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5日,新型长征三号乙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由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惯性基准倾斜,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火箭在飞行22秒以后,触地爆炸,星箭俱毁,发射失败,造成8死57伤,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1996年,西昌火箭发射失败坠毁。国家航天局网站上仅有一句话:“1996.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发射国际卫星708号失利。”CCTV的《撼天记》称:“失控的火箭让现场的专家们意识到一场灾难已经无法避免。许多人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个让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恐怖场景。火箭爆炸的地点正好在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住的宿舍附近,强烈的气浪瞬间冲垮了钢筋水泥的建筑。本来应该是昂首飞上太空的火箭,此时却变成一场是实实在在地‘飞来的横祸’。与火箭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航天人第一次看到了身边的死亡。事故中一位专为火箭设计飞行弹道的高级工程师不幸成为失控火箭的牺牲品。 这枚新型火箭不经过试飞就直接发射国外卫星,因而备受注目。图为发射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运载的卫星。

长征三号乙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E两种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式火箭,其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三号甲,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二号E的相同。图为发射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火箭全长54.86米,一级、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有4米;第一、二级使用常规推进剂,第三级采用液氢液氧推进剂,芯级下部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液体助推火箭。图为发射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细节。

它的起飞质量为426吨,起飞推力5923千牛,可把5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火箭在点火起飞后2秒,箭体就开始倾斜。

1.《中国火箭发射失败 历史上的今天——1996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火箭发射失败 历史上的今天——1996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2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