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原文章标题

《即使是科学家,也不一定非要懂英语》

先不说这个观点正不正确,因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代也有科学家,他们肯定不会英语。

言归正传,这个观点放到今天对不对呢?作者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成都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邵周成,他的毕业论文水平很高,被称为“特别学生”,因为过不了四级考试没法毕业。即使拿到毕业证,因为英语这道坎放弃深造。

如果这位邵周成同学真的英语水平不高,那放弃深造是正确的决定,现如今的科研早就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时代了,你不会英语,相当于错过了第一手资料,错过最新资讯,而且如果邵同学真的英语水平没四级,我都无法想象他的毕业论文是怎么完成的,写过毕业论文的人都知道,每个学生都要写一篇英文摘要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更别说阅读文献了。如果邵同学有自己完成摘要,阅读文献的能力,那他考不过四级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确实有人学语言特别吃力,但是这样的人极少极少,所以英语扼杀大量人才是无稽之谈。

原作者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日本核物理学家益川敏英,对英语一窍不通拿诺贝尔奖。这估计是我听过最荒唐的事了,对英语一窍不通拿诺贝尔奖?还是学物理的?还是日本人?且不说日语中有大量词汇是直接拿英语单词来用的,日式英语再怎么说也好歹已经自成一派了啊。

那这位益川敏英到底如何?

资料来自 维基百科词条Toshihide Maskawa

“I can not speak English”

On 8 December 2008, after Maskawa told the audience "Sorry, I cannot speak English", he delivered his Nobel lecture on “What Did CP Violation Tell Us?” in Japanese language, at Stockholm University. The audience followed the subtitles on the screen behind him.[8]

Maskawa can only "read" English. Therefore, he had never been on a trip abroad until the 2008 Nobel ceremonies.

段落大意,这位科学家的确不会讲英语,所以他从来没出过国,同时在颁奖典礼上也是用日语发的言。

但是!!!!Maskawa can only “read” English,啥意思,就是人家英语说不行,但读和写完全没问题啊,不然怎么写文章发表到日本国内物理学英文期刊?俗称哑巴英语。甚至人家早年还学习过语言学,虽然并没有提高他的口语水平。

那么原作者为什么会觉得益川敏英对英语一窍不通,我也很好奇,于是百度了一下益川敏英

这是搜到的一些标题

《名人成长故事:益川敏英,英语不好又怎样!励志小故事》

《日本诺奖得主益川敏英不懂英语给国人的一记耳光》

《日本诺奖得主不会英语从未出国:傻瓜才把它当回事》

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只能感叹这些人是多恨英语,都开始颠倒黑白了,非蠢即坏。

不过话又说回来,被这些媒体和文章牵着鼻子走却一无所知,也不去求证一下,不恰恰说明英语的重要性了嘛。

1.《即使英文 即使是科学家,也不一定非要懂英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即使英文 即使是科学家,也不一定非要懂英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