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 版 说 明
2020年4月11日是北内建厂71周年纪念日。
编者对2016年1月30日发表的“美篇” <北内的诉说>中的照片进行了部分修改。将近几年热心朋友们提供的有关北内的老照片进行了补充;将原有的一些照片进行了撤换。
在此,向提供照片的热心朋友们及热心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关心北内、心系北内的“老北内人”,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老 黄 牛
2020年4月
1949年4月11日,我出生在广渠门外的九龙山旁。那时候,人们叫我“华北农业机械总厂”。 1954年6月11日,又给我改名叫“北京农业机械厂”。我为祖国农业机械化做出的贡献,无法估量。 我生产的“红旗牌”万能底盘拖拉机,1958年6月,开进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检阅;我生产的“双轮双铧犁”,走遍了祖国大地,深受农民兄弟的赞扬;我生产的“摇臂收割机”和“双轮双铧犁”,早在五十年代,就走出了国门,在日本和印度举行的展览会上,登台亮相!下面是我生产的部分新式农具

20号(8英吋)步犁

双轮双铧犁










上世纪八十年代厂区平面图

看看我的身躯多么大…


下面是剧团演出的部分剧照










“厂史教育展”……发动机展台




1989年11月4日上午,第100万台492型汽油机…隆重下线!
那时候我就已是超过万人的国有大厂,是北京市利稅上缴大户,在全国也名声远扬! 到八十年代末,我共生产了新式农具87万部;农业机械11030部;内燃机143.4万台;创造工业总产值48.36亿元;实现利稅9.91亿元;上缴税利8.8亿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我的贡献。下面是当年的部分生产设备及生产现场

489汽油机曲轴加工生产线


492曲轴主轴颈 CNC车床


锻造厂 十吨模锻锤


锻造厂冲焊车间492 机油盘(油底壳)生产现场

4115柴油机装配生产线

492汽油机装配生产线

铸造厂 高压造型 生产线

总厂领导参观 联合厂 发动机装配线



彭真同志在北内视察
朱德总司令曾先后多次亲临指导。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我的肯定和给予的无限期望。
1989年4月11日,时值北内厂庆40周年之际,李本、徐斌州、周子健等领导来厂,并参观了“北内厂史展览”。

北内建厂50周年 厂史展

北内建厂50周年厂史展
当年厂区掠影





厂内绿化带

厂内雪景


中心岗亭

“厂办” 办公楼前


中心食堂前的喷水池

中心食堂 夜景

绿色环绕中的 设备厂大门

北京内燃机总厂 用户服务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九十年代初,联合了各地的同行企业和配套协作厂,成立了“北内集团”。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牺牲了我几千名职工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内退、下岗。 1993年又给我改名,叫做“北内集团总公司”。拥有九个直属厂和近百家协作配套厂。表面看去是“红红火火、辉辉煌煌”。正可谓是“鼓噪一时”,回头看来,那只是“弹指辉煌”。
北内集团 南门

北内集团 南门 及铸造厂厂房

北内集团总公司 南门…好气派…
耗用了近百吨型钢建造。只可惜,好景不长…

门前的音乐喷泉…
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不知怎的,我的大脑迷失了方向。致使我这个国有大型企业、利稅上缴大户,每况愈下,债台高筑,资不抵债…最后竟然倒闭、破产…… 我的身躯被出卖,挖断我大门下的双脚,拆散我的臂膀,让我的魂魄四处流浪…;可怜那万名职工,买断的买断、下岗的下岗…;当年的“花园式工厂”变成了房地产商手里的“九龙花园”商品房…却没有我职工的半个平方…… 从利稅大户到资不抵债、从万人大厂到买断下岗、从北内集团到九龙花园……这样塌方式的变化,史间罕见!其中的缘由,历史一定会揭开它的真相!!


随着最后一根913曲轴校正完毕,标志着锻造厂历史使命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北内寿命的终结……
1.《段君毅 北内的诉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段君毅 北内的诉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1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