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统筹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为非洲国家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利比里亚,葛洲坝易普力公司新自由金矿项目。葛洲坝人与非洲兄弟“同命运 共患难”,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也为他们带来了项目营地的新生活。

同命运 共患难

随着国际疫情蔓延,易普力公司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认真落实驻外使馆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稳产,严格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对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尽最大可能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开展消杀活动

“由于文化的差异,防疫措施刚推行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董事长孙永波回忆道,利籍员工家就在本地,下班回家是常理,但也是最大的风险点。

“不把这个风险点堵住,项目部的一切防疫举措形同虚设。”为此,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决定一手抓员工思想工作,一手抓营地建设,彻底打通疫情防控这个堵点。

新自由金矿是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目前服务的规模最大的金矿项目。受疫情影响,不少春节回家的中方员工无法按时返回,而项目生产正值高峰期,为缓解项目人手紧张,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管理人员纷纷下沉一线。



指导利籍员工操作生产设备

“做好防疫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先做好人的工作。”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工会主席黄佳林说道。

为了统一中外员工的思想认识,项目部多管齐下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引导,统筹做好科学防护宣传。在休息间隙,黄佳林与中外员工建群聊天,讲述国际疫情的最新信息,向他们展示中国抗疫成果。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疫情科普知识,营造浓厚的疫情防控氛围。



向利籍员工普及防疫知识

同时,项目部通过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中外员工互相监督格局,培养个人防疫行为习惯。“现在我们所有的外籍员工都养成了自觉佩戴口罩的习惯。”新自由金矿项目责任组组长范国利说,“尤其是最近两天,员工思想明显发生了转变。”



指导员工作业前做好个人防护

现在项目部的员工不仅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还坚持每天测量三次体温,出入做好消毒,配合填报健康档案和活动轨迹。

“这些防疫措施是对我们家人和朋友最好的保护。”利籍员工Archie为项目部的做法点赞。

“一家人”在一起

4月中旬,中国能建葛洲坝易普力公司所属利比里亚矿业服务公司新自由金矿的生活营地内,20名利籍员工正在兴高采烈地将车上的电视机搬进他们的新宿舍,迎来了项目营地的新生活,这批宿舍的建成仅用了一周的时间。

“利比里亚当时已经宣布封城,许多商家已经不开门,想在市场上购买生活用品都困难,更别说盖宿舍了,只能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黄佳林说,“目前新自由金矿项目处于施工高峰,项目只有4名中方员工,大家都是顶住压力在干。”为了保障生产,其他几名中方员工都要去前方指挥,为外籍员工改造宿舍的事情主要落在了黄佳林的身上。



为集装箱宿舍搭建屋顶

没有房子就改造集装箱,集装箱不够就对原来乘凉用的凉亭进行改造。市场上买不到那么多床,就多方联系当地的中资企业,从他们手中协调购买。人手不够,就自己带头干。“办法总比困难多。”黄佳林的这股倔劲儿不仅解决了宿舍的问题,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利籍员工。

“刚开始他们不太情愿搬进来住,后来看到改造宿舍条件挺好,就开始提出一些具体的配置要求,再到后来也会主动参与进来。”当地天气炎热,项目部为每间宿舍都配备了空调;外籍员工不习惯睡硬板床,项目部就想方设法为他们买到了席梦思床垫;雨季即将到来,大家就一起在集装箱上方搭建房顶;担心项目部营地生活无聊,项目部为每个房间配备了电视机。此外,房间内淋浴、洗衣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既然要让大家住进来,就要尽力为他们创造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黄佳林说。

1.《海外搬家 海外战疫|非洲兄弟“搬家”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外搬家 海外战疫|非洲兄弟“搬家”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9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