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马赛、里昂、图卢兹、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波尔多、里尔、雷恩、勒阿弗尔、兰斯、圣埃蒂安、土伦……6689.6万人口的法国大城市不多,但各个都有独特的法兰西浪漫情怀,本期就给大家做个法国单体城市人口15强城市排名。

法国也是传统的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之一,同时也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

法国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于17~18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之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先后经历两次帝国和三次共和国,国力于19~20世纪时达到巅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20倍,成为20世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二战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58年被夏尔·戴高乐建立的第五共和国所取代。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不少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此外还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遗产。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全国面积672834平方公里,人口6689.6万,GDP2.465万亿美元,人均38720美元,人类发展指数0.886

好,我们回到法国城市主题上,本期为大家做的城市排名人口数据为法国2016年公布的城市人口情况,数据可查证,但本排名不作为官方评判,可作参考。

第一大城市:巴黎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国际著名大都市,同时是法兰西岛大区首府,为法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隶属法兰西岛大区之下的巴黎省。目前的巴黎市辖区范围大致为旧巴黎城墙内,依照发展历史共分成20个区,自从1860年代开始就没有重大变化。

巴黎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世界四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三个分别为纽约、伦敦和东京。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16年,巴黎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7350.6亿美元。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52′、东经2°25′。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2017年8月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巴黎成为202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2018年1月20日,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正式向法国负责世博会申办工作的部际代表帕斯卡尔·拉米提出,出于财政预算方面的考虑,巴黎将退出申办2025年世博会。

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城市北部诸郊区主要为制造业区。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会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巴黎还集中了法国多数大型集团公司和金融机构。

巴黎的农业非常发达,所以巴黎的农业生产率很高,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等。葡萄酒产量居欧洲首位。其次是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等。农业食品加工业是巴黎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产值约占全市总产值的22%。

巴黎的工业和制造业也相当发达,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钢铁、汽车和建筑为其工业的三大支柱。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工业产值约占全市总产值的68%。

服务业在巴黎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巴黎都会区的服务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另外,旅游业也是巴黎经济的重要支柱。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巴黎的经济中约占10%。

第二大城市:马赛

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会区。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720941名居民。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原属于普罗旺斯省。

马赛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 马赛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首府,也是罗讷河口省的首府。

马赛 是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172万。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马赛西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

主要的旅行景点有:伊夫岛、贾尔德圣母院、马赛美术馆、马赛旧港。马赛为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基本都比较宜人,但12月-1月会比较寒冷,有的地方还会出现霜冻,怕冷的人别选择在这时候出行。

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马赛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

马赛是法国的一个重要工业中心,这里集中了法国40%的石油加工工业,福斯-塔尔泊一带有4个大型炼油厂,每年能处理石油4500万吨。马赛的修船工业也相当发达,其修船量占全国此行业的70%。新港区有大小船坞10个,其中第10号船坞长465米,宽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只--80万吨级的油轮。

另外马赛旅游业发达,每年接待游客达三百万人次以上,是法国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第三大城市:里昂

里昂是法国第三大城市,法国东南部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和罗讷省的首府。位于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都市区。里昂是著名的国际都市,历史悠久,部分历史和建筑地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里昂丝绸和纺织业源远流长,被誉为“欧洲丝绸之都”。

里昂是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和马赛的法国第三大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的首府和罗讷省的省会,并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也称为“大里昂”。

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

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里昂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和光照较为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里昂大都会范围内的农业用地面积大约为1万公顷,主要种植谷物和小麦类的农作物,同时包括了一些集约化的畜牧业加工厂,其产量基本能满足里昂的城市的粮食日常需求。

里昂是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被称为“丝绸之都”,其纺织业需要印染技术,需要各种合成纤维,因而又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里昂已成为法国化工中心之一,人造丝产量居全国首位。

里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市郊,北部为纺织工业区,南部为化学工业基地,东南部卫星城韦尼雪是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部门多样,以机械、化学、纺织为主,能源、冶金、食品工业也占一定比重。不过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推广,第二产业所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数量也在不断减少。2013年,里昂市镇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8.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里昂的第三产业开始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银行业、商业等方面,里昂商业银行是法国五大银行之一,在整个欧洲都有分布。同时,里昂作为交通枢纽,物流业也非常发达,多个国际性物流公司都将里昂作为欧洲重要的仓储和中转基地。同事,里昂的旅游业、餐饮、娱乐等产业都非常发达。

