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近三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九成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超一成案件受害人死亡。

你知道校园暴力有多可怕吗?

你知道校园暴力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吗?

@脱缰的野超

整个初中都是畸形的,被勒索过,也被揍过,害怕的不敢和家里说。更可怕的是,好像大家还都以这为荣,觉得欺负了人很光荣,很值得炫耀。好在我足够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离开了那个垃圾坑。跟一群优秀阳光的人在一起相处,自己也变得阳光起来。正处在阴影中的你要加油,你要靠自己摆脱这群垃圾~

@我丑穷

小学胖墩向我收保护费,平时我给他了,那天我不想给他,最后他抢了钱还打了我。回家妈妈发现了带我找老师,老师说“那么多小朋友,怎么只打你啊。” 妈妈立即扇了老师一耳光,说“办公室这么多人,为什么我只打你?”然后办理了转学。妈妈说,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还回去,人多你就抓住一个往死里打。

@桥头算命猴瞎子

一辈子的自卑,都藏在最里面,挂在外面的自信,也是摇摇欲坠。

@杨凯妮亅

到现在我都几乎不会拒绝其他人的请求, 因为心里觉得如果我不顺从别人, 我就会失去朋友。

@努力的清泽啊

曾经我被整整欺负了初中三年,导致我现在看人畏畏缩缩,不敢跟别人对视,虽然过去了好多年,但还是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创伤,校园暴力,这是一群有破坏力、缺少容忍度的少年,老师家长只会认为是在玩闹,但他们不知道少年做的一切都是率性而为,根本不会考虑造成什么后果

@CC大欣

我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下课趴在桌子睡着了,一男生拿胶布把我头发粘在桌子上,然后大声一拍桌子把我吓醒,猛一抬头,一撮头发都被扯掉了,痛得直掉眼泪,他却在哈哈大笑最后,我哥拿剪刀帮他剪了个光头

@还是张楚楚比较6

当我看到初中毕业有人哭的时候就莫名好笑,甚至我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那些人,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参加初中同学聚会的。

@夏半一

初中的时候,有个低年级的男生被校园暴力,后来辍学了。我有一次印象特别的深刻,他爷爷可能怕他又被欺负就送他来上学了吧,然后我路过操场的时候看见一群男生在骂他,还推他爷爷,他爷爷柱着一根拐杖,被推的退后好几步,差点摔了,被他扶住了。旁边有些人围观,那是位老人啊。

@LiLynw_Lee

小时候因为胖被欺负,被嘲笑过的举手。后来好多年有心理阴影,不敢交朋友,见人本能躲起来。现在的男票也是小时候胖然后高中从二百多斤健身瘦的,他至今也和我一样有这种阴影不能触碰。小孩子,你真的很难讲他是不是坏,但小时候,伤害人真的不需要理由,而且好多都以此为乐。

@长崎山下

小时候遭遇校园霸凌,但弱智的老师都喜欢和稀泥,就会这几句: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为啥不打别人光打你,他打你的时候你为啥不告老师,你不还手不就行了。其实这种老师有时候比小恶霸更可恨!!

@跩伱

最恶心的那种,就是别人胖或者长的不那么好看的,就各种恶语相向。人家只是外表不那么完美,人还是很善良的呀,而且也没有碍着你啊,跟你有个鸡毛关系啊。别把嘴贱当毒舌,低俗当有趣。虽然这跟校园暴力没有很大关系,但这段话憋在我心里已经很久了借这次机会发声,没有经历过真不知道那种感受有多痛苦。

让我们看几个真实案例!

你开始觉得可怕了吗?下面具体了解一下校园暴力

超半数校园暴力案为故意伤害案件!

从审理法院来看,一审审结的校园暴力案件审理法院主要集中在河南、贵州、山东等地。与之相对的是,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区校园暴力案件量占比不高,案件量占比分别为2.35%和0.48%。

从案件类型看,有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2015年至2017年,校园暴力案件中,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近三年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降幅分别为24.62%和18.51%。校园暴力案件中,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在2017年有小幅增长,同比上升10.58%和14.08%。

校园暴力案多因琐事而起!

