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中国,龙的影响非常大,比如《周易》里面有很多关于龙的描写:“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潜龙在渊”、“潜龙勿用,或跃在渊,无咎”等等。龙飞在天上,腾云驾雾。天上有云,把龙遮住了,虚无缥渺,看不到龙完整的形体,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所以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见,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龙的传人”这一称呼曾随着一首《龙的传人》被唱遍大江南北,中国人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并以此自豪。其中强烈的文化认同显然并非一首流行歌曲就能做到,而是来源于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文化认同。龙有一个很长的传承变迁过程,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龙,完整的龙我认为是到了明清时期,而远古时期的龙是比较抽象的。然而龙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将展开三个问题的讨论:第一,从西王母的故事看图腾的产生;第二,龙图腾的形成与龙的传人;第三,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东方龙的腾飞。

从西王母的故事看图腾的产生

西王母又称“王母”、“金母”、“瑶池老母”、“瑶池金母”、“王母娘娘”等。西王母形象经历了从形象狰狞的半人半兽到握有长生不死药的吉神、天界女仙之首,再到化育万物的创世女神的多次转变。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不同的形象和信仰使西王母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位“千面女神”。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汉武帝故事》中也有关于西王母的描述:“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她将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桃赠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表现了她深沉痴心的爱。

据说周穆王西游到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长的很怪,她是豹的脑袋,人的身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令人颇费思量。其实这个东西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古代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叫斯芬克斯。中国的西王母是豹头人身,埃及是狮身人面,可谓异曲同工。在我国很多古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故事是绵绵不绝。西王母故事有个演变的过程,隋唐之后的西王母变成了王母娘娘。在民间,王母娘娘影响很大。神话传说中有七仙女下凡的故事,七仙女就是王母娘娘的女儿。难道西王母纯粹是神话传说?不见得,历史上确有西王母其人。经过二十世纪考古学者的研究,发现西王母实际上是上古社会一个游牧部落的女酋长,这个部落就叫西王母国。它在现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在天峻县西南20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小山的西面有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这个山洞就是当年西王母国国都的所在地。

学者将西王母的居所命名为西王母石室。石室里面有很多岩画,还有很多不同时期道士与僧人写的经文、绘画,这说明岩洞的历史非常悠久。石室对面有一座西王母寺遗址。根据专家考证,西王母时代是中国的母系氏族社会。最早的西王母形象是半兽半人,实际上就是图腾。西王母时代的特征就是从动物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

我们今天发现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上面有五个女子牵手跳舞的彩陶盆,女子的形象就是虎的牙齿,豹的尾巴。说明西王母时代发现的那些人的形象都是带有动物性质的,而这样一种文化特征就是西王母时代的图腾标志。根据考古学家用碳14测定,发现那个年代大概是在五千年之前,和西王母时代是吻合的。这个时代就属于母系氏族社会,人和动物结合在一起。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就发生了变化,母系社会的先民没有掌控动物的能力,所以对动物害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人类不仅打猎,而且开始饲养动物。人类社会发展有个过程,从开始害怕动物,到后来能够控制动物,甚至饲养动物,是有个过程的。

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之际,出现了图腾崇拜。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是与某种动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史记·殷本纪》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

如果说动物崇拜反映出人们的思维水平仍局限于感性的直观阶段和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阶段的话,那么图腾崇拜就是向抽象思维迈进,图腾崇拜的对象已不是指某一动物的个体,而是指这一动物的全体。而且我们认为图腾崇拜是抽象思维,不是具体的思维。具体而言,图腾崇拜含有对动物的崇拜,对部落的崇拜,对自己氏族祖先的崇拜,对神灵的崇拜。图腾的形象是动物,但实际上崇拜的偶像是本部落祖先的神灵。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鄂温克族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母熊为“恶我”(祖母)。苗族、瑶族、畲族还有盘瓠传说。

瑶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丝线或五色布装饰,以象征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后襟至膝下以象征狗尾。畲族有狗头帽。盘瓠为人身狗首形象。畲族传说,其祖先为犬,名盘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时,犬戎犯边,国家陷入危机。高辛帝出榜招贤,谓有能斩番王首来献者,妻以三公主。龙犬揭榜,前往敌国,乘番王不备,咬下番王首级,献于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将公主嫁他,正在为难之际,龙犬忽作人语:“你将我放入金钟之内,七天七夜,就可以变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一看犬身已变成人形,尚留一头未变。于是盘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头冠,他们就结婚了。还有匈奴狼的传说。《魏书·高车列传》记载,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经三年,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处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神物天使之然”。下嫁为狼妻,而产子。后遂繁衍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侗族传说其始祖母与一条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为侗族祖先。

