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神秘的察哈尔学会2016-02-04 07:51:27 来源:21CN 

  2016年1月27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与公民项目(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正式发布,号称中国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进入《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的四个排行榜,表现抢眼。可察哈尔学会的名字很奇怪,一个地理上业已消失的省份名称,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近年来崛起势头强劲的智库旗号,颇令人诧异。然而,任何诧异都经不住大数据扒灰,待俺抽丝剥茧,揭开察哈尔学会的神秘面纱。

  从排行榜排名看,在全球对外政策与国际事务顶级智库排行榜中,察哈尔学会居第108位。在全球最佳独立智库排行榜中,察哈尔学会居第45位,在中印日韩顶级智库排行榜中,察哈尔学会居第55位,在中国顶级智库排行榜中,察哈尔学会居第45位。

  1月27日,这份《全球智库报告2015》在联合国总部、世界银行、北京、上海等全球80多个地点同步发布。经凤凰卫视等媒体报道后,社会聚焦了这一智库——在作为世界第二智库大国的中国,政府智库强而民间智库弱的现状下,察哈尔学会异军突起,扛起民间智库的大旗,其背景一定不简单。

  事实上,大约一年前,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下属的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中,根据专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察哈尔学会就名列民间智库第六位。而在去年,察哈尔学会同样入选为“一带一路”十大智库。

  尽管各类智库榜单上常见察哈尔学会的身影,但在当下互联网比较火热的知乎网站上有人发问:察哈尔学会是怎样一个组织?竟然无人回答。同样在微博上,拥有2万多粉丝的察哈尔学会官方微博,在发布跻身全球智库排名的这一消息后,转发与评论数量仅是个位数。

  两厢对比之下,这到底是诉说着察哈尔学会作为民间智库的影响力,还是跻身全球智库琅琊榜本身的“虚荣”?

  察哈尔学会的研究团队藏龙卧虎

  成立于2009年察哈尔学会,其实从一开始就在“影响力”与“虚荣”之间徘徊前行。

  彼时,“智库”开始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热门词汇。当年年初,由中国前副总理曾培炎“出山”组建国际经济合作学会,随后成功主办了规模盛大的全球智库峰会,包括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在内的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亲自与会,也都向中国知识界和全球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政府对智库这种非政府非营利的智囊形式高度重视,并决心推动其发展。而各大媒体对峰会的报道以及同时对智库概念的普及,也引发了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中国的智库机构。

  但在中国政治体系下,兴起的民间智库,亦想尽办法与政治高层搭上关系,希望能够在政治角色获得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因为公众并不清楚的运转资金,让民间智库在质量与独立性上失去了天然的骄傲,自然影响力的追逐很轻易走入“博虚名“的陷进中——要知道,质量、独立性、影响力是评判智库价值的三大标准。

  显然,在这方面,察哈尔学会从成立之始,就显得有些“矛盾”。一方面以独立的民间智库出现在政治外交领域,而其发起人也即察哈尔学会创会主席韩方明,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一职,而担任学会承办刊物《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的赵启正,更是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因担任两会发言人期间的开明表现而广为人知。这些“大人物”使得察哈尔学会一开始便遭遇“独立性”的质疑。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的政治身份,使得察哈尔学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聚拢起优质的研究力量。比如其拥有的两个专家团队:一是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我国退休的大使级外交官、外国前政要(如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韩国前副总理林昌烈)和世界知名的学者(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教授)。二是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员团队,囊括了中国70后外交与国际关系优秀学者之大部分,如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开拓者赵可金和王义桅等、中国和平学研究的开拓者刘成等,甚至还有加藤嘉一。是的,就是那个曾在北大留学的说着流利汉语的日本青年。

  正如《全球智库报告2015》所说的,两大专家团队都是察哈尔学会重要的人才资源,对于察哈尔学会入选《全球智库排名》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也成为察哈尔学会对外宣传自己形象的一大“卖点”。

  察哈尔学会到底影响了什么决策

  察哈尔学会虽未能拒绝聚拢资源时所需要的虚荣,但在研究成果质量上却也可圈可点。

  得益于察哈尔学会独辟蹊径的研究领域——并未选择从国内炙热的改革问题入手而选择了“公共外交”和“和平学”。而“公共外交”这一概念被写入2012年底的十八大报告中。这被察哈尔学会视为一个阶段的重大成果。

  十八大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与外交,都步入到“新常态”,公共外交成了当前中国开展外交关系的关键词。以习近平为首的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世界各国,通过行与言的公共外交魅力,展现大国形象和中国软实力。同时,公共外交成了中国实现与其他国家沟通交流合作的重头戏。

  这被一些人视为是对察哈尔学会公共外交前瞻性的回应。而在这个过程中,察哈尔学会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将公共外交的理念具体化,比如在公共外交之下设立三个重点研究领域:城市外交、宗教外交和公司外交。这些子研究领域,在一些地方得以快速应用。比如张家口谋划奥运城市形象时,察哈尔学会以民间智库被邀请参与。