第四大城市:图卢兹

图卢兹位于法国西南部加龙河畔,大致处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中点,为上加龙省、欧西坦尼亚大区首府,距巴黎590公里。截至2013年1月1日,图卢兹大市拥有1291517居民,是法国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巴黎,里昂,和马赛。

图卢兹是法国西南部大城市。南部-比利牛斯大区上加龙省省会。图卢兹人口约935440人,城区人口39.035万,包括郊区高达1312304(2013年),是法国第四大城市。这里是空中客车的总部。

图卢兹的城市的建筑始终保留着玫瑰红砖瓦的特色。旧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筑物已拆毁,建起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与较古老的建筑风格很不协调。为向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旧圣西普里安区西南新建城镇,取名米拉。

图卢兹也是个旅游、商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达到7500万人次。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岸之间,作为中比利牛斯地区的首府和一个开满鲜花的城市,她的魅力不仅来自于丰富多彩的历史,更在于她充满了与未来紧紧相连的活动:四所大学、二十五所高等专业学院、尖端的科技,这一切都吸引着世界各地学生。

图卢兹也是世界第一大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的总部所在地。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参与订购的A380客机,也将在图卢兹的工厂中完成组装。但是对于这个加斯科尼城市来说,天空还不够广阔。 要了解这一点,就要参观这里的太空城(除周一外每天开放;开放时间:9:00-18:00;门票:成人12欧元,儿童9欧元。

游人远远就可以看到园内巨大的火箭模型。这是一个发现、试验和理解宇宙的地方,共由三部分组成:公园、天文馆和展览馆。公园里的阿丽亚娜5号火箭模型是仿制库鲁(法属圭亚那)的火箭原型并按照相同尺寸制作的。

第五大城市:尼斯

尼斯是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港口城市,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为滨海阿尔卑斯省行政中心。尼斯地处马赛和意大利热那亚之间,为主要旅游中心和蔚蓝海岸地区的首选度假地,尼斯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第二大城市,大都会区人口933080人,市区人口343629人。

尼斯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区的北部为尼斯-阿尔卑斯前山,属于阿尔卑斯山的东南边缘;南侧则为地中海,海岸线曲折复杂,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城镇沿海岸线呈带状分部。

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数量在法国排名第五,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滨度假圣地之一,每年到访尼斯市区的旅客数量超过了400万,是这座城市本身人口数量的近10倍 。

尼斯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带,终年温暖,蔚蓝的地中海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是这座城市永恒的地标。神圣的古罗马历史文化、普罗旺斯薰衣草田散发出的浪漫的芬芳,以及带有异域风情的地中海美食。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尼斯都是法国人心中绝对的度假天堂。

尼斯的农业人口比重很低,只占总比例的0.8%。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花卉种植业曾在尼斯地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产业已不断向周边区县转移。

大概占到10%左右。主要产业包括:建筑业、纺织业、电梯生产、电子元件制造,同时也有一些食品加工业和船舶制造业。但自80年代以后,总比例有所下降。

尼斯的支柱性产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业。自从二战以后,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尼斯。截止2007年,尼斯市共有注册宾馆177家,其中四星级以上的达到了24家。

尼斯在金融、交通、教育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许多国际性银行与保险公司都在尼斯设立了分支机构,尼斯火车站是法国SNCF集团重点打造的火车站,同时尼斯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截止2014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占了尼斯常住人口比例超过85%。截止2010年,尼斯地区的失业率大约为13%。 尼斯是法国南部著名的旅游和养老城市,在吸引了众多富豪的同时,也聚集了大量的退休人员和无固定收入的学生。故而尼斯市区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不高。

从整个尼斯城市圈来看,尼斯的主要高收入者聚集在北部的一些市镇。其中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距离尼斯市区大约8公里的小镇阿斯普勒蒙,达到了3792欧元;而家庭月平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则是距离尼斯市区北部大约5公里的小镇法利孔,达到了2453欧元。

第六大城市:南特

南特是法国西北部大西洋沿岸重要城市,城市主体坐落于卢瓦尔河下游北岸,距入海口约50公里。南特是法兰西第6大城市,作为法国第八大城市共同体,2016年南特城市人口统计为292718人,占法国第六位。

