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 决胜全面小康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近年来,肥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基本路径,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有力抓手,坚持把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推进乡村治理和环境提升作为重要内容,努力打造全省城乡统筹新典范,走出了一条具有肥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位。现代都市农业不断壮大,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累计达95个,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0万亩,培育家庭农场4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9家,新型农业主体数量和规模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有力推进,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2个,农村畅通工程村级道路项目全部完工。农村改革稳步推进,125个村完成“三变”改革,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上年增长23.4%,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的强村12个。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76元、增长10.3%,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1.69,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重大考验的关键之年。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农民新期盼,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落到肥西“三农”工作实际,就是要用新理念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创新机制运行,厚植发展优势,集聚新要素,激发新动能,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我们指明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向。肥西区位优越、农业产业基础好,要加快花卉苗木、绿色稻米、蔬菜瓜果、经济林果、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形成具有肥西特色的“一廊、三带、五区、多园”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要完善现代农业生产基础。修编高标准农田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持续提高农田排灌标准和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和推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园区示范带动,启动花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编制,完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水、电、路、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多数量、高质量建设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多种形式的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经果林产业,大力推广稻渔、稻虾等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继续办好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加快建成全国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拓展提升蚕桑产业,努力打造合肥 “菜篮子”重要供应基地。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推进与知名电商平台、电商品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推进农业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推动休闲农业由零散发展向集群布局转变,扩大蒿子粑粑节、瓜果采摘节、荷花节等活动影响力,着力把肥西打造成合肥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要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完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市场信息、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拓展,着力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生态支撑,大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倾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好肥西乡村绿色宜居的生态本底。要持续推进乡村产业绿色化。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生产投入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质量安全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为主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强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实现认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等绿色生态产业,巩固畜禽养殖“两区”划定成果,积极发展绿色无污染养殖业,结合打赢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攻坚战,大力推进渔业退渔减船转产工作,持续实施“肥药双减”行动,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压实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确保全县1731处河湖渠塘坝管护到位。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抓手,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
培育文明乡风,大力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乡村传统文化底蕴,引导农民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加强乡村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加强县级宣讲总队和乡镇志愿宣讲队建设,定期深入村宣讲巡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好文化服务下基层活动,开展“榜样进校园”“思政微课堂”“思政星教师”等评选。落实好宗教管理“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依法加强农村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选取具有肥西特色的农村题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组织“电影下乡”“电影进养老院”“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活动。开展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文明村镇”“道德模范”等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乡村治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完善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强化党建引领,以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增强基层组织为民服务能力。要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公开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大力推广“村事民定”议事方式,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人、乡贤、退休干部等作用,确保群众对乡村治理事项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构建农村治理体系的最大“同心圆”。要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持续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决策,促进依法治理,推进党务公开、阳光村务、阳光司法,提升“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水平,着力消除基层“遇事找关系、办事讲人情、信官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现象。
拓宽致富渠道,大力提升乡村群众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和补贴政策。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分类推广资源、资产、资金、资本、资质等五种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项目投入、物业租赁、飞地经营等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力争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加大综合施策力度,努力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快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落实稳企稳就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等农民工就业政策,支持乡镇设立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民工就业。要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活力。扎实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积极破解现代农业土地要素制约难题。做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积极探索推进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序推动“三变”改革扩面、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资源流转经营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农村学校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深化“控辍保学”行动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保障、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倾斜和住房保障等各项政策。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稳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乡村医生“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和应届高校医学毕业生应聘到乡“院”村“室”工作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提高农村群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提升乡村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做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政策供给,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风正一帆悬。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为落实“六稳”要求、完成“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他们还关注这些:
1.
2.
3.
4.
1.《2020全面小康 【理论|决战决胜2020】推动乡村振兴 决胜全面小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20全面小康 【理论|决战决胜2020】推动乡村振兴 决胜全面小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