图腾崇拜的对象与本部落、本氏族或本地区都有特定的联系,并充当部落保护神。有的城市命名都和图腾有关系,比如广州叫“羊城”。上一世纪六十年代有部电影叫《羊城暗哨》,羊城就是广州的代名词,羊就是广州的图腾。新加坡叫狮城,它以狮子为图腾。1993年,在新加坡召开国际华语大学生辩论会,称之为“狮城舌战”。

远古时期很多部落都以某种动物为图腾。比如说羌族,为什么叫羌呢?《说文》:“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会意兼形声,从人,从羊,羊亦声,故羌为羊也。羌这个字就是羊那里来的,羌族就是以羊为图腾。今天的华夏民族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名称有的看上去不雅,很难听,这样往往会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汉民族在贬低他们,其实也不完全如此。以前是没有少数民族概念的。古代社会,称少数民族为蛮夷,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将蛮夷戎狄统称为“蛮夷”。这个确实不好听,但事出有因,因为蛮夷以虫为图腾。蛮字的下面是一个虫,以什么为虫,有各种各样的虫。比如狄族、犬戎,这些民族就以狗为图腾,狗图腾就是狄族、犬戎的象征。我们刚才讲的西王母也能说明这一问题,西王母国以豹为图腾,所以她的形象是豹,不是她的头真的是豹,而是以豹为图腾。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是黄帝,黄帝又叫有熊氏,为什么叫“熊”呢?有道理,古代中国一直出现洪水泛滥,中国人与天地奋斗,与大自然奋斗就要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于是出现一个很有名的神话——“大禹治水”。有学者说大禹的“禹”字是条虫,例如,国学大师顾颉刚就说大禹是条虫。但是“虫”怎么能治水呢,很多人不理解。鲁迅就和顾颉刚展开辩论,鲁迅在其故事新编《理水》中指责“鸟头先生”,鸟头先生就是顾颉刚。鲁迅说:鸟头先生满口谎言,大禹怎么会是一条虫,虫能治水吗?其实鲁迅先生搞错了,顾颉刚不是这个意思。顾颉刚说大禹是一个治水的部落,这在古书中有记载。《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意思是大禹治理洪水,要化身为熊,来打通轘辕山。为何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要化为熊,因为熊的力量非常大,人与自然搏斗,必须要有熊的力量才行。所以顾颉刚的意思是大禹治水那个部落是有熊氏部落,以熊为图腾,并不是大禹本人是熊。但远古时候人们又十分注重神话,众所周知,人的力量怎么能和自然的力量相抗衡,因此人必须要借助猛兽的力量,所以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摇身一变,变成熊。大禹之妻涂山氏看到大禹变成熊,吓得一下子躲到石头里面去了,而这时涂山氏恰好怀孕了,大禹说你躲起来没关系,但要把我的儿子还给我。《淮南子》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可见神话传说和图腾大有关系。

还有一个远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蚩尤,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首领。为什么蚩尤头上长两个角,背生双翅,脚上有爪。头上的角看上去像牛角;而他的脚看上去像鸟的爪。因为蚩尤既有牛的特征,也有鸟的特征,由此可见,蚩尤是两个图腾的结合体,一个是牛图腾,一个是鸟图腾,所以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可以这样理解,蚩尤部落是两个图腾的结合体。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人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为标志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其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如果说生肖与动物崇拜紧密相连,从动物崇拜又发展到图腾崇拜,所以生肖也是图腾印痕的折射。十二生肖在民间影响很大,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生肖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毎个人都有自己的图腾。

前几年有一部叫《狼图腾》的电影,拍得非常成功。本来大家对图腾还不是太了解,这部电影一放之后,图腾马上就风靡一时了。狼图腾就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蒙古有大草原,牧民在草原上面放羊牧马,但他们同时又和狼打交道。草原上到处都是狼,那么狼和人是什么关系呢?《狼图腾》告诉我们,狼和人既是对立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两者处于一种既斗争又和谐的生态平衡。为什么狼和人能够互相依赖、和平共存呢?因为草原上的牧民依靠牛马而生存,而牛马吃的是草,没有草,牛马就得饿死。可见,没有草,或者草少了,牧民就难以维持生计。然而问题是草原上有很多动物都是吃草的。比如兔子、黄羊、草原鼠都是吃草的,和人类共同竞争草原。一旦兔子、黄羊、草原鼠太多,必将大量吃草,草原上的草少了,牧民饲养牛马就成了问题,牛马数量减少,将极大地影响牧民的生活。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大自然的安排是巧妙的,它引来了草原狼,草原狼是羊和兔子的天敌,狼帮助人类消灭黄羊和兔子,这样狼又变成人类的朋友,相互依赖。牧民对狼的看法是十分纠结的,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既恨狼,因为狼也要吃牛、吃羊,但他们又爱狼、敬狼,因为狼帮助牧民消灭吃草的黄羊、兔子。所以牧民对狼是两种复杂矛盾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狼图腾》主题是象征独立、顽强、勇敢、永不屈服的意志和尊严。狼的性格错综复杂,既有凶悍、残忍的特征,又有极大的智慧和团队精神。狼捕猎时所体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和组织分工,曾经是13世纪蒙古军队征服欧亚大陆的象征。蒙古族狼图腾的代表人物是成吉思汗,他曾经征服过世界。成吉思汗率领的大军纵横天下,战无不胜。他不仅征服了亚洲,而且远征欧洲,所以毛泽东在《沁园春·雪》的诗词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