  而在宗教外交领域,学会主席韩方明在2013年底获颁韩国佛教曹溪宗主办的东国大学名誉政治学博士,之前,仅有赵朴初、星云大师和叶小文获此荣誉。这或许与学会成立的半岛和平研究中心有关,韩国和朝鲜高层也似乎注意到了这一机构,学会微博显示,涉半岛的高层活动不少,其在朝韩半岛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比如早年获得北大安重根奖学金的韩方明既是韩国政商界知名度颇高的”知韩派”,也是朝鲜政府认可的“朝鲜人民”的老朋友。牡丹峰乐团访华演出虽未成功,但察哈尔学会的核心人物之前都收到了出席首演的邀请。最近半岛局势因北方核试剑拔弩张,而1月28日察哈尔学会在上海召集的半岛和平论坛竟然是由韩国驻上海总领馆赞助,汇集了东北亚安保外交界的大佬们。由此可见察哈尔学会在半岛领域长袖善舞的通吃能力。

  此外,韩方明还担任西藏大学客座教授,著名藏学大师王尧教授仙逝后,其治丧委员会主任正是由韩方明担任,而当代中国藏学研究骨干几乎均出自王尧门下,这意味着察哈尔学会也具备了在涉藏问题上的研究动员与号召能力,也显示察哈尔学会在和平学领域的研究打破了一些条框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察哈尔学会从一开始就注重传媒合作。从2010年开始,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就成为中国公共外交领域的重要品牌和年度盛事。新闻显示,该年会由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已在上海、广州、张家口等地举办过5次,不过2015年年会并未举办。去年底,一项新闻界的人士变动吸引眼球:南方系干将周虎城加盟乐视担纲新闻发言人,并出任负责政府与公共事务的副董事长办公室主任(COS)等职。而周虎城除了曾是南方系“评论少帅”以外,也是察哈尔学会创始副秘书长,是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战略合作的操盘手。继续深挖,乐视网(300104,股吧)曾于去年8月发布公告,学会主席韩方明出任乐视副董事长,两相对照,意味深长。不仅如此,察哈尔学会新晋副秘书长王冲也出任了乐视政府事务部副总经理。据消息人士透露,此番乐视人士调整意味着乐视已与察哈尔学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察哈尔学会将成为乐视发展战略的重要智力支撑,双方将极有可能在国际化征程中携手狂奔。

  而在具体影响力上,察哈尔学会似乎更喜欢强调研究成果的量。在察哈尔学会提供给“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方面,这点尤为突出。如以此举办的主题察哈尔圆桌会议共计9次,参加人数近200人,媒体报道近百次。察哈尔大讲堂专题讲座13次,参加人数近1500人。研究员发表关于“一带一路”署名文章50余篇;发布研究报告《“共同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特征》(中英文版)2份4版;访问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米兰、德国柏林、韩国汝矣岛研究院等国外智库及中国香港智库,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察哈尔学会主办的《公共外交季刊》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进行专题研讨1次;察哈尔学会担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尽管这些枯燥的数据成果,让察哈尔学会摆脱了“名人+退休官员”的俱乐部式民间智库模式,但量的背后对决策者的直接影响有多少,公开资料并未得知。但在2011和201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的工作报告中居然两次提及《公共外交季刊》,说明该学会确有不为外界所知的影响决策的管道。

  察哈尔学会能引领智库公共外交吗?

  2015年1月21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指出把公共外交列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第五项功能。在中国首倡公共外交的察哈尔学会显然先声夺人。

  然而,面对当前中国智库普遍存在的“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和创新”的现状,察哈尔学会似乎野心勃勃,不满足于在在国内发声,而想代表中国智库参与国际化竞争。

  在意见发布不久,察哈尔学会首任秘书长柯银斌,就在澎湃新闻和外交学人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智库如何实现公共外交功能》的文章,以察哈尔学会的经验,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

  比如在“智库公共外交的方式”的论述中,就列举了察哈尔学会的两大经验:其一,智库成果进行国际化的传播。一般中国智库成果只有中文版本,而察哈尔学会的研究成果在中文版本之外,提供了有利于外国智库专家阅读和国际媒体报道的英文版。与此同时,察哈尔学会推出了英文官方网站,便于国际传播。

  其二,智库专家的对外交流。察哈尔学会不仅吸引了世界知名学者的加盟,让智库研究更加客观,而且以智库的名义积极对外访问交流,简历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举办国际会议,使得察哈尔学会迅速在国际上提升了影响力。

  只是引路人的角色能否扮演好呢?反正察哈尔学会的“品牌规划”中已经提出了,2015—2020年,从全球公共外交的核心机构扩展成为国际社会中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据消息人士透露,为了加大国际化力度,察哈尔学会将进行改组,一批有丰富外交与国际经验的资深人士将加入国咨委乃至秘书处。

  这或许,也正是察哈尔学会与众不同之处:在学术界以外,实战派也罕见云集。

1.《曹溪宗 扒一扒神秘的察哈尔学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溪宗 扒一扒神秘的察哈尔学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