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1942年生于湖北红安,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中国文化史的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索中国文化史和明清文化史的框架。
各民族汇聚的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作主体,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和不竭源泉。中国人的民族认同,主要不是体质人类学的认同(即人类自然属性——体质特征),而是文化人类学的认同(即人类社会属性——文化特征)。
以秦代始的汉帝国,因开国者刘邦(247-195年前)曾在汉水上游被项羽封为“汉王”而得名“汉”。汉朝的时候,周围的家庭把中原(也就是过去的中国)的居民叫做“汉人”,把汉朝的使者叫做“汉使”,把汉朝的士兵叫做“汉兵”。《韩曙》载:“紧靠西羌,与汉人保持交通”,汉人与羌人是对称的。两汉时期共有24位皇帝,历时426年(公元206-220年)。汉朝的名声传遍天下,后来流传下来。魏晋南北朝以后,大量胡人进入中原,出现了许多胡人政权。汉族和胡人共同生活,被称为“汉人”和“胡人”,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北史》、《新旧唐书》、《辽史》等正史常以“汉人”、“人”出现。
中国有很多朝代。为什么总叫中国“韩”?历史学家陈垣(1880-1971)解释说:
在中国频繁改姓的人,胡却单单用韩来称呼中国?说:以前与西域交流的人,都是在汉盛世,所以塞外很多国家都听说过汉。韩代表中国,私名改为公名。自宋书《胡氏家传》论,所谓“杨兵危,边关连华汉”也。以汉为国,汉之名起于齐、梁之间,无疑可以名正言顺。
世界上很多国家以“汉”为中国的代表,称中国人为“汉人”。其中“汉人”延伸到近代。第一,他说唐朝以后,他逐渐自称自己。历史学家吕思勉(1884-1957)说:“汉族的名字始于刘邦当皇帝。”吕振宇(1900-1980)也说过类似的话:“中国人自汉武帝和前汉以来,就被称为汉。”
说“汉人”这个名字来源于汉朝是准确的,但说以前的汉人“开始叫汉人”是不恰当的,因为古代没有“汉人”这个名字,从汉朝到清朝中叶才叫“汉人”。
“汉族”一词出现在近代。20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的仆人李世贤(1834-1865)在《致各国领事馆的信》中使用了“汉族”一词,这是文献中可见的“汉族”的较早使用情况。后来,清末诗人黄遵宪在1903年的《驳革命书》中说:“主张民族的人,不愿与汉族、鲜卑族、蒙古族共同生活,也不能免除受条顿族、斯拉夫族、拉丁族的统治。”这是在批判革命者“富于革命”的弊端:强调汉满矛盾会落入西方民族的统治之下。这种观点与杨度相似,是改良主义国家观的代表理论。总之,辛亥革命前改良派与革命派的争论,已经带出“汉族”二字。辛亥革命后,“汉族”在“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体系中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一个流传词。
元朝以后,契丹和党项在史书上已不存在,而是合并为汉族的一部分。元末明初,由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与汉人的长期关系,蒙古人和色目人已经达到了“相忘”和难以区分的程度。民族融合的浪潮再次为文化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北宋末年以来,“乐虎番曲”随着晋人进入中原、蒙古人南下而输入中原。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首都“街巷”倨傲,被称为“异域王朝”、“四国王朝”、“六国王朝”、“满排序”、“鹏鹏花”等。,而且他们的话很俗,当时的文人还唱“苏袖美人学中国舞,碧条官妓拨胡琴。”
“”和“胡乐器”创造了新的文化环境。与此相应,词的文学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和创造,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屈。经过关汉卿、王实甫、张可久、白朴等人的创作,元曲超越了一代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元代人也发展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强调笔墨的味道,用书法和朱红印章来补充画面,形成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风格。
17世纪中叶,满族进入中原,各民族文化融合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清朝开发东北,加强了新疆和西藏与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联系,奠定了中国领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虽然满清统治者竭力维护自己特殊的文化地位,但是民族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长达200多年的清朝,满族本身就卷入了民族文化融合的洪流中。《儿女英雄传》用纯正的北京英语口语表达了满族人的思想感情,书中的“女侠”十三姐妹和汉族人描写的英雄人物一模一样。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写的《红楼梦》,与《诗经》、《屈赋》、《史记》、《杜丽诗集》、《王官杂剧》、《水浒传》、《三国志》、《儒林外史》等优秀作品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的中国文学。红楼梦是男权社会末世的艺术写照,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生动体现。
清代艺术创作呈现出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例如,清代李友益收藏的藏文《唐卡图》,生动地反映了清代各民族的融合。画中有三尊佛。左边观音菩萨象征藏族,中间文殊菩萨象征汉族,右边持金刚者象征蒙古族。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是清朝皇帝政治活动的产物,也是清朝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象征。这些寺庙结合了满族、汉族、蒙古族和藏族的宗教建筑特色,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不断继承和发展。以文学为例,汉族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光辉;少数民族也有杰出的创作,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传》、维吾尔族故事《两代情》、彝族的《梅葛》和《阿诗玛》。
再比如医学方面,汉族医术博大精深,藏医、蒙医、惠惠医也有过人之处,与中医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总之,现有56个民族,以及迁徙和濒死的民族(如匈奴、党项、契丹等。),为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族”和“民族文化”都是历史范畴。历史悠久、举止优雅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体。它是由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许多部落创造的,那些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民族继续为这一文化体系做出贡献。
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认同的坚实基础。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形成史》
1.《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9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