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量,自难忘西安行知中学--赵晓丽看了杜小翠老师的《回家》,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老家是生命的磁场”,很有感触。还有她对亲人和同学的关心和怀念,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贺敬之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再想想我何尝不对亲人梦回萦绕?想起家乡咸阳何尝不思绪万千? 我在老家有过快乐的童年,幸福的回忆,然而…..十年前先是知书达理、贤惠能干的姑姑因病逝世,那年我姑才五十三岁。好强的姑姑知道自己是不治之症,也没有给我娘家人说,直到病重我们才知道。我从外地赶回来时,姑姑抱着我,我抱着姑姑失声痛哭,我把姑姑伺候了几天,姑姑安详的走了。姑姑走之前,只交代了一件事:她走了以后再让我爷爷来看她最后一眼。姑姑走了,爷爷来了,跌倒爬起来的哭,说我姑姑狠心,说我姑姑可怜,我的眼泪涮涮的往下流。在入葬之时,我难过的无法忍受,失去了理智,打了我的表弟。我认为我姑夫和家人没有给我姑好好看病,才造成今天的生死离别。其实给姑姑看病时,已花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只是我太爱我的姑姑了。听妈妈说,姑姑出嫁时,我哭死哭活的搂着姑姑不放手。那时我年龄小,只知道陌生人要带我姑走,家里人也哭了。姑姑哭着坐着自行车走了。姑姑出嫁的场景似乎刚刚发生。其实听妈妈讲的更多的是姑姑在城里面上学,学校给管饭吃,姑姑是每天节约一个馍,一星期就是六个馍,给我和我姐拿回来吃。那是六三年左右的事,那时粮食很缺。还有姑姑会缝纫衣服,到换季的时侯给我们在缝纫机上做衣服,很可惜的是九二年我给我姑姑只买过一件衣服。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报恩,但姑姑却去世了,可想而知我姑姑去世时我有多么伤心。我的老爷爷更是以泪洗面。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我堂姑轮换着来看我的爷爷,我爷爷先是高兴,但总排解不了思念我姑姑的悲伤,可谓悲喜交加。记得2001年7月,我搬家刚到西安,但我还在外地上班,本想放寒假接爷爷来住,谁知道那年的冬天爷爷一病不起。但爷爷在走向“天堂” 之前老是说一句话,“我娃在西安……我娃在西安”我爷爷把对姑姑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觉的转移到我身上,当时爷爷已是八十八岁的高龄。我感到悲伤的是爷爷那年春节走向“天堂”之前,没来西安住一段时间。记得九二年我在成都进修上学时,看到一位老爷爷抽着烟。嘴里不时发出吧哒吧哒的声音,相当香的样子。想起我的爷爷也爱抽烟。我让那位爷爷帮我买了一捆烟,回到宿舍,同学可羡慕我还有一位高龄健在的爷爷。因为我给他们讲了我上二年级时,四年级的同学打我,我给爷爷说了,爷爷带我到他家批评他,说得他的家人心服口服。还有每当我干了坏事,妈妈要打我,我就躲到爷爷跟前,这样我的大难就这样过去了。我爷爷在城里干活,起得早,帮全家蒸红薯,热馍。当我早上起来时爷爷早已把早饭做好,等着我们吃。就这样我爷爷一个人先把爸爸、二爸,我姑三个养大。接着又是照看我们的生活。在我爸九岁那年我奶已去世。我爸一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大小事全靠爷爷,爷爷真是一位不易的爷爷。勤劳、善良,勇敢的爷爷,对我额外的疼爱。在爷爷弥留之际,我哭着喊着爷爷你能活一百岁。尽管我哭得泣不成声,鼻涕眼泪早已过了“黄河”,还是没留住爷爷。人死不能复活。活着的人要开心、乐观、坚强,这才是对死者的安慰。曾经在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还埋怨我的父亲没有管我的学习,别人考上大学而我没考上,爸爸却说 :“成才的树不用扩”。我认为我爸爸在推脱责任。爸爸却又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实际上我爸在培养我的自立能力。当九二年我考上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化专业,毕业后给单位筹建了实验室,我却成了我爸的骄傲,我也曾经自豪过。当我走进学校新的岗位时,说真的我有些惭愧,感觉知识已不够用了。现在我父亲给别人说我女儿是老师了,父亲的这种骄傲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前年父亲有病,在我这儿住了一段时间看病,去年八月底父亲又是大病一场,又让我揪心不已。父亲又添了新病,高烧不退,吐个不停。在咸阳医院的急诊室抢救,后来转到了省医院。我一天一次的去伺候父亲,找医生,问病情,是个麻烦的病。再加上父亲有糖尿病,难治,但医生还是尽最大力量去给我父亲治病。后来开学了我就一周一次看我父亲,再后来父亲慢慢的好起来,加之我病了,我半个月探望父亲一次,但我父亲总是说:我好象几个月没有见到你了。我开始觉得爸爸有些糊涂。后来我彻底累病了。“人病则忧虑,忧虑见鬼出”。我气管上出了问题,我担心自己一口气上不来 “走了”后女儿怎么办?生病思念女儿时哪种迫切心情,才让我终于理解了病榻上爸爸天天想见我时的那种心情。爸爸快出院时,我给爸爸洗了头,洗了脚,把我买的新鞋给爸爸穿上,并给他戴上我买的帽子和围巾,穿着弟弟买的新衣服,爸爸高兴地在病房走来走去,我和妈妈在旁边乐得开心。说真的,我很幸运,是一个有福之人,双亲健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常回家看看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父母的期盼。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兄弟姐妹带着孩子围绕在爸爸妈妈的身边过节,其乐融融。“一辈子不容易,只图个团团圆圆”,我想,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莫过于此。

2014-6-10

1.《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自难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自难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2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