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路铭 图片 | 网络

今夏热浪席卷全球,最近两天,德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的最高温度飚升到摄氏四十度,靠近北极的芬兰和瑞典等的最高气温也达到摄氏三十四度。

室内无冷热空调、冬季靠地热装置取暖的北欧人,顿时无法适应高温的烧烤,苦不堪言,曾记得2006年英国高温曾经热死七百多人。而且,如今频繁发生的全球高温还加速了极地海冰的融化,许多北极熊因为失去赖以生存的冰川,不得不长时间游泳至饿死累死。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南极和北极冰川和海冰如果大量融化,将会造成全球海平面的明显升高,我国上海、深州等沿海发达城市将被倒灌的海水淹没。

我生活在本来就比较炎热的南方城市,每逢夏季,三十七到三十九度的高温天气自然无法避免,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在这样高温的季节里,人们还是需要到商店购物,去菜场买菜。而诸如购物和买菜等生活不可缺少的琐事,却常常跟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比如举个小小的事例,我每逢去个体店购买生活用品,或者到菜场买菜,当付完钱准备带走物品时,店员常常会主动取给我一个塑料袋。

通常还没有等到他们将塑料袋递给我,我常对他们说句「不需要,省了吧」。因为我常随身带着可多次使用的购物袋。这倒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区区塑料袋廉价得不能再廉价,而是从理智上掂量,我内心极其反感店员滥发塑料袋,顾客逢购必取的这种慷环保之慨的行为。

世界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城市,如果每个城市中的市民都这样麻木、毫无顾忌地滥用滥扔这种污染环境物品的话,我们的子孙后代将要深受其害,和它们的尸体共生。

这种由石化原料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消耗品,被人用过即刻丢弃后,散布到农田和江河湖海中具有漫长的降解时间,据说其降解期需要二百年。

在降解的过程中,聚氯乙烯塑料袋因为其中含有毒的添加剂,使得它会渐渐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被农作物、畜类和鱼类慢慢地吸收,再通过植物链,进入人体内部毒害人类。

这种有毒化合物作用于人体器官和内脏,是较转基因更可以测试的出的实实在在的危害物。而且,这些塑料袋被动物或海洋生物吞食后,会占满并堵塞它们的肠胃。由于废弃塑料袋封堵肠胃,已经导致了数百万海洋生物和动物因饥饿而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常常无动于衷,不去对消耗塑料袋这种现像进行防范和抵制,更有不少的人,在明明可以不用塑料袋的情况下,自由放任地乱用乱扔。

如今也常常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披露触目惊心环境污染的报道和新闻,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与夏威夷之间的海域,有一个「太平洋垃圾岛」,这个巨型「塑料漩涡」面积相当于法国大小。

据科学家们考察:那些被废弃的空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而不断运动的洋流又使它们聚集,并最终形成现在看到的「垃圾岛」。而海洋专家说,「这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岛主要由生活垃圾构成,其中80%都是废弃的塑料制品,主要来自陆地,重达350万吨」。

和塑料袋同样严重的是,这些漩涡中的废弃物被鱼、海龟等海洋动物吞食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最终经由海洋生物、鸟类的身体进入到人类食物链中。

去年,来自英国娱乐媒体公司「LadBible和公益组织」环保组织塑胶海洋基金会合作,准备将这个大型的垃圾岛申请认证成为一个国家。

如果申请成功,各国领导人将在「环境宪章」的要求下被迫共同清理垃圾岛。为了能够让「垃圾岛国」显得更加正式,LADbible公司专门请来了专业的设计师帮助垃圾岛设计了包括国旗、护照、货币以及邮票等。

Ladbible介绍称,「这些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可能会创作国歌、国徽,出台总统竞选制度,甚至还会建立垃圾岛的国家足球队。」

人类就是经常被自己非理性的行为,逼迫接受很多这样荒谬的结局,而荒谬的结局,往往需要通过看似荒谬的手段得到根治。

像上述地球上这凭空多出来的一大片「土地」可不是上帝的恩施,更不是人类之福,这恰恰是人类自造的大孽,也恰恰是人类之灾。

再有如今不少独生子女或者生两胎的家长,为了从小保护孩子的健康,不惜花费巨额生活开支,如购买进口奶粉,购买所谓的有机食品,采购用环保原料制成的婴儿孩童护理用品等。

但是偏偏在每天都发生的购物场合,即使身边有现成的携物工具,他们也常常会主动地索要这种廉价的塑料口袋,不愿意少用或者不用,好像不用白不用,少索取一个就会吃天大的亏似的,我真想不明白这是出于哪门子的思维逻辑,更不要说许多人依然改变不了乱扔生活垃圾的习惯呢。

路铭:都市里的守望者

1.《垃圾岛 太平洋垃圾岛是如何形成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垃圾岛 太平洋垃圾岛是如何形成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