南特是法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法国第六大城市,卢瓦尔河大区的首府和大西洋卢瓦尔省的省会。城市主体坐落于卢瓦尔河下游北岸,南特-塞弗尔河、埃德尔河两河与卢瓦尔和的交汇点,距入海口约50公里。

南特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降水分布均匀,气候非常怡人。南特历史悠久,是布列塔尼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南特赦令》对法国宗教历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时代杂志在2004年时将南特选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南特获得由欧盟委员会颁发的“欧洲绿色首都奖”。

作为第六大城市,南特的面积、人口和经济均已超过竞争对手波尔多,更是将相邻的雷恩、昂热、拉罗歇尔等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而历史上,南特也一直是布列塔尼地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南特所在的卢瓦尔河大区是法国著名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员正在减少,且比例也不断下降。

南特是法国西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南特—圣纳泽尔也是法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南特岛,兴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又有了新的发展。

南特是世界上第一辆公交车的发源地。1826年,一位法国退休军官在南特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这便是公交车最初的形态。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公共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而南特市区的公交线路网也不断扩展和加密,截止2015年底,南特市区共有4条有轨电车线路、1条BRT线路、43条常规线路、4条高峰快速公交、2条夜间线路、1条机场线路和2条轮渡水运线路,由南特市公交公司运营,其线路网已覆盖了整个南特城市圈。

第七大城市: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大东部大区与下莱茵省的首府,位于法国国土的东端,市区则在莱茵河西岸,与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隔莱茵河相望,西侧则为孚日山区。2016年全市人口约28万,城市圈人口则超过64万,是法国东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东北部城市,也是法国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边境城市,又称白堡。斯特拉斯堡远离海岸线,但仍然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非典型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历史上,斯特拉斯堡处于多个民族活动范围的重合地带。

从最初的凯尔特,再到高卢、日耳曼以及后来的法兰克、查理曼,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迹。十九时期中期开始则逐渐成为了德法长期争夺的焦点。

二战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洲反贪局及欧洲议会等多个欧盟合作组织均在斯特拉斯堡设立总部。

斯特拉斯堡在传统上是一个典型的航运与贸易之城。在中世纪的汉萨同盟时代,斯特拉斯堡和美茵茨、法兰克福一同作为莱茵河流域的主要港口而兴起。

法国占领斯特拉斯堡以后,又在18-19世纪先后开挖了莱茵-马恩运河和莱茵-罗纳运河,均以斯特拉斯堡为起点,使它可以方便地通过水路到达巴黎和里昂,也成为法国与中欧地区进行贸易的枢纽,酿酒业和食品业也发展起来。

斯特拉斯堡至今是法国唯一大量消费啤酒的城市,同时也盛产法国葡萄酒。

进入现代,上述两条运河因多小型闸门,已经不适于现代航运的需要。不过,莱茵河航运仍很重要,5000吨级的船舶可以从荷兰鹿特丹直航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自治港和巴黎自治港一同被列为法国最重要的2个内河港口。

作为开发较早的地区,斯特拉斯堡的农业已经非常现代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很低,大部分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和自动化生产。

斯特拉斯堡在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现代工业开始得到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斯特拉斯堡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市经济才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法国东部新兴工业中心。利用从马赛经里昂、斯特拉斯堡至德国卡尔斯鲁厄的输油管道,该市发展了炼油、合成橡胶等工业部门。

斯特拉斯堡的另一个主要经济部门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的旅游业。作为世界遗产项目,该市旧城大岛地区众多的中世纪风貌的建筑,小法兰西的沿河风景和独特的木结构建筑,以及著名的圣诞集市,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众多游客来此观光。

而作为欧洲联盟众多机构的所在地,斯特拉斯堡也从中获益匪浅,不仅在城北形成一片新兴的“欧洲区”,而且集中了欧洲各国的美食供人消费。

同时,斯特拉斯堡还在音乐和戏剧方面有一些获得国际声誉的机构: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管弦乐队、斯特拉斯堡国家剧院、莱茵省国家歌剧院、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每年还举行古典音乐节和现代音乐节 。这些节目都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亮点。

第八大城市:蒙彼利埃

蒙彼利埃是法国埃罗省省会,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市内人口275318,为法国第八大城市。 该市教育事业发达,成立于1279年的蒙彼利埃大学是法国第三古老的大学。

蒙彼利埃是法国南部城市,地中海沿岸,奥克西塔尼大区埃罗省的省会,1970~2015年间为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的首府,现为法国南部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蒙彼利埃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全年温暖且日照充足,几乎没有冰雪天气,是法国的避寒圣地,被称为“阳光之城”。

