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能发送“微笑”给这个小伙伴的那群人就觉得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觉得,这个表情不是挺友好的吗,为什么用了之后有些人反应那么大,甚至会让人不开心?
这个问题其实由两个角度来回答,第一个是表情的角度,第二个是人的角度。 “微笑”这种表情是一些黄色的脸部加上了简单而夸张的五官而成,开发组根据每个面部表情的样子给它们分别命名。根据专家的研究(Drenser, Herring 2010),网络表情一共有三种功能: (1)直接反映脸部表情; (2)反映传统上对脸部表情的解释; (3)作为言外之意的指示器。 比如说,有时候表情符号:-)和文字语义结合来看,会有讽刺的含义。这时候,表情符号所提供的就是提示上下文内涵信息的线索,因此更应该作为言外之意的指示器来理解说话者的意义。 “微笑”跟:-)类似,同样能反映人脸部笑的表情,代表微笑友好的意思,也能单纯作为一个类似标点符号来方便理解上下文。虽然理论是这样,但我们都能感觉到在现今的网络环境中,“微笑”这个表情更多地作为言外之意的指示器,比如两个好友在互相拿对方开玩笑的对话中,会惯性加一个“微笑”,这时候的“微笑”就更多地代表表情中皮笑肉不笑的感觉,而被双方用来表达善意的讽刺。 知道了“微笑”的意义,那么就从人的角度来分析他们看“微笑”的差异。个人的生活经验会形成看世界的方式,大至三观,小至一个网络表情的解释:或者倾向于解释成脸部表情,或者倾向于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又或者倾向于作为一个调节话语的指示器。既然每个人理解都有不同,那么怎么在互动关系中使用就更加千变万化了。 在大五人格理论中,宜人性的同理心表示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对于发信息的一方来说,他/她需要理解对话一方当时的情绪,同时也需要理解对话时选择的表情符号代表什么情绪,对方是否能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相对地,对于收信息的一方,他/她需要理解对方发的表情的意思。 假如双方的宜人性程度都比较高,双方都会清楚对方对“微笑”这个表情的接受度,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能够调节关系、什么时候用对方可能会不高兴;一方高一方低、或者双方的宜人程度都比较低的话,就容易出现误解表情意思的现象。 所以,要是你自认为宜人性比较高的话,当你的小伙伴发了让你不开心的表情,你要理解他们,毕竟你的同理心比他们多太多,而且你们对同一个表情的理解也不在一个维度上:-)。
1.《一个微笑一个你 为什么有人讨厌“微笑脸”? 你发的“微笑”为何让人不高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个微笑一个你 为什么有人讨厌“微笑脸”? 你发的“微笑”为何让人不高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8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