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听说这么一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太太,领着自己的小孙子在海边玩。突然一个巨浪把小孙子卷入了海里。老太太不会游泳非常无助,她大喊 —— 上帝啊!救救我的孙子!也许是上帝听见了她的祈祷,又一个浪过来把小孙子毫发无伤地送回了老太太身边。老太太抱着孙子,非常感动,她接着对上帝说:“我孙子还有一顶帽子呢!”这个笑话的精神是“重要和不重要”。我们考虑重要事情的时候,得善于忽略不重要的东西。最起码的判断标准,就是数字大小。这个道理似乎特别简单,但是“判断大小”其实没那么容易。十亿到底有多大?0.0001%到底有多小?理解这些数字,需要下点功夫。今天咱们就用两本书来切磋一下这个功夫。这两本书都是数学家写的。第一本是经典著作,叫《数盲:数学无知者眼中的迷惘》,作者是乔丹•艾伦伯格 (Jordan Ellenberg)。
1.大数有多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字都比较小,比如几十、几百,我们头脑中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是特别大的数就很难有直观的印象了。《数盲》的作者保罗士建议我们在头脑中训练自己对大数的印象。谈论大数,我们得有“数量级”的观念 —— 也就是10的多少次方,一个数量级的差距就是差10倍。对大数来说,几倍的差异你甚至都可以当他们是相等的(物理学的说法是它们在“同一个数量级”),数量级的差异才值得考虑。我们最好能对不同的数量级有个形象的理解。一千,相当于一所中学的学生总数。一万,相当于一座体育场里的观众人数。十万相当于一本书的字数。100万是什么概念?如果你每秒数一个数,数到100万需要11天半。以此类推,10亿相当于中国的人口。再大的数字就不好想象了。10亿元和1000亿元相差了100倍,可是我们头脑中的形象,这两个都是“很大一笔钱”。很大一笔,到底是多少钱呢?2014年我看《彭博商业周刊》上有篇文章,呼吁大家不要在开车的时候给手机充电。文章说车上的电都是燃烧汽油而来的,这种发电模式太浪费了 —— 有多浪费呢?每年因为美国人在车上给手机充电,总共多消耗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石油!这大概是我所看过最愚蠢的正经文章之一。两亿美元?这个数字很大吗?美国开车的人差不多都有两亿,相当于每人每年多花1美元!而这1美元可以让人在车上给手机充电 —— 不知道省去多少麻烦,你因为一次忘记在家充电的损失就可能超过1美元 —— 这可能是你所花过的最值的1美元。所以理解大数的一个好办法是除以全国人口。不过上亿元的事儿一般都不叫事儿,叫新闻。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更大的不是这些大数,而是小数。2.我们应该害怕什么?风险都是小数。描写风险的科学办法是给一个概率,可是我们很难形象理解特别小的概率。比如说,你担心因为被蜜蜂蛰而死吗?你担心吃东西噎死吗?最好先看看概率再担心。《经济学人》杂志曾发表过一张很长的图,图中列举了每年美国人死于各种事件的概率 ——
(图片来自《经济学人》网站,2013年2月)每年死于吃东西噎死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死于被蜜蜂或者黄蜂蛰的概率是2500万分之一……但是你都不应该担心。最值得担心的其实是心脏病,467分之一;各种意外事故加在一起的死亡率也才1656分之一;排在第三位的是自杀,8000分之一。剩下的死亡危险都有数量级上的差异,与前三项相比根本不足为虑。我看《经济学人》这张图的一个优点就在于它把特别小概率事件 ——比如死于流星撞击,7500万分之一 —— 都给画出来了,而且还是按比例画的,能让我们特别直观地感受到需要有多么多的人,才能找到一个这种死法的。为了提供这个直观感受,《经济学人》不得不把图画得特别长。可是一般的“风险知识”就没这么厚道了。比如说,吃某某食物能把得某某疾病的风险增大一倍 —— 这应该怎么理解呢?《魔鬼数学》中就有一个例子。英国有一种口服避孕药,效果很好很受欢迎,但是政府研究发现,这种避孕药会使得妇女得血栓的风险增加一倍,就向全国医生发布了一份报告,说开这个药的时候要谨慎一点。结果报告上了报纸,很多女性听说以后就干脆什么避孕药也不吃了,结果英国一年内多了好几万妇女怀孕,还增加了13000起人工流产。根本问题在于,人得血栓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呢?事实上,一个育龄妇女得血栓的概率只有1/7000,这本来就是一个极小的数字 —— 你把一个小数乘以2,变成2/7000,还是一个小数!而且血栓不是绝症,得了也不一定死。有人专门做了计算,如果英国妇女正常吃这种避孕药,那么全英国每年会有多少人因为这个药而得血栓而死呢?