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明永历皇宫出来,我们来到了安龙主街道顺城街,有一座仿古门楼, 这就是“明十八先生墓”所在地,是安龙的南明遗迹景观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南明历史遗迹,又是南明历史研究基地,现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十八先生”指为忠于南明永历帝而被孙可望杀害的南明十八位朝臣:内阁大学士吴贞毓、兵科给事中张镌、翰林院检讨蒋圪昌、李开元、吏科都给事中徐极、大理寺少卿杨钟、太仆寺少卿赵庚禹、光禄寺少卿蔡縯、武安候侯郑允元、 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颁、朱议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选郎中朱东旦、 中书任斗墟、易士住、太监张福禄、全为国。
南明永历帝迁到安龙后,抗清形势发展很快,南明朝廷与联合的大西农民起义军之间矛盾日益加剧,大西军首领孙可望野心渐起,“挟犬子以令诸候”,欲割据称帝,永历帝感到威胁,惴惴不安,如坐危城。与内阁大学士吴贞毓等朝臣密谋,召李定国回朝护驾,不料泄密,孙可望知晓后派遣心腹郑国向永历帝问罪, 诬以“盗宝矫诏,欺君害良”之罪将吴贞毓等十八人下狱、严刑拷打并杀菁,史称“十八先生之狱”。
吴贞毓等十八人殉雄后,合葬于安龙县城马场坝天榜山南麓。墓园以依山势逐级而上,包括墓区、祠堂、摩崖三个部分。进入大门首先是墓园的简介,一堵红色景墙将墓园分为前院和墓区,中间有个月洞门,左右两边各有一长廊。穿过月洞门便进入墓区,肃穆庄严,林木葱翠,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门的大石牌坊,中间刻有“岿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义”,立刻令人肃然起敬,走过大石牌坊墓前,又有一座小石牌坊,墓冢为石砌圆形,墓碑上刻“明十八先生成仁之处”为永历帝亲题,“十八先生”之称由此流传下来,碑上还刻有”十八先生姓名、官职及殉难事(通政使尹三聘题写)。绕过墓冢,墓后两侧为凭吊十八先生的诗文石刻墙,从墙中间拾级而上是“十八先生祠”, 一进门便见十八先生及相关人物的21个灵位(原本只十八人,现与原在配殿附祀的兵科给事中林青阳、郎中古其品、御史李如月三人合祀),两旁悬挂着 “十八先生职官表”和“相关人物列表”及相关文字介绍、“十八先生之狱”绘画。
祠后有一池塘,曰“忠泉”,山崖处建有六角的“多节亭” ,旁边是类似船形的建筑物“虚舟”,“多节亭”后山崖石壁上有“碧血千秋(蒋中正)、“天地同流” (于右任).“瀛州神境”(李烈钧)、“重如泰山”(吴鼎昌)、“天地正气”(刘时花)、“浩气长存”(王伯群、胡刚)、“藏碧辉岩”《任可澄)及 “十八先生成仁之处”〈知府余云焕补刻)等摩崖题刻。后查阅资料,才知墓园是经多次维修才成现在规模,其中祠堂及东、西配殿由李定国于永历十年(1656年)建立;清代和民国时期先后重修墓并建事“多节亭”、“虚舟”、平榭、池塘、种植花草树木、摩崖凿刻'、建墓前石牌坊等;张之洞撰有《吊十八先生文》并勒石刻碑。贵州省人民政府于公元1980年对墓园进行修复, 修 建了门楼、休息长廊、凉亭、景墙等设施。
明末以来,十八先生死难一事,《明史》、《清史稿》、《贵州通志》、《兴义府志》及一些野史等均有著录。对于十八先生的忠孝节烈、历史作用如何,史学家虽有争议,然而对他们慷慨赴义的气节向为后人敬仰。这段历史,我俩略言耳闻,不知其详,这次实地参观丰富了我们对南明历史的了解,不虚此行。 (2013年10月)
1.《张之洞墓 “明十八先生墓”揽胜----安龙行之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之洞墓 “明十八先生墓”揽胜----安龙行之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8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