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已至,举国同庆。

家与国,一直是每个人心中的力量源泉。

对于很多奋斗者来说,

奋斗的起点,

就是择一座城,圆家国梦。

这里是大沥!

承载着许多人梦想的广佛家园。

在大沥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生活着超过90万人。

城市的力量来自于人,

人口也是城市吸引力、辐射力的体现。

这样的魅“沥”,到底从何而来?




《中国商贸名镇》广佛路大沥环形天桥。

创局:跨越千年 “沥”久弥新

大沥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东部,

东接广州市荔湾区,南邻佛山禅桂中心城区,

是连接广佛两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纽带。


能量积聚:一片养分充足的沃土

2017年,大沥镇曾挖出多枚高风化恐龙蛋,

是南海近几十年来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

从境域内的6处贝丘遗迹表明,

大沥在五千多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并逐步形成原始社会聚落。

大沥境内地势平坦,大部分属三角洲高平原。




黄岐一河两岸风景。

充足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

滋养着这片珠江三角洲上的沃土。

大沥境域北距北回归线56公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湿多阴冷,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早。大沥还是一个水网之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大沥南海外滩鹭鸟结队飞舞。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相融。


三雄合一:迅捷“脱兔”充满活力

如今我们所见的大沥镇,

由原大沥、盐步、黄岐三大片区组成,

而每一个片区,均有由来。

大沥早期叫“清风市”,唐代宗年间出现了“大历十才子”,遂借“大历十才子”之名喻本地人才辈出,并以“大历”指代“清风市”。清道光年间的《南海志》和民国初的县刊均将“大历”改为“大沥”,“大沥”之名便沿用至今。




盐步得名于“盐埠”。古时,政府曾在此地设立盐务管理机构,让此地成为食盐交易的集散地。因为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商人买卖大多在埠头进行。于是,此地便被成为“盐埠”。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盐埠”改名为“盐步”。




以前,黄岐是水网地带,白沙河口水深滩阔,刮风下雨时常发生事故。商旅担心事故,遂烧纸钱,以竹竿撑杏黄旗求平安。每当杏黄旗祭出,风雨骤止。久而久之,黄竹旗成为了吉祥物,形成了地名。后来,“黄竹旗”改为“黄竹岐”,后又简化为“黄岐”。




2005年1月南海区划调整后,原盐步、黄岐、大沥街道办合并成大沥镇。到了2013年,又一次新的区划调整后,大沥的地图便成了如今的模样。




有人说,大沥的地图很像一只活泼的玉兔。

正如“脱兔”般的敏捷,新的大沥镇,

也迎来了发展提档加速的新黄金期。

创业:实干兴镇 凝聚“沥”量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大沥人扬长避短,化害为利,

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

经过千百载的辛勤劳动,

把僻处南荒的洼地滩涂,

垦辟成繁荣富庶的鱼米之乡,

更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元产业重镇。




大沥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


从农到商:逐步萌发的商业意识

早在宋代,大沥的农业生产获得进步,

此时,专业性商品农业开始应运而生,

逐渐突破封闭性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束缚,

走向社会化商品生产。

明代始,大沥圩市的迅速发展,

标志着商品经济已相当发达。

大沥先民有不少为珠玑迁民,向以农耕为主。其中,黄岐片区曾有“广州西菜园”之称,沙溪“五秀”更是声名远播。黄岐也是广东十大花卉基地之一,享有“花木之乡”美称。




2002年为盐步特产秋茄注册“盐步黄皮园秋茄”商标。盐步有种植花卉的传统,改革开放后花卉、盆景生产得到大力发展。为扶持花卉种植业,上世纪90年代成立盐步花卉栽培实验中心、建设盐步镇植物检疫站、建立南方花卉网。




盐步秋茄。

大沥的商业,也因路而荣。

拨开千年浩瀚商业历史,

毗邻“千年商都”广州,

地处“广佛之心”的大沥,

“商”是其发展的根与魂。

从西汉起,大沥便成为广州城郊最大的商品集散区和分销地;及至明朝, “大沥圩”是载入《永乐大典》。明清时期,凭借临近广州“十三行”以及地处“省佛通衢”黄金节点,大沥更是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将贸易做到了全世界。这种商贸传统在500年后,也在广佛路缔造出商贸传奇。




广佛路。

千年的商贸基因,给大沥人留下

崇商重商、务实开放、重视市场规律的传统。


实干兴镇:出身草根却有广阔视野

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形成和进步,

也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广东的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毗邻广州的大沥,

手工业也因地缘和市场优势而得到发展。

建国前,盐步一片的工业就很发达。根据地方志记载,清末民初,白沙等“做藤八乡”就有着工场近110家。建国后,先后在盐步建厂的南海县属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和县属集体企业就有数十家之多。




