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去过世博会中国馆的游客,都会注意到场馆内那几部大型自动扶梯。朱红色的扶手明亮出挑,配上黑色电梯踏板,简单摩登又契合主题。但未必有多少人知道,度身打造这些扶梯的,就是加拿大人朗奴·保尔(Ronald H.Ball)和他的依合斯(EHC)团队。

不会错过正蓬勃发展的中国

保尔告诉记者,他与扶梯结缘与当机械修理师的父亲有关。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年少时就对机械装置产生浓厚兴趣,特别喜欢自己动手修理、组装各类小物件。大学时期,他选择了工程技术专业,“我此生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学以致用,把自己学到的技能转化为毕生事业,每一天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精进。”

1977年,他离开了轮胎生产商固特异公司,创立了生产自动扶梯手带公司“依合斯(EHC Escalator Handrail Company)”。4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钟情于此,并不断改进优化工艺,在此基础上研发复合钢带、滚轮等相关产品。公司把每年近5%的利润用于研发,在世界各地获得超过150个专利。

为了让自己的事业走得更远,从1982年起,作为集团创始人兼主席,保尔开始让企业走出加拿大,从美洲到欧洲,从亚太到中东,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当然,他绝不会错过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初,跟随迅达(Schindler)公司的电梯业务,保尔第一次来到上海。那时,加拿大与上海之间还没有直达航班,只能从北京转机。到上海后,保尔所见的一切远不及现在这般现代化。但保尔对上海的印象很好,他称赞酒店的舒适与优质服务,也喜欢街上人来人往、忙碌却稳定的场景,“那时我就相信中国的未来会很好,只是在等待发展。”

于是很自然,1996年保尔在嘉定区成立了依合斯上海公司,希望借此辐射整个亚太地区业务。

采访当天,保尔热情地带记者参观生产车间。元老级产品“自动扶梯扶手带”和新研发的“复合钢带”两条生产线各自运转,从原料添加到挤出、冷却、切断,全程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虽然没有过多复杂的设备,但整条流水线流程清晰,显出产品“小而美”的特性。而对于车间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材料,保尔都能如数家珍。

“我们企业的使命是让世界更美好,绝对不能只顾赚钱。”保尔说。这似乎听起来有点宏大,但他很当真,“企业靠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是一种义务。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少,但我知道我应该这么做,一定要尽力去做。”

未来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依合斯上海公司有一块很醒目的板报墙,上面不仅有产品动态或是项目情况,还会记录下员工的情况,包括他们的风采、节假日庆祝活动等等,看起来特别温馨。

“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员工是什么国籍,承担什么样的任务。”保尔向记者强调。而在采访过程中,保尔能叫得出遇到的每位中国员工名字,并亲切地和他们打招呼。看得出,中国员工和这位外籍老板也非常熟悉、很是随意。

有意思的是,当天保尔带来几盒葡萄给大家品尝。他笑着告诉大家,依合斯刚来嘉定建厂的时候,马陆葡萄还没有像现在那么红,当地政府邀请附近企业投资一片土地,依合斯也积极参与其中。如今,马陆葡萄已经名声在外,到了每年收获季节,公司不仅能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员工和家属们也都能尝到最新鲜的水果。

保尔的同事告诉记者,这位加拿大人还在家乡投资环保技术开发企业,比如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处理技术、材料中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等,并配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需要,有选择地引入中国。

不仅是在技术领域,作为加拿大在上海企业的代表,保尔为推动加中友好交流做出贡献。比如,在他的积极努力下,2016年中国上海嘉定区与加拿大安大略省奥沙瓦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他高兴地说自己有两个“家”了。与此同时,他还担任过加拿大商会董事,中加贸易理事会董事会顾问等职务,帮助更多加拿大企业来华投资,同时也推动中国企业到加拿大参观考察,寻求在当地的合作机遇。

2017年,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麦家廉代表加拿大政府为保尔颁发加拿大最高荣誉“总督勋章”,以此褒奖保尔为加拿大及加中关系所作的贡献。而在今年,他也获得了上海市的荣誉,被授予了白玉兰纪念奖。

在改革开放之初,保尔来到了上海,把自己所学所用的技术、设计的产品带到这里,在这之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收获了财富、荣誉与友情。“未来我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他对这点非常自信。

1.《依合斯 玉兰海上开③|这位加拿大人的扶梯被用于世博会中国馆,坚持“做企业绝不能只顾赚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依合斯 玉兰海上开③|这位加拿大人的扶梯被用于世博会中国馆,坚持“做企业绝不能只顾赚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