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泊乔
王泊乔
数字艺术中国总策划,中国数字艺术重要推动者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宣传创意顾问、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总策划、数字艺术中国与平常设计创始人,原北京墙美术馆馆长。
由于预见到科技和艺术创造性的融合将是数字艺术发展的必然的趋势。王泊乔2008年创立了“数字艺术中国”这一侧重发掘和展示中国本土数字艺术的公共文化项目,五年来在北京、上海、香港、墨尔本、悉尼、吉隆坡、杭州、重庆、济南、深圳多个城市的大学、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商业空间举行了30余次国际展览、学术论坛、艺术节、工作坊等。
同时,他活跃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领域,曾担任“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艺术总监(北京)、中国-澳大利亚文化年“新媒体:新时代”中方策展人,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策展人、香港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策展人、中国独立影像展策展人、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度展策展人、北京新媒体艺术教育论坛主持等数十个数字艺术文化交流项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此外,他也是将数字艺术推向公众和公共空间的先锋,鼓励和帮助艺术家们与政府及商业机构进行合作,致力于创造艺术、科技和文化相互融合的奇迹。有效打破艺术/创意/产业这三者的藩篱。由他主持并参与设计的公共项目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体验区、中原文博苑、西湖国际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未来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信资本悦方、上海时代广场等。
公共项目:
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设计站(北京南站)总策划
2014年中国遥感大会总策划(二十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
2014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交互北京创客马拉松大赛导师和评委
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体验区总策划兼交互体验设计
2014年中国航天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创新展示中心总导演
2013年河南中原文博苑总策划
2013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空鸣计划
展览及活动:
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平常艺术展北京平常空间
2014年 中国遥感影像艺术展 西安绿地国际会展中心
2013年 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策展人)北京电影学院
2012年 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选片人/策展人) 北京元典美术馆
2012年 北京第9届独立影展(选片人/论坛主持) 北京栗宪庭电影基金会
2012年 游方艺术展(学术主持) 长沙悦方ID MALL
2011年 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策展人/执行委员) 北京宋庄美术馆
2011年中澳国际新媒体艺术巡展(中方策展人)北京 重庆 杭州 济南 墨尔本 悉尼
2010年 想象的力量·数字艺术中国珠海(策展人) 珠海诚丰美术馆
2010年 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杭州(策展人) 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国
2010年 中国智慧·数字艺术中国香港(策展人) 香港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2009年 数字艺术中国·香港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香港文物探知馆
2009年 中马建交35周年邀请展“数字艺术中国” 马来西亚,吉隆坡
2009年 北京宋庄文化艺术节主题展“城市索引” 北京宋庄尚堡美术馆
2009年数字艺术中国巡展(总策划)北京,上海,杭州
2009年国际数字艺术邀请展(策展人)艺术杭州2009
2008年UPDATING北京青年艺术季(总策展人)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年人造仙境:卜桦(策展人)红坊艺术这里SIPEK,上海,中国
2007年意派中国抽象艺术30年观摩展(艺术总监)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年失踪的美术史记忆:王明贤(展览总监)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年心界:苏新平版画回顾展(策展人)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年拥抱春光:罗中立作品展(策展人)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6年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六人展(策展人)世纪墙文化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部分学术论坛及研讨会
2011年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研讨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0年 “艺术,科技和意识研究”国际媒体艺术大会 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
2010年首届新媒体与高等教育学术论坛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009年 奥地利电子艺术三十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9年 近期美国新媒体艺术 宋庄美术馆
2009年 近期法国新媒体艺术 798数字艺术中国空间
2009年 “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自由交流论坛 北京圣之空间
2008年数字艺术中国高峰论坛:对话上海依东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8年关于70、80后艺术的争论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与艺术银行墙美术馆,北京,中国
虚实同源:数字艺术在中国
Virtual or Real - Back to the same Origine: Digital Art in China
王泊乔(数字艺术中国DAC创始人)
卜桦 我第一百万次在人间等你(八)
在20多年前,中国大部分家庭连家用电器都没有,所以,艺术家90年代左右的主要创作是录像艺术。而90年代后,当可以被参与和互动的“电子游戏”传入中国后,一些艺术家的创作发生了变化,比如对游戏源程序进行重新编码来创作作品。