由于自然条件极佳,自二十世纪初以来,蒙彼利埃以及整个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吸引的大量的外来人口,在带动旅游和消费的同时,也给本地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蒙彼利埃还是法国著名的大学城,蒙彼利埃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医科类学校,而如今,蒙彼利埃已拥有两所国立大学以及下属的数十所高等学府,其学生尤其是外国学生所占的比例在法国名列前茅。

1981年,蒙彼利埃和成都成为了中法间的第一对友好城市。2012年,升入法国足球甲级联赛仅3年的蒙彼利埃队一举夺得法甲冠军,创造了法国足球史上的一个奇迹。2013年,法国首场同性恋婚礼在蒙彼利埃公开举行。2015年,原蒙彼利埃第一大学和蒙彼利埃第二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蒙彼利埃大学。

蒙彼利埃是法国南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但是蒙彼利埃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大多居住在蒙彼利埃附近郊区的一些市镇,特别是蒙彼利埃北部丘陵地区。而从单个市镇来看,蒙彼利埃市区主要为个体户、工人、学生以及离退休人员。而作为著名的旅游中心和大学城,蒙彼利埃市区的离退休人员和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群体数量超过了总人数的四成,故而蒙彼利埃市区总体收入水平不高,低于周边的市镇。

从整个蒙彼利埃城市圈来看,蒙彼利埃的富人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其中市区北部的圣克莱蒙德里弗耶尔镇的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为4519欧元,家庭月平均消费水平为2705欧元,均排在整个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的第一位 。

第九大城市:波尔多

波尔多是位于法国西南的港口城市,市区人口24万。大波尔多人口达117万,是法国第五大城市群。它是新阿基坦大区和吉伦特省的首府。历史上曾是法国旧省吉耶纳的首府。

波尔多是法国西南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教育中心。波尔多曾是法国旧省吉耶纳的首府,历史上属加斯科涅地区。

波尔多是欧洲的军事、航空的研究与制造中心,还是法国战略核弹研究和物理实验的核心,拥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计划等许多高端技术机构。波尔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风景优美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波尔多因此也被称为世界葡萄酒中心,每两年一度,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举办盛大的国际酒展-Vinexpo。

波尔多港是法国连接西非和美洲大陆最近的港口,是西南欧的铁路枢纽。阿基坦大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在全国排名第三,玉米生产居欧盟第一位,鹅肝生产和加工居世界第一。吉伦特省的出口企业有860家,年贸易顺差127亿法郎,出口在全国排名第七。

波尔多坐落在加伦河的南岸,是一个传统的法国城市,它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法国首屈一指。繁忙的港口贸易,又使得它多了很多和外界交流的商机,让这里的人富足起来。

虽为河口港,却在狭长数十公里的吉伦特河的护卫下,免去海洋直接的冲击,港口平静而广阔,既有海洋的无限拓展性,又有平原城市的广大腹地。

波尔多处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暖湿润,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常年阳光眷顾,让波尔多形成了大片的葡萄庄园,葡萄酒更是享誉全世界。最著名的就是波尔多的葡萄酒。

维克多·雨果说:“这是一所奇特的城市,原始的,也许还是独特的,把凡尔赛和安特卫普两个城市融合在一起,您就得到了波尔多。”

第十大城市:里尔

里尔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北部-加莱海峡大区首府和诺尔省的省会。里尔是法国北部的经济、文化、教育与交通中心。 里尔在古法语中称为,佛莱明语称之为,现代荷兰语称之为,都是“渡渔乐河”上的一个岛屿的意思。 里尔拥有225784位居民,里尔也是里尔都会区的主要城市。

里尔历史悠久,中世纪早期已成为大都市,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则成为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里尔也是整个法国北部的经济、教育、交通和文化中心,拥有近百家家跨国企业、数十所高等教育机构、两个国际性的火车站,并于2004年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

里尔市及其所在大区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纺织业为主,现已发展成综合工业基地。其铁路器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电力生产居全国第二位,印刷业居全国第二位,机械制造位居全国第三。欧洲最大的纺织企业——“霞日”集团生产基地就在该地区。

