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句话我最早是听净空法师讲的,现在知道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第十四章。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只是靠脑袋里装很多知识以应对学生的发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人家老师的。一定要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而给予针对性解答才行!有的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直接给他讲解。给学生讲解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的。”
古人讲究实践,修行人讲究由解悟到体悟、证悟,写作的人更强调生活体验的重要性。
知识和智慧不同,所以老子说:“智者不博,博者不智。”从外面得来的是知识,从真如本性、真心、清净心流露的是智慧。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断烦恼,不能解决人生根本问题。
雪漠老师说:“有一种人叫知道分子,有一种人叫知识分子。注意,知道分子和知识分子不一样,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知道分子,但有人也认为他们是智者。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很多东西,显得非常博学。只是他们的博学乍看很厉害,却没有消化,大多似是而非、囫囵吞枣。”
科学家发现,我们只能得到关于世界的一半的知识,而失去令一半,因为另一半是背景。我们所谓的知道是以不知道为背景和参照的。所以我们的知识永远是局部的、片面的、残缺的。
克里希那穆提说,真正的学习并不积累知识。他说的学习是一种无我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在当下的状态,不是用头脑记忆思维的学习。
青少年记忆力好,知识渊博,感情和精力旺盛,但是阅历少,抽象思维能力差,虽有古今中外“记问之学”但欠缺智慧。
中年以后头脑记忆力和身体精力严重衰退,作为补偿,所以抽象思维大幅度提升,加上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灵魂体验,容易形成智慧。
智慧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轻视知识。许多人的固执、偏执就是因为缺乏渊博的“记问之学”。一个人的宽容、大度、包容、圆融往往是因为学的深而广,所以思维开阔,不容易走极端。
知识极大丰富以后可以转化为智慧。智慧必须借助丰富的知识才能发挥应有的现实作用。没有充分掌握世间法,出世间法也无法良好地体现价值。没有出世间的心态修炼,也不可能做成功入世的事业。(2017.11.29)

1.《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0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