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椎关节紊乱

多因睡枕不当,或睡姿不正确,也有因长时间抬头、低头、侧头运动或者风寒之邪侵犯颈项背肌导致肌肉韧带痉挛(急性)或者劳损(慢性)。

钩椎关节在第3-7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凹陷构成,是100度夹角的角状结构。因此,在旋转过程中产生角状运动,往往因左右肌力不平衡,在角状运动中产生关节囊滑膜嵌顿,关节结构紊乱而刺激神经背侧支。

本症多发于青壮年,以伏案工作或电脑操作者好患此症。初起觉颈项不舒,活动有疼痛;琢渐感稍低头工作即颈痛,活动障碍,病成久者可有头晕、头痛或肩背上一侧上肢麻痹,休息后或平躺减轻,或睡枕不适即感颈痛,一侧上肢麻痹等。

1.颈项疼痛或牵涉肩背痛;

2.颈部活动障碍,特别是旋转功能障碍,稍加旋转即颈项痛;

3.X线片正位可见钩椎关节不对称,椎体倾斜;侧位椎曲弧度减小,颈椎相互成角;

4.或有明显颈椎外伤史。

钩椎关节错位治疗手法~侧卧搬按法

适用于颈椎2-6侧弯、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

1.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定点”拇指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做扳~按~牵,并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

  2.患者侧卧位,去枕。

用抬头做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

另:如果C6-T2侧摆、侧弯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必须使错位椎间侧屈活动度加大才能成功。

龙氏治脊(正骨+肌肉松解)

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椎病因理论为基础、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的“四步十法”,具有科学严谨、定位准确、无痛安全的特点,是既治标又治本的脊椎病特效治疗方法。

是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全国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十年百项重点推广项目”。

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推广应用。

魏征、龙层花教授等编著的《脊椎病因治疗学》是我国脊椎病因学的奠基之作,1987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已再版了4次仍供不应求。

脊椎病因治疗学还被多家医学院校列入本科生课程,国际上,世界各地数万名医学同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龙氏治脊疗法,对各种颈椎、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

1.《颈椎错位的治疗方法 钩椎关节错位治疗手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颈椎错位的治疗方法 钩椎关节错位治疗手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