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流入非洲,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农业。

海伦·布里克森在《走出非洲》的开篇写道,“我在非洲有一个农场。” 接下来,她以肯尼亚内罗毕恩贡山脚下农场为原点,娓娓道来地展现了她那个时代的非洲故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流入非洲,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农业。在刚果第二大城市卢本巴希,我走进一家占地面积2万亩的农场,记录下中国人在非洲经营农场的点滴。

拥有广袤土地的非洲似乎陷入一种怪圈,一方面是许多地方连年饥荒,另一方面又是大面积良田撂荒。农业一直是中国对非援助的重要领域,不过合作模式早就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营农场再到后来的承包制,转变到现如今的公司化运营。

以为在非洲经营农场能大捞一笔?这个想法显然大错特错。正如许多不明就里的西方舆论声称,中国人在非洲垦荒就是为了土地掠夺,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给中国企业投资机会。

从卢本巴希市内驱车一个小时,就来到浙江华友公司和刚果共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我来拜访的前几日,中国驻刚果王同庆大使刚刚来这里考察过一个农业合作项目,培训室黑板上欢迎他到访的标语还没有擦掉。用王大使的话说,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纯属是民生工程,言下之意就是不能为了赚钱。

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如果有人凭借一腔热情投巨资到非洲经营农场,想必几乎是只赔钱不赚钱的。一个可靠的模式则是,主营基建和矿业甚至第三产业的中国公司,开辟农场这样的附属产业,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能走进主流消费市场。

华友公司这间农场就是这样的缘起,最早是为了满足庞大矿业产业工人吃菜的需求,于是他们和卢本巴希大学一拍即合,把两万亩撂荒的土地分批开发成现代农业产业园。

林万开 2012年从浙江来到刚果后一干就是5年,这名粮油育种专家甚至认识园区中的每一棵树。在玻璃大棚前,本来不太善于言谈的他突然指着一棵凤凰树,用方言慢慢吐出一句话,“那是我亲手种下的,现在都长这么高了。”

林万开对比过当年白人农场和中国农场的异同,他说白人农场作物品种比较单一,不外乎甘蓝和沙拉菜等,畜牧业则就是养牛。反观中国农场,种植品种繁多。林万开不说我真没有留意,原来正是他们的不断引入新品种,令本地人以前没见过的油麦菜和大白菜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

非洲本地农业和生产技术的落后,从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身上就可见一斑。已经工作四年的克里斯出生在农业世家,家里有一个650公顷的大农场。他说跟着林万开做徒弟,比学校老师教的学到的还多,肥料、温度控制和绕蔓等知识统统都是跟中国师傅后面学的。

中国人在非洲开农场,把来自中国的父本和本地的母本杂交,反而培育出不少南瓜、丝瓜、甜瓜和西瓜的新品种。古书上记载,西瓜原产非洲,后来经过西域来到中国。在卢本巴希这个农场,唯独西瓜大棚上了锁,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我在本地市场上逛了几圈发现,刚果南部的西瓜大多从邻国赞比亚进口,林万开他们把原产非洲的西瓜又带了回来,不能不说是一段值得记录的佳话。

如果单独算经营成本和利润,农场生意不是划算的买卖,但如果考虑到主营业务的需求再加上当地民生所需,中国人在非洲经营农场就很有现实意义。从卢本巴希往东北方向2841公里,有一个处于埃塞俄比亚到吉布提铁路中部的城市德雷达瓦,那里未来可能会成为新的中国对非农业合作基地。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吉布提气候炎热且土质不适宜耕种,全部食品几乎都要进口,未来中国庞大的后勤补给基地农产品所需,只能选择德雷达瓦这样的铁路枢纽城市供给。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中国商人瞅准了吉布提后勤补给基地的供应农产品商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当然,中国对非农业合作的最大难题还是技术转移,正如在农场几年都脱不开身的林万开,他已经能用斯瓦西里语和徒弟们交流,也明白非洲人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生活逻辑,任何事都不着急,慢慢来。

1.《经营农场赚钱 走进非洲 - 中国人在非洲经营农场赚钱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经营农场赚钱 走进非洲 - 中国人在非洲经营农场赚钱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