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兼名誉董事长柳传志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出席“改革先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并发表题为《奔日子的人》的演讲。柳传志表示,在联想名誉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他必须站住来喊话,做好企业不代表做窝囊企业。之后,一位自称是联想员工的作者在网上发文,对联想“贸工技”路线做了辩解。

一直以来,联想以民族企业自居,在此前的“联想荣誉”保卫战中,更是号召百位大咖联名支持,声势异常浩大。然而,就联想的一些做法而言,却担不起民族企业这一标签。

就80、90年代的大环境而言,由于在决策上选择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因而在联想起家时选择“贸工技”的路线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和人力去搞核心技术。

但到2000年后,随着联想的贸易生意越做越红火,资金越来越宽裕,完全是有能力去研发操作系统和CPU,把倪光南院士当年的蓝图重新捡起来。而且从实践上看,研发CPU虽然耗资不菲,但对当时的联想而言,也就是一点小钱。事实上,仅收购IBM的PC和服务器业务的资金,就足以养活自己的CPU和操作系统团队。

由于政府采购对联想高度支持,且联想具备把上网本的机器,卖出游戏本价格的能力,联想完全可以将搭载自主CPU和操作系统的电脑高价卖给政府,一方面可以回笼研发资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家信息安全。

然而,联想的做法恰恰是不去触碰PC的核心技术,不说CPU和OS了,连主板联想只做了一阵就放弃了。同时,联想不断的去买国外巨头抛弃的业务,先是买了IBM的PC业务,然后又买了IBM的服务器业务,再然后买了摩托罗拉,又买了富士通的PC业务......以至于被网友调侃为“捡垃圾大王”。这些业务对联想掌握PC核心技术——CPU和OS的作用微乎其微,是花大价钱买了一堆洋人不要的东西。

联想作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PC大厂,不做CPU和OS也就罢了,居然还不务正业还搞房地产。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计算所园区的土地,当初就是计算所划给联想的,当初计算所的想法是让联想扎根中关村,好好做技术,结果却成为融科智地(联想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的第一桶金。之后,由于改变土地用途,不得不象征性补交了一笔土地出让金。

总的来说,联想的做法谈不上卖国,只不过是商业公司被短期利益绑架之后,缺乏另起炉灶的决心和毅力,不敢也不愿意打破Wintel体系垄断。这一点和华为始终依附于ARM,甚至在ARM生态很渣的服务器方面,也要依附于ARM,不敢另起炉灶如出一辙。这并非是联想一家的问题,而且全球有一定规模和体量的商业公司的通病。

联想当下的根本问题是,“贸工技”路线走不通之后,不想着改换车道,反而沿着“贸工技”路线一路狂蹦。而且更要命的是,明明是一家贸易公司,却将自己定位为科技企业,明明是一家追求商业利益至上的公司(thinkpad高端本美国便宜中国贵),却以民族企业自居。这种做法很容易引发大众的反感。

对此,联想的做法不是痛定思痛,卧薪尝胆,而是一副“总有刁民想要害朕”的鸵鸟心态。在舆论上压制不同的声音,而且找企业家串联,搞得声势浩大,这种做法又会加剧老百姓的反感,让大家觉得联想仗势欺人。

另外,联想还有一个大雷,那就是联想目前的高层老外太多了。要知道,举报中兴的就是一位犹太律师,这还是因为中兴内部管理不够严格,让这位犹太律师轻易获取了机密文件。而如今联想的情况是,大量高管直接就是美国人,联想内部任何交易对于美国来说几乎是不设防的,这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1.《联想卖国 联想谈不上卖国 但请别打民族企业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联想卖国 联想谈不上卖国 但请别打民族企业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