近十年以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脑和互联网在中国几乎已经被普及,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工具为艺术提供了全新的美学向度和想象空间,各种在中国前所未有的数字艺术形式也在不断产生,同时也开始向传统艺术发起了挑战。
卜桦 黑夜花灵-1
与此同时,大大小小国际和中国本土的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展览、艺术节、论坛也开始较为频繁的举行。国际性的展览比较重要的有2004年-2006年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7-2009上海举办了四届电子艺术节、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美术馆正在举行的“延展生命: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我所创办的数字艺术中国则更侧重发掘和展示中国本土数字艺术,我们2008-2011年在北京、上海、杭州、珠海、济南、重庆、香港、吉隆坡等地举办“中国智慧”“未来链接”“从头再来”等不同主题的近12次数字艺术中国展览。以及2010-2011年由澳大利亚中国艺术项目(CAP)和数字艺术中国共同主办的在中国和澳大利亚12个城市巡展的想象澳大利亚文化年项目“新时代:中澳新媒体艺术展”和正在北京宋庄美术馆举行的“虚实同源: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
洪强 道 生一
我想分享的是,数字艺术中国策划的展览只有很少数是在美术馆和艺术空间举行,大部分都在像公园、商场、机场、展览中心等公共空间进行。我想这也正是数字艺术跟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它具备穿破空间甚至时间的一种特性。
在我看来,无论是国际还是中国,数字艺术的发展目前都还处于初级和不确定的阶段。虽然城市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被数字工具和屏幕所包围的生活,也很难离开像电脑、手机、IPAD电视、互联网等这样的数字化工具。但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让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变的模糊,人们对于每天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已经感到了不安,他们很难判断现在所发生事物的真与假。
费俊作品现场
费俊作品现场
而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艺术家仅沉迷于不断更新的技术和工具,创作为了互动而互动,为了技术而技术。就会出现纯粹为满足观众的感官上的刺激,过分强调技术、互动、声光电等类型的作品。
数字艺术的特点虽然是“虚(Virtual)”,是基于数字程序或技术或者在虚拟空间(网络)的创作。有些作品似乎是虚拟的、冷冰冰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而且从形式上对传统艺术全面颠覆。但却在精神和文化上应该进入的更加彻底和深入,所表达的比现实更加真实和直接,这就是我说的虚幻变的真实。
费俊+李心路《城市博物馆-记忆时空扭转》VR互动装置;2016
卜桦和张小涛的作品都属于此类,但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缪晓春的作品,他不仅以3D数码的形式重新诠释了《最后的审判》、《雅典学院》等美术史中的不朽经典,进而对于中国水墨、版画、油画甚至雕塑等传统艺术进行完全意义上颠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先颠覆之后再重建的方式来延续艺术的内涵,让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是“实(Real)”,看得见,摸得着,但却非常讲究“意境”和“气韵”,这恰恰表明“虚”是传统艺术的灵魂所在。我曾看到过冯梦波的一系列作品,他用电脑将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扫描进电脑后将某个笔划或小局部放大到数千倍后得到的像素块,书画的形式完全消失,但作品中的意味和美感存在,而且更加打动人心。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事实上是殊途同归,虚实同源。
延伸阅读
数字艺术在中国
王泊乔
“数字艺术在中国”是我2008年提出的一个话题,之后我们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国内外的学者、批评家和艺术家举行与这个话题相关的研讨会和论坛,虽然大家对于数字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充满了矛盾和困难,甚至质疑和争论,但我觉得开放和不确定性恰恰是数字艺术魅力所在。
不可否认,计算机、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使科学和技术开始慢慢卸下它神秘的面纱,大量开源硬件、程序的出现更为中国艺术家带来前所未有创作手段和工具。
贾鹏森《数字山水》超清16:9数字影像3分;2015
中国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如果从生产工具进化论来讲,数字技术可能是相对于毛笔、油画刷更加强大和好用的一种“工具包”。笔和刷子被鼠标和手绘板代替;纸张和画布被屏幕代替……那么,数字技术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在工具层面吗?当然不是,我认为由于数字技术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它也引发艺术家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观察生活、社会,并利用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转换。
80年代,当可以被参与和互动的“电子游戏”传入中国后,一些艺术家的创作发生了变化,比如对游戏源程序进行重新编码来创作作品。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冯梦波等,我非常欣赏他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我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玩出来”。正是因为创作手段的极大丰富,也促进了观念表现的最大限度的释放。艺术从被压抑出来的,逐渐变成了玩出来的。从政治的、反面的、灰暗的、人性的、走进了一种新的放松的艺术形态中。同时数字艺术同中国传统艺术不仅在创作中发生了变革性的改变,传播性和影响力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缪晓春《无始无终》动画截屏
大大小小国际和中国本土的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展览、艺术节、论坛从2000年以后在中国开始较为频繁的举行。比较重要的有2004年-2006年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7-2009上海举办了四届电子艺术节、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以及2013年我们在北京举办的“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等。
在这几年里面,我所在的机构数字艺术中国则更侧重发掘和展示中国本土数字艺术,我们的项目有幸从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都市出发,但我们却不想仅仅将目光聚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中国的一线城市,而希望中国更广泛的人群有机会看到这些科学和艺术结合作品,从而引发更多的创造和创新。
缪晓春作品《从头再来》-截屏
