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朋友圈已被假疫苗事件霸屏了,“民意”已经上网,基本上全是是对疫苗生产企业良知丧尽的愤怒、对药品监管部门监管失位的质疑、对药品可信度的失望。大家还联想到近年来发生的食品、药品、环保等方面的安全事件,表达了很多对社会治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不满。这可以理解,毕竟在感情上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排在第一位的,孩子受到伤害,击起的反弹也是最强烈的。

初步了解了一下,注射假疫苗的危害性为“降低免疫保护性”,也就是说,打了该疫苗可能没有其它毒副作用,但不能据此就掉以轻心。一方面,注射了假疫苗,就达不到提高相应免疫力的预期目标,是否有其它后续危害性、是否需要补打同类型疫苗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另一方面,此事还涉及药品监管公信力问题。6月12日,中国药品监管官方微博转发了中国经济网的一篇题目为《“迷信”进口疫苗毫无必要,我国已建立覆盖疫苗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的文章,发生此事后,大家质疑声不断,应快速应对。

尽快查明原因。去年10月长春长生生产的百白破疫苗就被认定为不符合标准规定,令人不解的是,相关部门今年7月18日才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药品无小事,特别是涉及婴幼儿的。应组织应急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核查该疫苗生产、监管、销售、注射等各个环节,找准问题成因,查清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以免引起无端的猜测和恐慌。

增强惩处力度。大家的愤怒,还在于对涉事企业的处罚上。相关部门对长生的罚没款总计344.29万元,相对于其年度5.66亿元的利润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从宽严相济的角度看,明显失之于宽,不足以形成震慑、警示他人。其影响极其恶劣,应予以顶格处罚。如涉及刑事责任,还应依法对当事人处以刑罚。

及时解疑释惑。对注射长生生产的百白破假疫苗的危害程度,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具权威的解释说明,并提供纠偏措施,消除民众的恐慌情绪。

严肃追责问责。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要求,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用好问责利器,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严肃追责问责。之前就发生过类似问题,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为何又发生疫苗质量问题?无论如何,相关单位、相关人员逃脱不了不担当不作为、失职缺位的问题,问责问到痛处,才能让其瞪起眼来、扑下身子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还要对事件成因做最深刻的反思。2016年就发生了过期疫苗和冷链储存问题,之后从国家层面对相关制度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再加上食药监局转发的那篇文章,大家有理由信任国产疫苗,有理由放心的给孩子注射国产疫苗。这个事件如一声惊雷,让大家给好不容易形成的自信、信心、信赖打上了一个沉重的问号。有人说,疫苗生产权限应全部收归国有;还有人说,取缔国产疫苗,以后所有疫苗都用进口的;还有人提供了去香港、日本、韩国接种疫苗攻略。这都不太切合实际,也不利于国家疫苗保障能力的长足发展,但要消除大家的愤怒和失望还需下很大功夫。

这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国家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并专设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地方相关机构也即将到位,期望通过改革,解决多头治理问题,明确“权”和“责”。通过改革,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满足大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彻底解决药品质量监管问题。

1.《假疫苗事件 假疫苗事件反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假疫苗事件 假疫苗事件反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