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田是需要一定技术的。 现代的年轻人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但不知道农民是怎么样把稻谷种出来的,除了播种、插秧、收割、除空谷、晒谷以外的一般过程。这里说一下前期的水田处理-----犁田和耙田。现代农民很多都是用机械来完成这两道工序,但是,有些地方还不能使用机械,再说,机械的施工对土壤也有不利的因素,这里就说说人工犁田和耙田。犁田:南方的农民大多数在惊蛰以后就要对过了一个冬天的水田进行翻耕了。其目的有两个:1,把冬天所种植的植物根部翻在表土层下面使之腐烂变成水稻的有机营养质。2,通过犁田以改良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犁田的过程中的质量好坏既影响后期插秧的难度,又影响水稻生长的不一致性,所以,犁田是第一道工序,也是水稻产量高低的一个环节。犁田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这个方面既有耕牛的操作习性也有对水田形状的认知。如果颠倒了或者错误的开工,就会人畜皆为费力,甚至出现隔离墩。犁田的第一步,是给水田储水。水的深度以土层表面8---10cm为合适,太深了不利于自己检查,太浅了又容易土壤站犁,增加人畜的体力。第二部是需要了解耕牛的工作习惯。耕牛犁田有它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它习惯于左转还是右转。这种习惯来源于教他犁田的第一个人。如果你改变它的方式,它就很难适应,形成人畜之间的抗拒。第三部就是要对水田的形状有个基本的认知,认知的前提是减少犁田转弯或者掉头的次数,提高功效。通常情况下,长形用掉头方式,圆形用转弯方式,异形多用掉头方式或者用分割方式,一个原则,哪种方式省力就用哪种方式。第四步是开犁。开犁一般来讲会选择距离田埂三到五犁宽的地方下犁,靠着田埂边犁出一部分,然后重新在开犁靠田埂一边下犁,保证不出现犁与犁隔离墩。开犁以后按着犁的宽度和土层倾倒的方向逐步拓宽。整体完成以后自行检查,看有没有出现隔离墩,有的话重新补做。犁田完成后要及时储水至淹没翻松的土层,以利于杂草和植物根须得到浸泡腐烂。 耙田:耙田的目的有以下几个:1,用铁耙把犁田时没有翻起的土层翻起来。2,把杂草和植物根须压在土层下面。3,改变土壤结构。4,平整种植面。5,均匀基础肥。耙田一般在犁田后三五天进行,耙田时的储水深度是个关键,一般保持在平整后的3—5cm为合适,有利于检查土层的平整度。耙田的步骤跟犁田差不多,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种植面不平,所以,老农一般都会利用手的力道来控制铁耙的深浅。耙田用的方法一般是采用经纬法,也就是说纵横都要耙一遍。如果出现了低洼的地方,就要从高处带土过去。基本平整后轻提铁耙整体走一遍。就算大功完成。耙田以后要及时封住进水口和出水口,以防肥料流失。
2014年劳动节

1.《犁田 教你农民的传统基本功-----犁田、耙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犁田 教你农民的传统基本功-----犁田、耙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0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