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15926……”很多中国人能够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7位数,但很少中国人知道今天“3.14”是国际圆周率日(pi day),也就是国际数学节。
5年前,国际数学协会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缘由便是中国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确值(π)。这不,在祖冲之的故乡南京,百余名小学生第一次以背诵圆周率的方式纪念这一天,有个一年级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了圆周率1000位数的背诵。
中国是数学大国吗?可以说,是。因为在奥数可以作为升学考加分项时,广大家长们发现,班上超过一半的学生都在读奥数。
中国是数学强国吗?可以说,不是。因为不少国外数学奥赛选手都成长为数学家,频频获得国际数学大奖。但至今,在世界顶级数学奖项中,还没有中国本土得主。当然,我们也有祖冲之这样世界级的古代数学家。
记得去年暑假结束的上一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中、美两国代表队同时成为舆论焦点。因为中国人虽然卫冕失败,但在30年的参赛史上斩获了近20个团体冠军;而美国人居然赢了,时隔20多年首度加冕。
中国人有着比美国人乃至外国人更强的“奥数情结”,从奥数联想到的东西实在太多:聪明、难题、报班、免试、保送……可在中国队老领队、华东师大数学教授熊斌看来,真正适合学习奥数的学生只有5%左右。可以这样认为,数学奥赛是只属于极少数人的“游戏”。
这些真正的“铁杆粉丝”,怀有对数学的高度兴趣和热爱,题目难度越大对他们越有吸引力。他们中的天才少年,有机会成为一流数学家。而我们这些年来的不少奥数冠军,选择的却是进入名校热门专业,日后改行转入赚钱行业,远离数学研究这样一条路。
记得2014年中国队在第55届世界奥赛中夺冠后,国际数学家大会将数学界的“诺奖”——菲尔兹奖首次授予一位女性,她就是米尔扎哈尼。这位伊朗奥数史上第一位满分获得者,最终成为第一位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的伊朗人。然而,这项只颁给40岁以下数学家的大奖,至今与中国本土数学家无缘。
伊朗、巴西、越南、澳大利亚等国,与中国相比都是奥数小国,但他们都已跻身“菲尔兹俱乐部”。如果无法以科学理性认知、非功利的心态,去理解奥数、参与奥数,那么奥数其实不能带给你、带给你的国家什么超级荣耀。冠亚军、金银牌的得失只是小事,让真正爱奥数的人一路求真,为人类解出更伟大的数学题,这才是数学奥林匹克的真义。
奥数如此,数学又何尝不是?如果中国人只有圆周率这样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仅仅以背诵百位、千位圆周率的形式来纪念这种数学精神,那么即使全民奥数也难成数学强国。还有不少中国人,总是笑着外国人不会心算、没有乘法口诀、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要靠计算器,但这些现象其实离真正的数学不知还有多远。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语言,在大数据时代更是一种国际通用语。没有数学基础的强大,就没有科技创新的强大。在国际数学节之际,别告诉孩子你只知道奥数,也别告诉世界拿过奥数冠军的中国人都不是伟大数学家。
【新闻链接】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名人堂”
许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参赛者,在他们之后的数学研究事业中,都获得了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奖项;同时,许多成功的数学研究者,在年轻时也都参加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就声誉而言,1936年设立的菲尔兹奖常被视为数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奖励。在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最多只有4座菲尔兹奖颁发给青年数学家们,他们的年龄不得超过40岁。至今,还没有中国国籍的数学家获此殊荣。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1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奖牌获得者,之后也获得了菲尔兹奖。其中较早的一位,是1962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俄罗斯学生格里戈里·马古力斯,他在获得奥赛银牌后的第16年,就获得了菲尔兹奖。此后,每隔几年就有一名奥赛奖牌获得者问鼎菲尔兹奖,他们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和越南。越南学生吴宝珠在1988、1989年连夺两届奥赛金牌,最终于2010年摘取菲尔兹奖。
其他国际数学大奖榜单上,也少不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选手,但他们也都是外国人。曾被视作数学家诺贝尔奖的 “沃尔夫数学奖”,有2人上榜,其中包括那位已获菲尔兹奖的马古力斯。颁发给傅里叶分析方面杰出青年数学家的“塞勒姆奖”,有多达13名奥赛拿牌选手榜上留名。此外,还有奖励数学重大突破的克雷研究奖,共5人上榜,包括越南选手吴宝珠。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1.《数学节 今天“3.14”国际数学节,中国孩子会不会只学奥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数学节 今天“3.14”国际数学节,中国孩子会不会只学奥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