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白露至,一抹浮云挽茶山。云深处,有婉转山歌传来:“广西绿茶看山心,山心绿茶看蓬塘;人不负绿水青山,青山绿水不负人。”

山歌唱得霸气,但不夸张。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是广西颇具盛名的绿茶之乡,全县茶叶种植2万余亩,其中,山心镇蓬塘村是该县有名的茶村,祖辈留下的茶园面积达2300多亩。

-----

-----




▲村民林海燕和张秀必正在采茶。

领着村民边采茶边唱山歌的是80后林海燕。10余年前,林海燕嫁到蓬塘村,环绕村前屋后的茶山令她倍觉惊艳。奈何茶山虽美,却不养人。蓬塘村有3600多人,分到家里的茶园还不到1亩;蓬塘茶虽名声在外,却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因为缺技术,不懂制茶,蓬塘人祖祖辈辈只卖茶青。最好的清明茶茶青每公斤卖10来元,最便宜的夏茶每公斤还不到1元钱。随着外出务工村民越来越多,不少茶园荒废,杂草比茶树还高。

10年过去,茶山还是那片茶山,但转机悄然而至,村里来了个能折腾的驻村第一书记郭瑞。

“总书记说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蓬塘村有这么好的茶山,没道理卖不出好价钱。”郭瑞说。

在后盾单位兴业高中的支持下,郭瑞请来玉林市茶艺职业培训学校老师到村里开设茶艺培训班,手把手教村民制作纯手工茶。

晾干、杀青、揉捻、干燥,培训班办了6期,林海燕一期没落下:“我有一个梦想,能在村里扎根,再不用外出漂泊了。”

-----

-----




▲张秀必正在制作纯手工茶。

她的“同学”、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秀必听得也格外认真。49岁的张秀必生于蓬塘、嫁在蓬塘,婚前婚后都围着茶山转。2008年,张家建了新房,因为没钱装修,一家人便一直住在毛坯房里。“茶青变茶叶,价格上涨近百倍,我要试试看。”张秀必说。

这一试就没停下来,她接连拿下茶叶加工和评茶员两本职业资格证书。如今,张秀必租赁茶园30多亩,靠卖茶年入6万多元。2019年,住了10余年的毛坯房子贴上了白瓷砖。

手工茶网上热卖。蓬塘村在村委设立电商服务站,将农户生产的手工茶利用电商平台统一销售。“现在最悦耳的声音就是电话铃响,铃声一响,只要是陌生号码,十有八九就是有人要茶叶。”张秀必说。

青山不负追梦人。目前,蓬塘村已建成茶叶加工厂4家,昔日有如鸡肋的蓬塘茶,已成为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产业。截至去年底,该村1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78人,成功脱贫155户673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8.63%降至0.14%。

有游客按图索骥而来,游茶山采茶、进农家制茶。目前,蓬塘茶注册了商标,该村正大力开展品茶培训工作,让茶农不仅能制茶,还能泡茶、品茶,以打造农旅融合的茶文化名片。

说到品茶,已成为致富带头人的林海燕如数家珍:白露时节前后采摘的茶被称为白露茶,它既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一杯白露茶仿佛在讲述我们蓬塘村的故事,经历了风雨,终于见彩虹。

-----

-----

END

来源/学习强国 广西女性

1.《林海燕 玉林巾帼脱贫行动 | 兴业县林海燕 张秀必 :青山不负追梦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海燕 玉林巾帼脱贫行动 | 兴业县林海燕 张秀必 :青山不负追梦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6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