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林煤矿地处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核心地带,地质资料表明,神府煤田形成于大约两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那时候地球上还是恐龙称霸,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神木煤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低硫低灰”等特征,是理想的工业动力和化工用煤。煤炭除了我们常见的发电取暖外,还能衍生出许多相关产品,比如塑料制品,我们穿的衣服,煤制油,煤制甲醇等,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科技在进步,未来里面可能还能提炼出更多产品。下面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吧!

  干净整洁的矿区,真正做到了“矿区是花园、井下是工厂”的发展理念,把绿化做到了极致,行走在生活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带有希望的绿色,各类花木点缀其间,一起扮靓了矿区。

  夏天行走在这种绿荫大道,一棵棵大树为人们撑起了遮阳的“大伞”,阳光只能透过树叶间隙撒下斑驳的光,为人们带来些许清凉,行走其间,很是惬意。

  矿区广场上的喷泉每天早中晚三次开放,傍晚时分人们出门纳凉,路过喷泉时候总是驻足观望,曲目有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这些殿堂级大师的作品,也有当下流行的热门歌曲、红色主旋律,也少不了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陕北民歌,一道道水柱随着华美的乐章翩翩起舞,在夕阳余晖的折射下绘制出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引得小朋友欢呼雀跃。

  暮春时节,连翘花才开放,黄土高原的春天相较于中原总是显得姗姗来迟,“五一”前后才能看到些许绿意。

  初夏时节,矿区栽植的槐树开花了,几天之内,那白的,紫的竞相绽放,仿佛在互相争奇斗艳,漫步在曲径小道,看着头顶槐花热情的绽放,又想起了小时候采摘槐花的美好回忆。

  小姑娘行走在绿树丛中心情舒畅,笑靥如花。唯愿你快乐成长,用功读书,将来能有所作为。

  红柳林的秋天总是来的很早,立秋之后,几场秋雨降临,树叶子就慢慢开始变黄,然后依依不舍的从枝头飘落,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春华秋实,四季轮回间,也不必太过感伤。

  一场冬雪过后,整个矿区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矿区的早晨万籁俱寂,这时候一群小孩子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拿出自己的小铲子在雪地上铲雪、堆雪,或者三五个在雪地上撒欢,互相追逐嘻戏,给矿区增添了几分童趣,只有苍松翠柏不惧严寒,挺直身姿,脑海中浮现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眼前的景象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一帧帧、一幅幅美好的画面都舍不得删除,再来一组拼图吧!

  看过了地面,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井下地层深处吧!也许好多人对煤矿认识还停留在矿难,高强度劳动,矿难这些专属名词,每每提及都谈之色变。对矿工的认识是一个个无精打采,衣衫褴褛,下井时人人负重,肩扛物料……,这都是多年以前的景象了,现代化的矿井生产秩序井然有序,所有的人员、物料都通过防爆车辆直接送达工作场所,井下辅助运输道路交叉口都安装有红绿灯和摄像头,如果闯红灯了,处罚力度也很大。

  下井工人正在排队有序上车入井

  采煤工作面实现了远程控制,以前理想中人们西装革履端坐电脑前发送指令,对井下采煤实行远程控制正在变成现实,现在我们矿就实现了远程启停皮带、移动支架、收放护帮、煤机割煤等各项工艺,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使矿工从繁重的机械式劳动中解放出来,端午节前,我们矿率先响应号召,对采掘一线工人实行“三六制”,井下作业时间改为六小时,而且给我们大幅提高收入待遇,以后,矿工也是个“体面”的工作了。

  年产千万吨的工作面

  昼夜繁忙的矿区运煤专线,这些大车把煤主要运往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份。

  这条长5.6公里的白色巨龙就是皮带栈桥,通过它,把选煤厂筛分出的面煤通过火车运往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今年十月一号,随着蒙华铁路运煤专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到时候矿上的煤通过火车运往神木西站重新编组后,达到万吨级的庞然大物发往华中各省。 也许,当有一天,你在气贯长虹的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特大桥上看到车身标有“陕煤集团专用”字样的列车从你旁边疾驰而过时,说不定车上载着的就是红柳林公司的煤,正极速的输送到华中哪家客户的手中呢。

  气势磅礴的大秦线运煤专线行驶的重载列车,前面三个车头拉,中间还有三节车头提供动力,车厢达到了两百多节,甚至三百节,每一节载重八十吨,对沿途桥梁、路基,枕木,还有刹车系统都是一种相当严峻的挑战,重载列车输送大宗货物在世界上仅仅掌握在中美这些大国手里,堪称大国重器,厉害了我的国

1.《红柳林煤矿 认识煤矿——走近红柳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柳林煤矿 认识煤矿——走近红柳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1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