南海大沥盐步回龙沙溪《广佛同城赛龙舟》。

历史的商贸基因沿袭,

让大沥成为如今资本和市场的投资乐土。

出生草根,实业起家的沥商,

也成为南海乃至广东重要的营商力量。

兴海、兴奇、坚美、华昌、伟业、凤铝等一批当地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也擎起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的大旗。




大沥有色金属群楼。


声名远播:黄金走廊的四张“金名片”

大沥人最擅长的就是把握机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

大沥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佛黄金走廊”,

并摘下四张产业“金名片”:

“中国铝材名镇”

“中国有色金属名镇”

“中国内衣名镇”

“中国商贸名镇”

如今,“广佛黄金走廊”上仍汇聚超38个专业市场,6万户工商户在此从事商品贸易,每年的成交额超过7000亿元,其市场活跃度居广东镇级首位。




大沥专业市场。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广东,

广东看南海,南海看大沥”,

一句话道出了铝产业“版图”里的“江湖地位”。

这里没有“同行如敌国”,

只有“抱团闯天下”,

孜孜不倦的转型升级,

更衍生出崭新的全铝家居行业。

全球十座知名高层建筑里,就有五座选用大沥铝型材,可以说,世界上有铝型材的地方,就有“大沥制造”。




坚美铝材。

1979年,一家名叫“丽施”的工厂,

开启了中国内衣行业的“盐步时代”

如今,

盐步内衣产业拥有超过300个自主品牌,

全国15个内衣消费主导品牌,

盐步拿下“半壁江山”。

大沥开创内衣模特大赛先河,开启产业集群创新之路。小小内衣,却“织”出了专属大沥的美丽产业传奇。




盐步内衣。

人人都说,

在大沥“插根扁担都能长出一片森林”。

“森林”成长起来了,标杆也逐步建立。

全国首创的大沥商贸、盐步内衣、

华南铝价、全铝家居、淡水鱼等行业指数,

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在大沥,就连凤池等小村庄,也能办起高大上的行业展会。未来,一座以“国际”命名的会展中心,也将在这里诞生。




南海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创新求变:碰撞出全新产业生态链

嗅觉敏锐的大沥,

从没有停下创新求变的脚步。

在“无电不商”的互联网经济时代,

以大沥为代表的传统商贸重镇迎来了挑战。

天猫佛山服务站、众铝联……

越来越多的“云沥量”汇聚,

成为大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通过打造“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大沥开启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连接的有效尝试,努力朝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奋进。




网红工厂大赛。网红到奥丽侬参加直播活动。

当下,这里正积极抢占行业发展的新风口。

加速传统制造业的动能转换,

积极创建智慧安全小镇,

大沥正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如今,大沥瞄准了安全产业这个万亿产值新蓝海。依托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契机及自身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大沥已布局了一批与安全产业相关的载体,如太平安全智造产业园、大镇瀚星科学园等。




民旺·瀚星科学园。

创意:人文荟萃 多点发“沥”

悠长的历史发展,

让大沥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


名人辈出:“百科全书”学者诞生于此

大沥人历代累计考取

举人、贡生、大学士的有20多人。

当中包括了被选任

尚书以上大官的有宋代丞相叶顺,

名人有首志瑶区风物《赤雅》的作者邝露,

最广为人知的“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邹伯奇,字一鹗,又字特夫、征君。1819年生于大沥泌冲的他,是中国近代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梁启超在总结中国近300年学术史时,对邹伯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邹伯奇足可称“豪杰之士”。




“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百花齐放:以传统文化惊艳世界目光

龙舟为线,牵起广佛情谊

587岁盐步老龙沉睡于此,

每年与“契仔”的相聚成为传颂佳话。

每年端午节期间,在古老的蟾溪河和宽阔的珠江之上,超过580年历史的盐步老龙,总会拖着长长白须游弋碧波之上,在众多龙船中特别引人注目。如今,大沥正打造佛山“百里芳华·盐步老龙礼俗文化精神”示范片区。




2018年,盐步老龙探“契仔”,泮塘父老长辈为“契爷”簪花挂红。

狮艺为镜,展现独特魅力

黄飞鸿醒狮名扬海外,

几度登上央视舞台展现南方小镇的“真功夫”。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大沥醒狮曾三度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2019年,大沥应邀派出40头醒狮前往北京,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




群狮《群狮献瑞贺新春》。

还有藤编、生菜会、狮子会、龙母诞……

大沥的23项非遗文化,惊艳了世人。

“龙母诞”是岭南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经延续上千年。发展至今,该活动已成为黄岐的重磅民俗盛事,同时也是黄岐人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大沥黄岐龙母诞,“五龙太子“朝庙贺诞。