诺尔-加莱大区商业发达。法国最大的商业财团之一的欧尚大型超级市场就起源自里尔市;法国最大的邮购商场集团“三瑞士”总部也设在这里。

诺尔-加莱大区交通发达。大区有港口3个,有高速公路464公里,可通往欧洲7个国家的首都。里尔机场为一重要的国际机场。

诺尔-加莱大区的对外贸易居法国第三位,次于巴黎大区和罗纳-阿尔卑斯大区。该大区教育发达。大区有综合性大学7所、工科性大学15所、商学院6所、高等技术学校4所。大区科研能力雄厚,总计有4000名科技人员。

第十一大城市:雷恩

雷恩位于法国西北部,是西部大区布列塔尼大区的首府,也是伊勒、维莱讷省的首府。在2013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雷恩市共211373名居民。自古以来雷恩就是布列塔尼地区的中心都市,也是重要的观光都市。

雷恩还拥有超过60000名学生。 这个城市2012年被《L'Express》票选为法国“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雷恩是法国西北部第二大城市,雷恩因其优异的城市生活质量而深受法国人喜爱,雷恩市经济发达,特别是在农业、畜牧业、渔业和机械制造业拥有较强实力。该地区劳动力素质高于法国平均水平。因处于法国西部,劳动力相对低廉;因工业化过程较晚,该地区人民仍保留着传统的敬业精神。

由于良好的文化、经济、社会环境,1999年被评为法国唯一的“企业最喜爱的城市。”雷恩市最富有生气的活动之一是每年一次的国际交易会,参加人员约有36万。远超城市总人口。

雷恩市第一大产业为农副产口加工业,是法国最大的产奶基地。第二大产业为汽车制造业,著名的雪铁龙汽车公司就坐落在这里。此外,该地区在电子、通讯、印刷、航空等高新技术行业也十分发达。

许多世界著名大公司都在这里设有科研机构和分公司,如日本的佳能公司在该市建有一个生产企业和科研中心;法意联盟公司在该区建有航空配件厂。雷恩市是法国西部最大的教育基地,有雷恩第一大学、雷恩第二大学两所国立综合性学科大学,此外还包括国立高等电力学院、国立高等通讯学院在内的28所法国国立高等学院及研究院,及各类专业私立高等院校25所,法国惟一的国家卫生学校设在这里。这些高等学府专门培养高级科技工程师、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国家高级公务员、高级时装师、建筑师等。

第十二大城市:勒阿弗尔

勒阿弗尔是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继鲁昂之后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塞纳河河口,濒临英吉利海峡,以其作为“巴黎外港”的重要的航运地位而著称,在法国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勒阿弗尔是法国海岸线上横渡大西洋航线的远洋船舶到欧洲的第一个挂靠港,也是离开欧洲前的最后经停港。

勒阿弗尔是法国北部海滨城市,上诺曼底大区滨海塞纳省的一个副省会城市,是整个诺曼底地区人口最多的市镇 。勒阿弗尔市区位于法国五大水系之一的塞纳河的入海口北侧,濒临英吉利海峡,是法国第二大港口,也是距离法国首都巴黎最近的大型港口,以其作为“巴黎外港”的重要的航运地位而著称,在法国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勒阿弗尔起源于中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17年正式决定在此修建城市和港口。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勒阿弗尔迅速发展扩大,并成为了法国前往大不列颠岛的重要码头之一。

新航路开辟后,勒阿弗尔港曾成为黑奴贸易中的一个大型交易口岸。二战时,勒阿弗尔市区严重损毁,二战后重新规划,使其具有鲜明的工业与海洋文化特征。

勒阿弗尔也是法国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一地区吸引了不少大型跨国企业。此外,建于1984年的勒阿弗尔大学也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所综合性的法国公立大学。2005年,勒阿弗尔城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十三大城市:兰斯

兰斯,是位于法国东北部香槟-阿登大区马恩省的城市。 兰斯是世界著名的香槟城。兰斯的邮递区号是51100,其中首二位的51代表的是马恩省。

兰斯是法国东北部城市,香槟-阿登大区马恩省的市镇,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 。兰斯是法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副省会城市,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是马恩省省会香槟沙隆的四倍以上。

兰斯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文化中心,被称为“王者之城”。自11世纪起,法国国王都必须到这个“加冕之都”受冕登基。

在法国历史上,共有25位国王在兰斯圣母大教堂加冕,其中包括法兰克王国的奠基者克洛维一世、路易一世、路易八世、查理七世、路易十三等。

也是在这座圣城,纳粹德国于1945年5月7日签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书,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兰斯也是世界名酒香槟的产地,兰斯附近有大约两万处葡萄农家和上百家家香槟厂,是香槟-阿登大区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

