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研读社 新传研读社 收录于话题#新闻传播4#学术研究1#陈力丹1

写在前面

9月29日,我们有幸邀请到陈力丹教授做客云端读书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开学第一课”。在分享中,陈老师主要涉及到了三个问题:“新闻传播学需要学习什么?”“新闻传播学需要研究什么?”“学术写作应该注意什么?”。

本期推送中,我们节选了陈老师对于“新闻传播学需要研究什么?”这一部分的分享要点实录。其中,陈老师总结了若干论文选题中需要避免的陷阱,以及他近年来关注的研究话题,希望可以带给你一些启发。




研究选题的主要问题

在这些年的论文和项目评审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研究选题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

数据基础上没有思想创新

今年我看了3篇评奖文章,都是量化调查报告,应该说做的不错。不过问题在于,现在几乎所有文章都是这个模式,实质就是一种对情况的叙述。学术研究如果总是停留在这种叙述上,没有思想,没有人文社科理论的创新,我们永远没有出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现象。很多人喜欢在人民日报和西方国家主要媒体网络上搜某几个概念或某类文章,做的量化的比较或分析。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搜一下某几个概念或某类文章的显现情况或使用情况,十分简便,于是就出现了这一类论文,比如《纽约时报某年到某年关于中国某某问题的量化分析》。

这种题目毫无意义!理论上没有贡献,应用上没人会去参考。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原则上不能将人民日报或外国传媒上关于某形象、某问题的量化分析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博士论文就更不要说了。




我们需要研究什么样的选题

有三个话题我认为是推荐大家研究的:

互联网对社会传播结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该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可能带来的种种悖论以及对悖论的解读。这都是中观层面的,学者应该想到。

互联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各方面的应对。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是未来形态的,没有知识积累做不出来。

提供对互联网的批判性思维。这是我们做出来的,但很多人都忽略这一点。

比如,传播技术没完没了地升级、更新换代,真是信息传播的社会需要推动的吗?IT资本的利润驱动恐怕起了很大的作用,传播技术的无限发展是好事吗?它对社会结构的破坏性影响,现在讨论得很少。




一些近年来我设想的话题

我2015年以来设想一些话题,多数已发表文章,但很浅,希望有人继续做。

1.从4G、5G到光子计算机。回顾并论述4G已经对整体社会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5G对社会传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新传播形态对传统传播顺序的挑战。新传播形态下的信息传播,呈现非线性、圈层、超链接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信息发出和接受的线性顺序。

3.新传播形态下人的记忆方式和内容偏向发生的变化。更多的选择性记忆在于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而不是具体的知识要素。网络媒体的失忆,远比大众传播时代严重。

4.网络语言形成的规律与传统语言形成规律的异同。新网络语言的形成规律依然是语言学以往的规律,但有自身的特点。




5.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以往以血缘、地缘、业缘、血缘为主导的社会关系网,随着虚拟社交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社交交往虚拟化、熟人网络与陌生人网络整合化等发展趋势。

6.社交媒体下公共领域所呈现的私人属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境况,私人领域议题越来越公共领域化。

7.互联网条件下“新闻”内涵的延展。未来“关于事实知识的知识” 将超越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事”的新闻知识类型。




8.互联网传播中的信息误读。我们更需要关于“新闻误读”在网络传播条件下的研究。已经有了陈秀云故大众传播时代的《新闻误解:论新闻文本间距》但尚没有跟踪互联网传播条件下的进一步研究。

9.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谣言”一定程度难以避免。新闻传播学界多向公众和官员们提供关于互联网条件下新闻传播的比较科学、理性的认识。

10.互联网条件下的信息期待。互联网传播的圈层、交互和超链接等传播特点造就了更为复杂的信息内容的期待类型。

11.智能软件和新闻聚合网站对“新闻价值”的运用与问题。每天对上无数数据进行扫描,建立在众人新闻选择的基础上,比记者根据新闻价值的经验判断选择新闻精准得多,但也存在更多的道德问题。



12.网络原生[自然]广告对以往展示性广告和广告学理论的挑战。传统的关于广告传播的本质即“展示”,而且多以生硬地打断观看的线性秩序为前提。然而网络的原生[自然]广告 ,打破了广告传播“展示”特征,实现了有价值的内容与广告的无缝融合。

13.传播学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面临的危机。传播学产生于社会工业化的背景,因而是大众传播的阐释者,而对网络传播的阐释,目前没有系统的传播学的东西。

1.《新闻传播学 陈力丹教授:新闻传播学需要研究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闻传播学 陈力丹教授:新闻传播学需要研究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6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