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当人们抬头仰望天空中的那轮圆月,心中大概都会想起这样一个形象,那就是神话中长居月宫的仙女——嫦娥。
嫦娥原本叫“姮娥 ”,在西汉时,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而改称为“嫦娥”。传说中,她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女儿,具有非凡的美貌,后来与后羿结为夫妻。
在民间关于嫦娥的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就要数“嫦娥奔月”了。传说,在上古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老百姓被炙烤得叫苦不迭。
幸亏神通广大的后羿拿起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西王母为了嘉奖他的功劳,就送了一颗长生不老药给他,但是他不忍心抛下妻子嫦娥,独自一人长生不老。
可是没想到好奇心切的嫦娥,却背着后羿偷偷吃下了唯一的这颗长生不老药,飘到月宫去了。
有人羡慕她可以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还被世人仰望。有人却不这样认为,比如唐代诗人李商隐,他曾经写过一首《嫦娥》诗,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个时候,抬眼望向苍穹,银河即将隐去,启明星也已经低垂,天就要亮了。
是谁竟然彻夜不眠,伴着冷屏残烛,月夜星河,独自守候到天明呢?作者并没有作任何的交代。但是仅仅通过这两句,就可以感受到诗作主人公内心强烈的孤独。
在这样的夜晚,独自赏月时,自然会不由地想起了那位独自居住在月宫的嫦娥。
她应该也很后悔当年偷吃了长生不老药,否则也不必像现在这样,每天面对碧海青天,难以排遣内心的愁苦。
“应悔”是一种揣测,而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相似处境,才会让主人公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月宫的嫦娥身上。
有人说,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名后宫的嫔妃,后悔当年为了荣华富贵而选择入宫,所以今天才会独守空房到天明。
也有人说,因为在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也成为了一种风气,但是入道之后,才感受到清规的束缚,所以觉得十分苦闷。
又或许,这只是作者的自喻之作。选择过一种“清高”的生活,却也难免受到“孤寂”的困扰,这种不知道如何平衡的复杂心理,难免萌生出几分哀伤的味道。
就好像是月宫中的嫦娥仙子,获得了长生不老和世人的仰望,但又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快乐呢?
“嫦娥”和“明月”可以说是历代文人墨客施展才情的经典素材。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它们为题材的也并不少见。我们今天要一起欣赏的,就是清代画家费以耕、张熊的《梅月嫦娥图》。
1.《嫦娥应悔偷灵药 中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嫦娥应悔偷灵药 中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