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很多人爱听郭德纲,然而随着阅历增长,才发现相声里的那些酸甜苦辣咸,如人生况味,催人泪下。

以前觉得郭德纲说的是相声,如今再一听,发现那都是惨烈的人生。

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刚刚更名为“德云社”,名不见经传,创始人郭德纲,也是个无名小卒。

那一年,安徽卫视为当时的王牌娱乐节目《超级大赢家》招募主持人。为了补贴用度,30岁的郭德纲报名参加。

节目组为他准备了“橱窗生活48小时”的极限挑战,导演说:“过了这个考验,你就可以进棚成为主持人。”

2003年,30岁的郭德纲挑战“橱窗生活48小时”

在合肥市中心的鼓楼商厦,橱窗外人山人海,橱窗内有一个睡袋、一个挂钟和一本织毛衣的杂志。

隔着一层玻璃,窗内人的一举一动都像只被戏弄的猴子。

第二天凌晨,郭德纲扛不住了,他一边嘴里念叨着“这不是人干的活儿!”,一边收拾行李,准备退出挑战。但在节目组的劝说下,这个黢黑的胖子冷静下来,还是选择走回橱窗继续挑战。

那一年,郭麒麟7岁,看着节目里的爸爸,笑得前仰后合,长大以后才回忆起来,当时一同坐在电视机前的爷爷奶奶,表情都格外凝重。

后来,当郭德纲终于红到有人会跑去采访他的父母时,当了一辈子警察,也严肃了一辈子的郭父对着镜头老泪纵横:

“我知道这行苦,但不知道他在外面苦到这个程度。”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沉浮数十年的郭德纲,此时已近知天命之年。随着头发越来越少,前几日他在微博上喊话儿子郭麒麟:“以后想着点爸爸。”




世纪之交,中国相声界一片萧条,有名的如牛群,撂下冯巩、远走蒙城当了县长;更多的是没什么名气的,直接转行开出租,跟乘客嘚不嘚。

1996年,被“怼进墙角”的郭德纲另辟蹊径,创立“北京相声大会”,提出“让相声回归剧场”。

不久,他便在演出中结识了大栅栏有名的商贾张文顺。




张文顺

张文顺年轻时曾是在北京曲艺团第一科的学员,期间因为谈恋爱被开除。后来他下海经商,颇有一番造诣,最鼎盛的时候,手下管着近200号人。但退休后,仍醉心相声,再度披挂上阵。

相遇时,郭德纲25岁,张文顺已经60岁。在后台,郭德纲使了一段活,张文顺当即对身旁友人说:他是角儿。

张文顺是伯乐,识人如炬;亦是千里马,伴郭德纲十年饮冰。

2005年,两人合说了一出名段——《相声五十年之怪现状》。讲的是那些年相声凋零,正是“十冬腊月,大雪茫茫,大栅栏连条狗都没有”的艰难岁月。

彼时,德云社的演出的场地是铁皮顶子的,下雨时哗哗作响,演员只能暂停,等到雨小些再继续;

观众买票是可以商量的,10块挺好,5块郭德纲也认了,毕竟台下人没有后台多是常有的,进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来蹭暖气的可怜人。

当时的郭德纲在台上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来的人不少啊——除去空座儿咱就算满了。”或是“您几位算来着了,今儿个算是您五位包的场……”

有一回,邢文昭老先生开场说单口,只有一个观众。台下一个人,台上一个人,中途台下人手机响,刑老就停下来等他。




邢文昭

后来,郭德纲有一段著名包袱,原话是

8、《过得刚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郭德纲著

图片

1.《钦口说 不敢再听郭德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钦口说 不敢再听郭德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8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