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活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们只知着眼前,一个人的生活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但这只能意味着它有一个道德基础。这个道德其实就是不完美的 "道德”,正如 "假"是较小程度上的 "真"一样。人的自私就是看出一些连贯性的表现,说明他看出一点生命的目的了,根据生命的目的行动是要有一定的自制和行为调节的。一个为自我而生活的人甘愿吃苦受穷,一声不吭。因为他知道,在短暂时间内看上去是苦的事,从大的视角来看则正相反。对一个为某种理想,为国家,为人类的利益而生活的人来说,生命具有广大的意义,与这个更广大的范围相比,痛苦对他来说就显得次要了。 过善的生活即是过整体的生活,享乐是个人自我的事,而善则关系到全人类时时刻刻的幸福。从善的角度来说,享乐和痛苦都有不同的意义,以致到了避开享乐而去追求痛苦的地步,连死亡都由于能够给生命以更高的价值而受欢迎。站在人生更高立脚点上,即站在善的高度,苦和乐都失去了各自绝对的价值。历史上的牺牲者们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也在日常生活中小的牺牲里证明着它。若把一桶水从海里提出来,那么水是有分量的;但如果我们一头扎进大海里去,上千桶的水在头上过,我们也不觉得有重量。在为了自我这个层欠上,苦和乐都有其自身充足的分量;而在道德这个层次上 ,它们却变得很轻,以至于达到了这个层次的人,似乎他们所受的重担能够把一般人压垮,面对残酷的折磨时,他们有超人的忍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在完美的善中生活,就是实现人无限的存在。这是通过我们的道德力量,对存在整体所能达到的最全面的看法。人类的活动领域并不仅限于狭隘的自我这一层次,当我们达到宇宙生活的层次之后,也就是达到道德生活,我们就从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了,自我所腾出来的地方被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快乐所取代,这种快乐是从无限的爱中生出来的。在这种状态下,灵魂的激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只不过,它的动力不再是欲望,而是自己的快乐。 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对我讲述了在一场暴风雨中的危险经历,他抱怨说,他在整个危险过程中一直感到大自然似乎把他当成了分文不值的一粒尘土,尽管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也同样无济于事。我说: “如果大自然出于对个人的考虑就改变自己的行动,那么真正受大苦的还是那些个人。"但他坚持他的怀疑,说不应该忽视人人都有“我是存在的” 这种感觉。我们的“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属于它自己的关系。我说,这种“我“的关系,就是与 “非我” 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两者共有的中介,们的个性被它自身的本性所驱使,不断地在寻求普遍的宇宙。 我们的身体如果企图吃自己,它就会死;我们的眼睛如果只能看到自己,那它也就失去了作用,正如我们已经看到了,想象力越强,幻想的成分越少,与真理吻合程度越大,看到个性越活跃。那么,我们的个性就越不断扩大而与那无限的宇宙越接近。 一个人的人格伟大与否,不是通过它自身来判断的,而是看它的内容如何。所以,如果我们的本性是渴望真实,那么我们的人格就不会满足于它自己所创造的一个想象的小天地。如果这一点是真理,那么显然,我们的意志在与事物打交道时,最好是遵循它们的规律,而不能自行其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所有人乐趣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而如果他没有一种与听众共有的媒介,那他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共同的语言有它自己的规律,诗人必须去发现,去遵守,只有这样他才是真正的诗人,才能得到不朽的诗意。
1.《无限的存在 在完美的善中生活,实现人无限的存在「泰戈尔」 第二章 过善的生活即是过整体的生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无限的存在 在完美的善中生活,实现人无限的存在「泰戈尔」 第二章 过善的生活即是过整体的生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8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