兰斯还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公路交通枢纽,法国国家A4号和A26号高速公路经过兰斯,此外还有多条国道和省道可连接周边地区。

兰斯是法国东北的铁路枢纽之一,拉昂-香槟沙隆和埃佩尔奈-沙勒维尔-梅济耶尔两条铁路在兰斯交汇。此外,2007年建成通车的法国高速铁路东线也经过了兰斯市区南部并设立了香槟-阿登TGV站,并修建了联络线与兰斯站相连。

兰斯素有“王者之城”之称;自11世纪起,法国国王都必须到这个“加冕之都”受冕登基,兰斯圣母院也就成为兰斯最重要的观光点。虽然兰斯历史悠久,但因世界大战时受德军轰炸,许多建筑古迹都被摧毁,经当地政府修护恢复旧貌,但市区大多为现代建筑。参观酒厂与博物馆是兰斯观光行程的重点,而每年夏天的音乐节也吸引许多游客前往参与。

第十四大城市:圣埃蒂安

圣艾蒂安又写圣太田,位于法国中东部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是卢瓦尔省的首府。也是该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其市镇范围内人口数量在法国排名第14位 。

圣艾蒂安是法国东南部城市,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卢瓦尔省的省会,圣艾蒂安位于法国中央高原东南部,卢瓦尔河与罗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市区平均海拔在520米左右,是法国海拔最高的五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圣艾蒂安与相邻的菲尔米尼、维拉尔等地共同组成了整个法国的第六大都市圈。圣艾蒂安是法国著名的足球之城,法国足球甲级联赛豪门球队——圣埃蒂安足球俱乐部就位于该市。

圣艾蒂安也是法国的一座重工业城市。在十三世纪以前,圣艾蒂安只是一个宁静的小镇;得天独厚的地下矿产资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量。

从十九世纪开始,此地的矿工业急速成长,进而带动了治金工业,武器金属雕刻,甚至纺织业的发展。二战后,因煤炭资源枯竭,圣艾蒂安的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城市规模也有所萎缩,人口数量下降了近20%。

第十五大城市:土伦

土伦,法国瓦尔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现在有人口179000左右。土伦港,是法国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是一个良好的海军基地。

土伦是瓦尔省省会,位于马赛以东65公里处,法国东南部滨地中海的港湾都市,地理坐标43°08′N、5°55′E,面积42.82平方公里。 土伦在土伦湾内,半岛环抱。人口17.9 万,包括郊区40.8 万。

土伦为全国最大军港。造船业规模巨大,还有军械、冶金、机器制造等工业。附近有铝土矿。重要客运港。每年有许多旅客经此往科西嘉、撒丁等岛。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受重创,后重建。

坐落在法国南部蔚蓝地中海岸的土伦市现有居民17万人。除军港外,还是一个商港。工业以造船业为主,拥有地中海沿岸军火、冶金和轻工业等。火车站与海滨之间是土伦的核心市区。斯大林格勒码头大道可说是土伦最具代表性的观光地。面前是旧港,背后是老城。码头大道的西端便是海军博物馆。

土伦老镇的历史位于港口、史特拉斯堡大道和之间街道狭窄,是步行街,土伦大教堂就在这个区域,热闹的Provencal集市场也在这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严重老损,但是最近几年开始重新复修,还开出了许多新的商店。

土伦军港是法国最大的军港,在二战时受重创,战后,法国政府花巨资重建,现土伦军港停泊着法国众多军舰,法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的母港就在土伦军港。

另外还有一个建于1678年的沃邦要塞 (La porte d'Italie),拿破仑曾经在1796年从这里出发攻打意大利。土伦的气候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很怡人,最冷的一月不底于6C(早晚的最低气温),最热的七月不会高于29C,雨量不多,通常在十月里会遇到几天下雨。住在尼斯的人大多会去土伦,那里的海边人少,安静。离尼斯大约150公里,开车最多一个半小时,顺便到Cours Lafayette 的 Provencal集市场买点海鲜和蔬菜水等,就当是一种生活调节。

本期法国十五大城市排名到此结束,期待下一期城市排名!

1.《意大利城市排名 法国人口15大城市排行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意大利城市排名 法国人口15大城市排行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