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陕西省“洋县二中教官逼学生吃泔水桶内食物”一事引起关注。9月7日晚,洋县教育体育局回复称,已解聘涉事教官并扣发工资,军训基地领导对洋县二中的相关学生进行了当面道歉。
视频显示,上百名参加军训的学生列队站在一个装满了剩菜剩饭的蓝色泔水桶前,学生排队用手指向泔水桶里蘸一下,然后将手指放进嘴中。视频后半段,一名上身穿着迷彩服、下身穿着红黑拼色短裤的学生站在泔水桶前,询问“哪一个?”有人回:“吃!哪一个。”该学生从桶里捏了一块疑似肥肉的东西放进嘴里跑开。
使用非常规的教育惩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约定性。《惩罚的条例》要由班级全体同学讨论确定,经家长委员会讨论、通过才能实施,必要时还要经学校领导班子讨论、通过。
惩罚的条例既要体现自下而上的民主,又要体现自上而下的集中;既要体现学生的集体意志,又要体现法律、政策、条例的权威。惩罚的条例一旦获得通过,就不应随便改动。
2、关爱性。惩罚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心和爱护学生为根本。没有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惩罚就失去了教育意义。因为惩罚的终极目的在于惩前毖后,使违纪学出产生惭愧感,从而重塑其对纪律规范的忠诚、尊重的情感和态度。所以使用惩罚时要明确目的,懂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是最终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就可能滥用惩罚,就可能带有个人的情绪,甚至是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就会演变成体罚。
3、理据性。惩罚要恰到好处,以客观事实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在证据不确实或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不能过早下结论,草率予以惩罚,或采取高压手段强迫学生认错。更不能泄私愤、图报复,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惩罚不仅要有理有据,还要公平公正。要统一惩罚尺度,惩罚方式应由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而定。不能厚此薄彼、因人而异,不能感情用事。
4、时效性。一是要及时,要善于将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应及时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不能时过境迁再来实施惩罚;二是要适当延时,在学生犯了错误以后,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惩罚。这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引发思想上的醒悟,也有助于教师避免因情绪失控而滥用惩罚。
5、适度性。惩罚必须掌握分寸,注意火候。轻描淡写的惩罚,触及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过度的惩罚,又会使学生产生不当的心理超限效应,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注意惩罚不应演变成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要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要就事论事,一事一罚,切忌“秋后算总帐”。
惩罚要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尽可能从轻处罚。切忌惩罚过于严厉,甚至是严酷。要建立一个多种强度等级的梯次顺序,每次惩罚都要取下限,而不取上限。
6、灵活性。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故意违纪与过失违纪,初犯和屡犯,性格外向和内向等不同类型和情况,区别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在暗地里进行批评惩罚要比当众批评惩罚效果好。
另外,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与其他多种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1.《学生被罚吃泔水 学生被罚吃泔水 虽然教官行为不对却值得我们深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生被罚吃泔水 学生被罚吃泔水 虽然教官行为不对却值得我们深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