差不多是一个。那你可能说,生命无价,多死一个也不行!有道理,可是因为不吃这个药,多死的一万多婴儿又怎么算呢?《魔鬼数学》书里还有个例子。美国的托儿所有两种。一种是在老师自己家办的,一个老师带四五个孩子,学费比较便宜。另一种是正规托儿所,人手多,设施齐全。好,现在数据显示,家庭托儿所中小孩因为事故死亡的概率是正规托儿所的7倍 —— 那请问,如果你特别注重安全,是不是应该把孩子送到正规托儿所去呢?像这种问题千万不要只看倍数,一定要看看概率的绝对值。事实是全美国每年死于家庭托儿所的孩子只有10几个 —— 而与此同时,同样年龄的孩子死于交通事故的数量是每年79个。那么如果正规托儿所离家比较远,家庭托儿所离家比较近的话,哪怕距离只相差20%,你如果只考虑安全,就应该把孩子送到家庭托儿所去。所以哪怕只考虑安全,也不能一听说有风险就变色,得把各种风险放在一起比较才行。不过在我看来更好的思维方式是接受这个世界是有风险的。交通有风险,我们也不能不上街。与其担心各种极小概率的危险,还不如把心思用在别的事情上 —— 那些更重要的事情。3.重要和不重要美国给退休人员发放的社保基金有个漏洞。有的人已经去世了,但是可能家属故意不报,也可能系统有问题,他的银行账号还能收到社保福利款。根据社会保险局估计,每年因为这个漏洞,有3100万美元的损失。那么面对这么大一笔钱,是不是应该赶紧想办法修补漏洞呢?有人做了这么一个计算 —— 这3100万美元,相当于美国每年发放社保基金总数的0.004%。也就是说,社保基金发放的准确度高达99.996%,这简直是非常完美的系统!到了这个程度如果还想再做得更加完美一点,你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花费巨大的行政成本 —— 这个代价可能远远高于3100万美元。不看数量级,3100万美元是一笔巨款;一看数量级,这点损失不算什么。什么东西都有弊端,但不是所有弊端都必须纠正。做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很多情况下如果你做个计算,利弊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其中经常是数量级的差异。一件不值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的旧东西,值不值得保留在价值千万的房子里以备不时之需?为了把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增大一点 —— 这样他将来也许能获得更高的工资,住更大一点的房子,但一切都还是概率 —— 值不值得全家人在一个窄小的学区房里挤上十几年?|我的评论我们日常做判断,都是用系统1,主要是模式识别 —— 东西有毒,第一反应就是不吃;事情有危险,第一反应就是不做。可是什么叫有毒?多大的危险?0.01%和0.0001%的差别巨大,但是给我们的心理冲击是一样的。生活中捡芝麻丢西瓜的事实在太多了。有的人买生活必需品的时候非常节省,买奢侈品的时候特别大方。有的人能为几十块钱货比三家,面对人生重大选择却异常草率。忽略小事不是因为大胆,不是“个性”,而是理性。重视小事就等于忽略大事。你必须判断轻重缓急,把精力和资源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能够不顾心理冲击,坚决使用这种“数量级思维”,是一种“大人物思维”。别人看三千万美元很多,他看三千万美元很少。别人认为这个事儿实在受不了,他对这个事儿根本不在乎。这种“大人有大量”,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养吾浩然正气”养出来的,是算出来的。见识过、计算过、能做出理性决定,这才叫有胆有识。|由此得到特别大和特别小的数字,其实不容易理解,需要想办法把它们形象化。不要谈风险色变,得比较风险的“大”、“小”。数量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忽略不重要的东西。|最后再说个笑话来自《数盲》这本书,大概需要有点大小尺度的观念才能体会到 —— 有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妇闹离婚,请律师办手续。律师问他们,在一起都生活一辈子了,怎么这时候离婚?老夫妇说,早就决定离婚了,怕给孩子们造成伤害,所以等到孩子都去世以后再离。

1.《一万有多大举几个例子 特别大和特别小的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万有多大举几个例子 特别大和特别小的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3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