。[5]

第11纵队整个塔山阻击阶段的伤亡数字不详。依照东总1948年10月27日致军委电报中有关锦州战斗包括南北阻援伤亡数字的统计,“四纵及十一纵在塔山高桥地区阻援,截至十五日共伤亡三七七四,内伤二九二二(四纵二四七零,十一纵四五二),亡八二七(四纵七一零,十一纵一一七),被俘三,失踪二二(均四纵)”,[6]则第11纵队截至10月15日的伤亡人数为569人。但10月15日之后,第11纵与进攻塔山之国民党军仍有接触,尤其是自10月26日起再次受到猛攻,也产生了不小的伤亡。10月26日,国民党军第198师一部向第11纵队第33师守备的魏家岭右翼警戒阵地发起攻击,坚守该地区的第98团第3连第3排,“除四名轻伤员撤回外,正副排长及其战士皆全部壮烈牺牲”。10月27日,国民党军又集中三个师,向第32师的阵地发起猛攻,炮火连续轰击数小时之久,“至十二时我卅二师主阵地大部为敌炮火摧毁,并杀伤我数百人”,“这是整个阻击战中最后的,也是最紧张最激烈的一日”。[7]据当时担任该师师长的周仁杰回忆,“三十三师在锦西战场完成了21天的坚守防御作战任务,最后3天中抗击了敌4个加强步兵师的猛烈进攻,坚守住纵深阵地,毙伤敌约1800余人,三十三师也伤亡了1500余人,付出了较大的代价”。[8]由此可以判断,第11纵队在塔山阻击战中的人员伤亡至少也应该在1500人以上。

故此,整个塔山阻击战(10月10日至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纵队的伤亡应在5000名以上,其中最为激烈的六个昼夜(10月10日至10月15日)伤亡达3700人左右。

虽然这些统计数字与实际之间难免存在着若干差异,但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它一般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尺度。从另一来源的统计数字来看,由卫生部门提供的辽沈战役期间第4纵队的伤员收容人数是5685人(其中后送2733人,伤死145人,留治2807人),[9]但这一数字要排除战役期间非战斗负伤、轻伤随队、伤死以及可能混入的其他伤员(友军或敌军)的数字,以及第4纵队辽沈战役期间参加的其它战斗的伤亡数字(如小甸子、韩家沟一带、兴城、辽阳至花家堡、孟家屯至刘家堡、杨峰庄158高地、月亮山105高地、砬子山、大东山等诸次战斗),才是塔山阻击战的伤亡。[10]

近年来,一些报告文学作品中和网络报道中,为吸引眼球,突出战斗的残酷性,有过分夸大伤亡数字的倾向。比如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所著的《解放战争》一书声称:“守卫塔山正面阵地的三十四团,站至最后全团只剩下二十一人。高玉宝所在的三十五团,全团幸存者不足百人”,[11]这一说法流传范围颇广。

稍具军事常识既可以知道,如果一个团打得只剩下几十人或一百余人,是不可能守住原有阵地的。第34团与第35团均隶属于第4纵队第12师,以当时第12师的兵员实力,“全师共有13000余人”,“各团均有3000余人”,[12]则仅该两个团的伤亡就超过了塔山阻击战所有部队的伤亡总和,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事实上,整个第12师在塔山阻击战中的伤亡合计是1704人(其中牺牲358人,负伤1318人,被俘5人,失踪20人,逃亡3人)。[13]短短两周之内,一个师的伤亡高达13%左右,已经很能说明战斗的残酷了,不应该再加以夸张和渲染。

战斗伤亡统计具有时间和部别上的不平衡性,不适合以某一天或某一支部队的伤亡情况做外推式的判断。通常战斗中虽然一线部队的伤亡比例可能较大,但团以上部队中非战斗人员及战斗保障人员占有相当的数量,除非特殊情况(如全军覆没或被打散),即使一线战斗人员的伤亡很大,整个(团级或以上的)部队大部分伤亡的情形几乎不会发生。

即以塔山战斗为例。第4纵队三个师中,以第12师和第10师因担负主要防御任务,故此伤亡较大,分别达到1704和1500人,第11师的伤亡则小得多(伤亡367人)。[14]