在没有太多资金的支持下,我们在这几年去到了一些中国大陆的二级城市,例如济南、重庆、杭州、珠海等地,同时也将这些作品带到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等十几个海外的城市。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展览总能带给我一些力量,这些力量不仅仅是来自学术界的,科技的,艺术家的,更多的是普通观众的,他们对这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作品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从数字艺术在中国的教育来说,10年前开始就有大学开设了数字艺术相关的专业,而如今几乎国内重要的大学都开设了新媒体艺术系或者数字艺术系。而最令人欣喜的是学校鼓励不同专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与交流,清华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都成立了跨媒体学院。中国开始出现很多由艺术家、工程师、程序员组成的艺术创作团队,他们不断发掘科技和艺术之间的各种可能性,作品令人惊喜。
缪晓春作品《从头再来》-剧照1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来所有中国与西方在这一领域的规则都会改变,科学和艺术创造性的融合将是数字艺术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Limitless-still无始无终-截屏
艺术、科技与商业空间
王泊乔
近年的当代艺术展览史中,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尤其是商业公共空间的案例频繁出现,如著名的K11莫奈展,作为策展人,蒋非默和我早在K11之前就在上海时代广场、环球金融中心、大悦城等全国数个地标性商业空间和建筑物中策划艺术展,但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巨大而且环境复杂的公共空间,所以我们在展览中加入了很多艺术科技的作品,互动装置、多媒体影像,让展览有非常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样的展览实验检验了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的成果,实践证明这个成果是丰硕的;还体现了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其中尤为明显的是社会效益。
田晓磊《诗歌 》数字视频截图;2014
借助商业公共空间,尤其是这次“全球中国”当代艺术展的举办地点郑东绿地中心这种城市地标式建筑,本身它就天然具有的巨大人流量,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近距离体验、感受当代艺术,这无疑是一种绝佳的艺术普及方式。这种普及,有利于提升城市人群的艺术修养,开阔视野,丰富文化体验。商业空间巨大的辐射效应,会对艺术展影响力的扩散提供强大助力,让它走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高水准艺术展,也能为商业空间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文化印记,使空间本身在建筑属性和商业属性之外,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具有了文化属性的商业空间,就大大提升了在城市文化构建中的话语权,不仅仅是建筑地标,甚至有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田晓磊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越来越需要深刻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只有深刻根植于本土,才能迸发出更大的艺术创造力。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不但是艺术家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需求,期待本次展览能在中原大地培育出当代艺术生长的土壤;期待通过艺术对公共商业空间的植入,让当代艺术在商都的城市文化中留下一抹亮丽的色彩;期待更多的郑州人认知、喜爱当代艺术。
我深刻地体会到,全球化语境下后现代城市主义对商都城市文化的深层次浸润和再塑。如果在郑州住上一周,就不难发现,上述的这种变化,广义上体现在城市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间;狭义体现在城市精神意识形态的发展上。
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当代艺术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的可能性,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底什么样的当代艺术才是属于中国民众的当代艺术——它不应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实验,也不应是珍罕且脆弱到令人不敢触碰,更不应是媚俗和低级的趣味,它是全球文化视角下,新时期中国艺术家立足本土、体验现实后,表达自身认知的艺术实践。这些实践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感受和文化理念,颇接地气。
邱黯雄《蛋糕高清单频动画16:9;1920x1080;2014
王泊乔:数字艺术收藏与市场
目前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家并不多,作品能被收藏的艺术家就更少了,收藏价格也不是很高,除了在国际上已经有名气的比如缪晓春、冯梦波、曹斐、卜桦、徐文恺、胡介鸣崔岫闻等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外,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家更多的是处在比较沉寂的状态。
目前,我了解的新媒体艺术收藏目前是以美术馆、基金会为主,国外的艺术机构多一些,例如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MOMA、英国泰特美术馆等等都有系统收藏,收藏新媒体艺术目前仍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马晟哲《Qi-2016 No.25》纸上蓝晒;96x76.5cm;2016
目前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和影像艺术收藏体制确实不完善,从艺术家到收藏家到策展人都极少有特别专业的,直接导致艺术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该如何被别人收藏,现在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家还没有卖过作品,也没有专业的画廊做这件事,新媒体艺术作品本身的收藏难度仍然存在,对保存方式和展示方式有一定的要求。
数字艺术创作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确定!但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无论使用任何技术和工具进行创作,都不能脱离艺术最本质的东西。
吴超+夏维伦《追逐.最后的狂欢》实验动画;单频;22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1.《王泊乔:数字艺术在中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泊乔:数字艺术在中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5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