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提到自己的家乡——石阡县大沙坝乡孙家坪村,孙菁总是饱含深情,"虽然我常年在外,但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反哺家乡,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孙菁虽然是一个"不在场"的孙家坪人,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他的身影。
知道村里的孩子们因住宿条件艰苦,没有浴室很不方便时,孙菁送来了校服、热水器等物资;知道村里一到下雨天,井水就浑浊而无法饮用时,孙菁主动承担修建人畜饮水池额外费用,使孙家坪村278户人不再为饮用水问题发愁;得知村民们因道路不通十分困扰时,孙菁又主动站了出来,在北京与贵州两地往返,与村民多次协商,帮助村里建成一条6米5宽的硬化道路,解决了交通不便问题。
在孙家坪村小学设立助学基金,每年投入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一有时间就回到家乡拜访老人,给老人发红包、与老人话家常……孙菁和记者说道:"这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为家乡做一些贡献,能够帮助他人,也是一种自我价值体现。"
今年46岁的孙菁,在外已经打拼了30余年。为了"拔穷根",他十几岁时便怀揣着满腔热血和斗志,独自一人来到深圳的一家石材公司当起了杂工,"当时工资大概300元一天,但是要负责搬运四至五吨重的大理石。"他告诉记者,因为其文化水平不够高,一有时间他就会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自己慢慢琢磨,在努力之下,逐渐从一名杂工成长为技术工人,之后又成为主管、厂长……这都离不开他一点一滴的勤奋与刻苦,"我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外打拼这么多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孙菁如是说。
为什么会考虑创业?孙菁告诉记者,因为自小家庭条件不好,他十分想通过自身努力,成就一番事业来改变困境。1996年,孙菁成为北京一个石料厂的厂长。2002年,立志要在30岁前成就一番事业的孙菁,毅然辞去石料厂厂长一职,在北京东郊四惠建材市场租了一个小店,开始了自己的石材事业。
每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都布满了荆棘。白手起家,没有资金、没有人脉的孙菁,只能背着一个书包,独自一人挨家挨户的上门推销石料。他笑着和记者说道:"当时因为不善交际,刚开始上门推销,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后面慢慢熟练了,也就越来越顺利,签了好几个大单呢!"
如今,在石材业内已小有名气的孙菁,回忆起自己的创业之路,满是感叹。"从2002年到2007年,都是一个摸索阶段,当时只有我和几个亲戚,到2007年才有了一个近30人的团队,这个过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披荆斩棘走出来的。"
赤子之心,反哺故土。支援家乡建设,帮助父老相亲脱贫致富,一直以来是他最大的心愿。他告诉记者,他的公司里一大半工人都是家乡的父老乡亲,能让他们有一份工作,学到技术,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是他最开心的事情。截至目前,他已经帮助了邻里乡亲近三四百人实现就业。
孙菁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现在的他,在工作之余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书本自学。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学习一边总结,这不仅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生活的常态。此外,他还自掏腰包组织村干部、乡贤代表到北京考察学习,找发展路子,为村里谋发展、为脱贫添曙光。
如果问,他这么不在意名利,不求回报为家乡、为社会奉献出大爱之心,是为了什么?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希望能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大家打个样,引导更多的家乡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精彩回顾
1.《落日故园情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 | 他的乡土,他的乡愁,他的乡情!孙菁心系父老乡亲不了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落日故园情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 | 他的乡土,他的乡愁,他的乡情!孙菁心系父老乡亲不了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5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