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应该是中国人民最为熟悉的西行取经的高僧了。不过,与人们熟悉的《西游记》中那个略显迂腐的唐僧不同,现实中的唐僧,或者唐三藏、玄奘法师,是一个坚强而又睿智的历史伟人。



玄奘不仅是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经典的佛学大师,而且也是享誉世界的旅行达人,其《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世纪中亚和南亚地理与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印度的影响尤其深远。




玉门关外,感动边吏

公元629年,玄奘多次奏请朝廷前往西域取经但未获批准。于是,他借着饥荒,随着流民混出长安城,开始西行取经的旅程。大唐初年的法律严禁国民私自出境西域,玄奘在凉州被发现有偷渡企图后,官方就下发了缉捕的文书。玄奘潜行到瓜州,当地官吏李昌敬重玄奘为求法不惜舍生取义的精神,私自为他放行。玄奘离开瓜州,在玉门关外第一座烽火台处被守卫发现。玄奘以其人格魅力打动了守卫烽火台的校尉——王祥。王祥不仅放走玄奘,还给他提供补给,指明前进的路线,从而使得玄奘顺利走出国门。



应该说,玄奘誓死求法的精神和出色的交往能力是他顺利突破封锁边境的主要原因。


初抵西域,国王相助

玄奘穿过800里莫贺延碛沙漠,来到了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国。伊吾国国王有汉人血统,信奉佛法,对玄奘很友好。此时,恰逢高昌国使者到来,于是玄奘跟随使者继续西行,到达了高昌国。


高昌国王麴[qū]文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玄奘的佛法素养和个人修为很快就征服了高昌国王,两人结拜为兄弟。玄奘在高昌国讲法一个月,每次高昌王都亲捧香炉,迎接引路。在玄奘坚定地以绝食来谢绝高昌王的挽留后,高昌王尽其所能,派遣一名官员、四个徒弟、二十五个随从、三十匹马来协助保护玄奘西行。并提供通关文牒和大量贵重礼物,请求沿途国王善待玄奘取经队伍。



高昌国王对玄奘的厚遇,也与玄奘高深的修为和出色的交往才能密不可分。玄奘西行取经从此不再是单人匹马,为玄奘此后顺利到达印度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支持作用。


中亚诸国,异教礼敬

在高昌王的资助下,玄奘取经队伍顺利度过龟兹国,翻越了高耸的雪山,路过大清池,进入中亚大草原。



在碎叶城,玄奘见到了西突厥的叶护可汗,并再一次以其交往天赋赢取了这位信奉拜火教的国王的好感。叶护可汗不仅给玄奘队伍派遣了通晓西域语言的向导,还给予了丰厚的布施,并亲率群臣送行十余里。



接着,玄奘队伍来到了中亚强盛的飒秣建国,这里的国王也是信奉拜火教,开始对玄奘并未重视,但玄奘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让国王折服,开始“欢喜接收斋戒”,并对玄奘殷勤敬重起来,成为一段佳话。



此后,玄奘队伍途经活国,梵衍那国,都受到了当地王室的优待,顺利到达印度,并最终抵达那烂陀寺学习佛法。


无遮扬名,戒日护法

公元632-636年,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了五年时间,此后又游历印度五年时间,公元640年返回那烂陀寺,也正是在这一年,玄奘结识了当时统治印度北部的戒日帝国的国王——戒日王。戒日王信奉印度教,但是玄奘也成功让戒日王成为佛教的支持者,并效仿印度历史上伟大的君王——阿育王,来扶持和发展佛教。戒日王在其国都曲女城举办了全印度最大的宗教辩论法会,即无遮大会。法会上玄奘力压群雄,夺得第一,以一己之力使得印度佛教在衰亡之际短暂出现了回光返照似的光芒。



在玄奘的游说和推动下,戒日王对唐王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恭敬,派遣使者携带厚礼随玄奘归国,拜见唐太宗李世民。这解决了玄奘归国身份的尴尬,对翻译佛经、推广佛教有重要意义。


唐王支持,成就伟业


唐太宗李世民不费一兵一卒,却突然收到西域有多国来朝的奏报,不禁喜出望外,玄奘归国之路自然也就顺风顺水。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长安城长达十里的队伍欢迎玄奘凯旋。


二月初一,唐太宗在洛阳仪鸾殿首次接见了玄奘,并在此后连续二十天与玄奘会谈。李世民此时对佛教还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玄奘关于西域地理、风土人情、国家政治等的丰富知识兴趣浓厚,深感钦佩。唐太宗非常欣赏玄奘的学识和能力,也需要这样的能人协助自己去开拓西域的疆土。因此,多次力劝玄奘还俗任官。玄奘初心不改,始终婉言谢绝高官厚禄。



玄奘深知没有唐太宗的支持,是无法完成庞大数量的佛经翻译和佛教推广工作的。因此,当李世民要求玄奘把西域各国情况写出来之时,玄奘日以继夜的工作,在弟子辩机的协助下,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写成了十二卷、十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而事实上,玄奘也成为了唐太宗和唐高宗的首席“外交顾问”,多次完成朝廷布置的任务。



朝廷对佛教提供了大力支持,不仅耗费巨资修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还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经场来系统翻译佛经,唐太宗甚至亲自为玄奘翻译的鸿篇巨著《瑜伽师地论》作序——《大唐圣教序》,有力推广了佛教在唐王朝的发展和传播。最终,玄奘翻译出佛教经论七十五部,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创下不朽的功德与伟业。



纵观玄奘的西行取经历程和归国译经大业,除了玄奘自身佛学功底扎实外,其杰出的交往才能不仅为其扫除了取经译经大业中一个又一个障碍,还争取到了许多重量级的盟友,以一己之力开拓了中国和印度的交往先河,这些都是名垂青史的伟大成就。


【本文

1.《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6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