文化传承:守护那份不忘初心的情怀

大沥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

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南海县农村发展的

第一批党员、第一个党小组和第一个农民协会。

在大沥战斗中,104位英雄光荣牺牲。

深厚的红色文化,已然根植于大沥人的心中,

造就了那份爱国爱党的情怀,

以及不畏艰难的勇气。

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经过重新装修升级后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南海区第一个以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展厅,未来将打造成为展示南海区红色革命历史的文化新地标,以及南海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




在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少先队员代表学习大沥革命烈士历史。

光影为媒,勾画文化之魂。

这里诞生了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成就了大沥“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

自2011年起,大沥依托伯奇文化资源,举办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成为全国六大摄影品牌评选活动之一,也是大沥近年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之一。




2018年伯奇杯启动仪式。


文明实践:用文化宝藏滋养城市精神

数百年来,河水养护着龙舟的肌理,

而龙舟活动折射的

那股诚实谦恭、和谐共处的精神,

则滋养着大沥人的心灵。

这里,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

目前,大沥的凤池、太平、盐步、白沙已成功创建为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全镇还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建成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公园。




大沥凤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花海留下了人们倩影,花蔓点缀着屋前屋后。

一路一品种,一季一花色,花香进万家。

一场“以花美城,以花育人”的行动,

这些年正在大沥广泛铺开,

用花满沥城装扮城市容颜。

大沥提出要打造“花满沥城”的城市品牌,除了在新建、扩建道路沿线大规模、连片种植特色花卉外,还通过小手牵大手倡导全民参与美化家园,培育感恩生活、回报亲恩的美德。




大沥镇盐步城区道路两旁,花开正艳。




大沥桂和路奇槎路口人行天桥上簕杜鹃在夕阳中越发艳丽。


基层善治:多层网络筑起温暖家园

大沥,善于引入先进模式并加以创新。

2012年,首批5个社区街坊会成立,

让大沥成为了国内首个

引入“街坊会”社区自助模式的镇街。

如今,“七一空间”“新南海人梦家圆”“龙湖学苑”“新大沥人共融·家”……一系列的综合服务体的落地,以及在社工、志愿者的不断努力,让大沥不同的群体都在这里互助共融,安居乐业。




七一空间。

从搭建镇级层面的党校等载体,

到“暖心工作室”遍地开花,

大沥正在编织一张多层次的网络

让“行在身边,暖在心中”

成为最真诚而实在的承诺,

以党建引领,筑起幸福之城。

大沥11000多名党员积极投身“暖心工程”。挂图作战、履职档案等创新举措,也激发了全镇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

围绕“党委统筹领导、多元主体参与”,大沥还通过“城市治理面对面”、“市民议事厅”、“巡城马”等品牌活动,打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组合拳。同时,大沥各部门、社区自上而下、全员参与,围绕“九大重点工程”和“四横四纵”主干道综合整治任务,脚踏实地“干”好创文工作,让文明之风吹遍全镇。




凤池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创建美丽文明村居宣传活动。

创新:敢为人先 勇“沥”潮头

瞄准目标,精准发力。

大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直走在前列。

即使面临困难,也一样迎头奋战,攻坚克难。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大沥众多党员干部走上抗击疫情一线,

用行动书写着使命与担当。

沥商也各尽所能,参与到这场战“疫”中:

他们或是加紧研发制造口罩机械,

或是迅速复工保障市场供应……

政府打出一套撑企“组合拳”,

用“惠企12条”等政策,

让企业复工复产更加顺利。

从1月下旬开始,一份份来自大沥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汇聚成支持疫情防控的一股股暖流。这些“礼物”弥足珍贵,鼓舞着每一位战“疫”者,也凝聚起大沥人守护家园的硬核力量。

战“疫”没有放松,但大沥的发展步伐也没有停下。

在三旧改造、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中,

大沥要承担南海主力军的作用。

因此,勇于在创新中谋求突破的大沥,

也马不停蹄地加速空间再造,

努力实现城乡融合。

2020年,大沥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吹响村级工业园进行升级改造“冲锋号”。大沥立下军令状、签下决战书、定下时间表,坚持“破立并举”、注重真干实干,全力推动“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




这,就是大沥,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她商机无限,创新求变;

她花开四季;情暖处处。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

她向世界发出了“做生意,来大沥”的邀约。

这样的大沥,是无数人追梦的家园,

也正等你来挖掘这里每一面的独特美好!

1.《大沥 这,就是大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沥 这,就是大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