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因满足个人私欲进行抢劫、敲诈勒索、强迫卖淫、侮辱、强奸等犯罪行为的案件占18.08%。

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近七成因琐事而起,此外,21.74%是因感情问题引起,4.65%是为发泄个人情绪。

近七成故意杀人罪案件为预谋犯罪

2015年至2017年,13.46%的校园暴力案件中有事先谋划情形,并且近三年案件量基本持平。在这些案件中,被告人实施犯罪目标明确、并进行了事前准备工作,其大部分原因为心怀怨恨或不满进行打击报复。在校园暴力案件中,69.76%的故意杀人罪案件是有预谋的犯罪。

宿舍在案发地中占比较高

报告通过对校园内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有35.31%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了宿舍一词,而在这些案件中绝大部分案件的案发地就是在宿舍。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了“宿舍”一词。

近九成校园暴力案件存在伤亡情况

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

在校园暴力案件中:

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

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伤;

38.5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轻伤;

27.9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轻微伤。

此外,在校园暴力案件中,81.02%抢劫罪的被告人为未成年人,其中以16至18周岁为主。非法拘禁罪案件中未成年人占比最少。涉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校园暴力案件中,16至18周岁未成年人占比最大,呈作案年轻化趋势。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16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6.51%。2017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3.37%。

但是,我们还是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国外有项研究表明: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除了身体上受到侵害外,心灵上的负面影响长达40年。成年后,生活仍然会被暴力阴影笼罩。

什么是校园中的欺负行为?

心理学家丹·欧维斯认为,欺负是某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负面行为指有意造成或试图造成他人不适的行为。

怎样算是被欺负了呢?

常见的有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种类型。直接欺负包括直接的身体欺负,如踢、抓、咬、推搡等,和直接的言语欺负,如辱骂、讥讽、嘲弄、挖苦等。

间接欺负是欺负者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精神欺负行为,如运用人际关系或关系网络来孤立、冷落受欺负者,背后说其坏话、散布谣言和社会排斥等,给受欺负者以精神上的打击。

研究者还发现,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欺负行为的选择上有差异,如,男生中常见的是直接的身体欺负,而女生中常见的是间接欺负。

怎样才能保护自己不被欺负?

完善性格特点

会不会被欺负首先取决于被欺负者的气质特点。

也就是说,个体的某些性格特点可能使得TA更容易被欺负,如:胆小、懦弱、情绪敏感性高等特质都被认为是被欺负的高风险因素。换句话说,具有大胆、果敢等性格特点的个体不太可能被欺负。此外,也正是由于受欺负者所表现出的上述性格特点,会导致他们在被欺负时无力抵抗,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欺负行为。

改变看问题的方式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寻找行为的原因。不少研究指出,在欺负行为中,某些孩子明显倾向于将情境中不明晰和模糊不清的信息,当成具有挑衅型的信息,甚至误解了信息本身。这种误解信息的倾向称为敌意归因偏差。可以想见,这种归因方式很容易导致他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如果他不能妥善处理这种冲突,被欺负也就发生了。

因此,在我们被欺负时,是否也可以多想一想,TA为什么欺负我?TA这是欺负我吗?

做个受欢迎的人

我们和小伙伴的关系影响着我们被欺负的状况。那些在集体中被大多数同学欢迎的个体基本不可能被欺负。同时,受欺负的孩子能够从友谊中获益,友谊可以矫正他们以往的不良经历,保护他们不受或少受欺负。

值得注意的是,请孩子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应该仔细分析问题的成因。

不能“怕”字当头!

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要勇敢说“不”。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并且,一定要把被欺负的事情告诉老师、父母,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必要时诉诸法律途径!

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会在无形中助长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校园暴力真的很可怕,家长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1.《校园暴力著名事例 校园暴力,这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校园暴力著名事例 校园暴力,这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