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上一峰青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刘备:老王最近老是呼唤我

01

首先说结论:

李世民如果附身黄巾起义前一个月的刘备身上,完全可以重振汉室,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穿越式的问题,但是也许我是错的,这种问题并不无聊。

如果去掉穿越,就可以转化成另一类问题,即所谓的比较史学。

或者说问题可以转化为,李世民和刘备相比,各有何优势劣势;

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李世民是不是比刘备强?强在哪?

总体而言,李世民各方面都比刘备强,而具体到题目中所说的场景,黄巾起义初起时,李世民的优势更大。

从黄巾起义到后来的三国鼎立(也许李世民附身刘备,还带着科技记忆回去的话,也许三国鼎立根本就不会出现),都是乱世,而乱世更重要的则是军事能力。

只谈军事能力的话,李世民可以说,在历代帝王中都是碾压式的存在;而即使放在历代名将中,李世民的军事能力也是顶尖的那一档,入个武庙十哲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相比较而言,刘备的军事能力实在是很一般。

02

我们来看看两人出山第一仗都是怎么打的。

先看刘备: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於从事,遂与相随,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刘备出山第一仗,打得可真的不咋地,靠装死躲过一劫。

而李世民呢?

第一仗是雁门关救隋炀帝,献计卫将军云定兴以“疑兵之计”顺利救出隋炀帝,出山第一功,但这一仗李世民是谋臣身份,对比不明显。

雁门关之战后,李世民就和“高阳贼帅魏刀兒”干了第一仗。

刘备出山第一仗,差点GG;

而李世民呢?

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
有高阳贼帅魏刀兒,自号历山飞。
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
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
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大家看看,这两者的武力值相比,有可比性吗?

这两仗,两人都只是副将,不是主将。

03

那我们看看两人做主将的两个典型战例,对比鲜明。

夷陵之战 VS 北邙山、虎牢之战

说实在的,先主刘备指挥的战争实在是提不起来,和袁绍、袁术、吕布等皆是小胜则有,大战必溃,本文论史,但我水平有限,只有以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来试论之:

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
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
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与先主相比,李世民的战绩可就太威风了。

阵斩宋老生、战隋将段达、攻略陇西薛举薛仁杲父子、速败宋金刚刘武周,李世民这战绩,甚至不逊色于兵仙韩信。

但以上战绩,相比于一战消灭王世充、窦建德两大枭雄,又不值一提了。

首先是在扫清洛阳外围之后,太宗屯兵北邙山:

九月,太宗以五百骑先观战地,卒与世充万余人相遇,会战,复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获大将陈智略,世充仅以身免。

随后王世充求援于窦建德。窦建德大举来援: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皆以腹背受敌,恐非万全,请退师谷州以观之。
太宗曰:“世充粮尽,内外离心,我当不劳攻击,坐收其敝。建德新破孟海公,将骄卒惰,吾当进据武牢,扼其襟要。贼若冒险与我争锋,破之必矣。如其不战,旬日间世充当自溃。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二贼并力,将若之何?”
通又请解围就险以候其变,太宗不许。

当部下惧敌势太大,要求暂退以避敌锋芒的时候,李世民坚决拒绝,极力主张迎击。

一战灭擒窦建德、灭王世充:

太宗曰:“可击矣!”亲率轻骑追而诱之,众继至。建德回师而阵,未及整列,太宗先登击之,所向皆靡。俄而众军合战,嚣尘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乃将建德至东都城下。世充惧,率其官属二千余人诣军门请降,山东悉平。

这一仗,打得何其漂亮。

而刘备呢?

直接指挥的大仗只有一战,夷陵之战。

这一仗的结果却是葬送了蜀汉全部精锐,丧失大批青年将领,直接导致蜀汉后期青黄不接: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
驻营,自佷山佷,音恆。
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
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
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一仗惨败,季汉再也没有翻身之日,刘备不得已于白帝城托孤。


04

说起来,刘备只有打刘璋、定军山遣黄忠斩夏侯渊而得汉中,算是打得相对漂亮一点。

所以说,就军事能力来说,刘备连李世民的小拇指也比不上。

刘备的问题在于,他自身的军事能力太弱了。

刘备成功的关键是他充分利用了他不多的资源,尤其是汉室宗亲的身份;

同时,仁义的人设发挥到了极致,善于笼络人心,关张赵马黄,诸葛丞相,这些人员的到位,加上刘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才是他能够汉末三分的真正原因。

05

而就笼络人心而言,李世民也完全不比刘备差:

(李渊未起事时)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进兵关中,斩宋老生之后)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三辅吏民及诸豪猾诣军门请自效者日以千计,扶老携幼,满于麾下。收纳英俊,以备僚列,远近闻者,咸自托焉。(灭宋金刚后)敬德、相率众八千来降,还令敬德督之,与军营相参

至于收降诸多蕃将如契必何力、执失施力、阿史那社尔等,引得天下归心,李世民用人之道,实际上也不比刘备差。

如此一比较,全方面碾压,李世民如果附身刘备,历史就一定会改写。

汉末诸侯,个人认为,袁绍、袁术、吕布、张鲁等等,总体是比不上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刘武周、刘黑闼、薛举薛仁杲等人的;

再加上李世民的玄甲军这样一支古今罕见的精锐骑兵部队,再加上当时最伟大的军事发明马镫,凭李世民的军事能力,碾压汉末诸侯。

一统天下,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老王:所以三国演义比隋唐演义受众大啊,李世民直接开挂,根本不像刘备那么平民化嘛~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周」阅读原文

1.《李世民附身 如果李世民附身刘备,三国什么结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世民附身 如果李世民附身刘备,三国什么结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