从时间上来说,塔山阻击最激烈的时段(10月10日至15日)第4纵队的伤亡分布为:

10日,伤262名,亡53名,失踪4名,共减员219名;

11日,伤424名,亡135名,失踪4名,共减员563名;

12日敌人基本上停攻,当天伤亡无记载;

13日是最激烈的一天,伤791名,亡211名,失踪46名,共1048名。

14日,伤547名,亡196名,失踪2名,共745名;

15日,伤343名,亡92名,失踪35名,共470名。[15]

这几天战斗的激烈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伤亡减员数字也有很大的差异,从219人至1048人不等,如果光看其中某一天的伤亡数字,以为天天如此,那显然是不对的。

这种不平衡性在第10师的塔山战斗总结中也有体现。该总结中提到:“锦州战役我师担任阻援任务,从接受任务开始到撤下阵地整整二十天,与敌真正激烈战斗反复争夺只有三天(十月十三日到十五日),其余时间都是与敌人对峙和少数部队与敌人小的接触”。总结中提到所属各团的伤亡情况时,指出:“我们这次二十八,三十团只守一天部队就不能守下去了。二十八团守一天伤亡六百多,三十团守一天将近伤亡三百。本来还可以继续守,但部队当时相当混乱,短时难以整顿,战斗连队的人数当时很少,只好换下来整理。二十九团守一天也是伤亡三百多,那时没办法把师警卫营加进去归他指挥,继续守下去。”[16]可见,大量的伤亡产生于战斗激烈的一天或几天中,但反之并不能以某天激烈战斗的伤亡人数外推整个时段部队的伤亡程度。


[1] 胡奇才:《坎坷的路》,白山出版社,1995年9月,第404页。

[2] 江燮元:“塔山阻击战介绍(讲课提纲)”,《铁血春秋——缅怀江燮元同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08页。

[3] 江雪山“塔山阻击战追述”,《戎马文稿》,广州军区老干部大学,1998年,第205页。

[4] “塔山阻援战斗总结”,《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辽沈战役资料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资料处,1964年5月,第30页。另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司令部编印,1956年10月,第149页。笔者按:原文如此。如果按照分类统计,伤员人数应为2369名,总数应为3147名。

[5] “我军伤亡、消耗统计表(第五章附表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司令部编印,1956年10月。笔者按:该表中塔山阻击战逃亡合计数“14”有误,与分类数字及总数均不合,文中依照表内分类数改正。另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史(第一卷)》,沈阳军区军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1994年5月,第288页。

[6] “辽沈战役电报汇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辽沈战役资料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资料处,1964年5月。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司令部编印,1956年10月。第57-58页。

[8] 周仁杰:《从井冈走来——周仁杰回忆录》,学苑出版社,1994年4月。第406页。

[9] 第四野战军后勤卫生部:“一九四八年秋季攻势野战卫生工作总结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资料选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年3月。第451页。另据该报告,第11纵队的伤员收容总数是2036人,其中后送1503人,留治533人。

[10] “我军伤亡、消耗统计表(第五章附表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司令部编印,1956年10月。按照该表所列,第4纵队辽沈战役期间的战斗伤亡共计6074人,其中负伤4503人。

[11] 王树增:《解放战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0月。第50页。

[12]   江燮元、杨堃:“模范的防御战例是怎样创造的——谈塔山阻击战的战术思想”,《铁血春秋——缅怀江燮元同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19页。

[13] “第12师伤亡、消耗统计表”,《塔山雄狮——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三师师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三师政治部编,2004年6月。另参见:“我军伤亡、消耗统计表(第五章附表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司令部编印,1956年10月。

[14] “我军伤亡、消耗统计表(第五章附表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司令部编印,1956年10月。

[15] “塔山阻援战斗总结”,《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辽沈战役资料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资料处,1964年5月,第24-29页。

[16] “东北野战军四纵十师塔山防御战斗总结(一九四八年十月八日至十月二十八日)”,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战例组翻印,1965年2月,第10页。

1.《江燮元 阻击战的伤亡到底多大?——揭秘塔山阻击战(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江燮元 阻击战的伤亡到底多大?——揭秘塔山阻击战(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