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发,显出勃勃生机。对老年人而言,气候乍寒乍暖,容易引起宿疾复发。因此,老年人春季的养生保健要根据春令之气生发舒展的特点,宣导春阳之气,以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三字经之“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捂”是说初春季节,气候处在转季之时,早春气温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因此,老年人不要过早脱棉衣,而应适当“捂”一段时间,使机体对寒热转变有一个积极的适应性调节。这样可以防止受凉感冒,从而免除诱发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危险。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三字经之“动”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老年人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动”。老年人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做户外活动,以适应时令特点,这样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调整大脑皮层的活动状态,又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既可舒展筋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还可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并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祛病健身。

老年人在锻炼中,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以防出汗过多导致津液大量丢失,而损伤人体阳气;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锻炼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过难、过大、过险的动作;四要安全保暖,春天天气变化无常,余寒未尽,老年人保暖尤为重要。同时,安全意识要强,措施要到位,避免发生意外。

三字经之“食”

  《寿亲养老新书》云:“高年之人,其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之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饮食失宜,调停无度,会成疾患。”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气血健壮,气血精液生化有源则可延年益寿。

肝与脾为相克关系,春天是肝旺之时,其主疏泄,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散之,辛性发散而能开腠理通津液,从而调畅气机,以助阳气升发。据《内经》记载,小黄米、桃子、鸡肉、大葱等,分别为谷肉果菜中的辛味食品;除此之外,生姜、薄荷、大蒜、竹笋、豆芽、韭菜、菠菜、荠菜等亦具辛散之性,亦为春季的宜食之物。

此外,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应尽量少吃不利于肝气疏泄的酸味的食品,同时还要多吃些甘甜的饮食,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甘味气性柔和,可使肝气柔和地生发;同时,甘味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以防肝旺来乘。糯米、黑米、黍米、燕麦、大枣、莲子、百合、冬葵、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地瓜等皆为甘味,为春季所宜。

  老年人春季养生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变化,通过合理的饮食的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1.《老年人春季养生 老年人春季养生三字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年人春季养生 老年人春季养生三字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8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