上古社会每个氏族都有一个图腾。黄帝在统一华夏的时候,曾经率领六种猛兽与炎帝在阪泉进行决战。六种猛兽叫熊、羆、虎、豹、貔、貅。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记·五帝本纪》清晰地记载了阪泉之战的由来,说明此事并非子虚乌有,但为何黄帝能驱使六种猛兽,猛兽又为何能同人在一起协同作战?比如说战国时期有田单的火牛阵,古代缅甸人能驱象打仗。象、牛参与战争,还能理解,但老虎、熊、豹怎么能和人在一起,组织成军队,用来打仗呢?而且羆、貔、貅这些猛兽,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什么道理,黄帝能让六种猛兽参与这场大战呢?其实这六种猛兽是决不可能参战的,实际上,所谓的六种猛兽是代表六个部落。用我们现代的观念来表述,就是黄帝在搞统一战线,因为单靠他一个部落,势单力薄,不一定是炎帝的对手。黄帝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就联合周边的六个部落,这六个部落以六种猛兽为图腾。黄帝搞统一战线,与六个部落联合起来和炎帝作战,最后黄帝取胜,把炎帝打败。除了《史记》之外,其他史籍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从《列子》中反映出黄帝联络的部落更多。

“狼主”是否存在污名化?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比如古代的突厥人、回鹘人、匈奴人、女真人都是狼图腾。中原王朝的君主我们尊称其为天子、陛下、皇帝,而胡人的首领则称之为“狼主”。小说《说岳全传》将金兀术称为“狼主”。京剧《昭君出塞》也将匈奴单于称为“狼主”。从字面上来解释,感觉这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恶称、贬称。狼主名称的直译,不就是狼的首领嘛!似乎完全被污名化,妖魔化了。但如果从图腾的角度来理解,狼主之意也有合理性,也并不完全是贬意,或者是侮辱。因为胡人、胡族以狼为图腾,所以叫狼主。称狼主的主要是突厥语系的民族,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突厥语为黏着语,属阿尔泰语系,与蒙古语、满语是亲属语言。故北方部落多以狼头为旗,其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狼主名谓多见于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作品。《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匈奴狼主大怒,令黑答麻、马合赤领兵二万,去伐严广报仇。”《岳传》第十回:“撒里马达奏道:‘狼主可将计就计,调齐七十二岛人马,凑成百万,四面埋伏;待等宋太宗来时,将幽州围困,不怕南朝天下不是狼主的。’”刘宝瑞《八扇屏》:“王佐见了金兀术,口称‘狼主千岁’”。

龙图腾的形成与龙的传人

刘向《新序·杂事五》记载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世间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龙。然而,中国人习惯上都把自己称之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正如闻一多所说:“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精髓的所在”。

关于龙的最早文献可能是《周易》这部书,它將龙所在的环境和形态分成“潜龙”、“渊龙”、“亢龙”、“田龙” 与“飞龙”等种类,并用以判断吉凶祸福。由此可见,早在《周易》之前,华夏先民已经对龙有了较多的认识。我们发现在湖北黄梅焦墩有距今五千年到六千年历史的一条七米长的卵石摆塑龙时,就会认识到,龙文化已经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信仰神物了。同时,在凌家滩大型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发现,那里的距今五千年前的玉龙、玉鹰,以及八角太阳纹,则是长江流域龙凤融合的鲜明证据。距今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以玉琮为代表的玉器,其上的神纹,已经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饰相一致,成为殷商文明的源头之一。而距今五千年左右上海福泉山遗址的龙凤交融的图案已经成了广泛认同的器物图案造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龙是虚无的东西,实际上归根结底龙还是图腾。但是龙图腾和原始的图腾不一样,有区别,那么龙图腾是怎么来的呢?首先看我们“中国人”是怎么来的?西方神话传说是上帝造人,将亚当、夏娃配成夫妻。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一样,中国人的来源是另外一种版本——女娲造人。伏羲和女娲是上古时期的两个部落,两个部落都以蛇为图腾。今天我们看见蛇很害怕,但实际上蛇也是一种龙。比如说属蛇的人,我们就叫他小龙。为什么有《白蛇传》的故事,因为蛇很通灵性,和人有密切的联系。龙身体的一半就是蛇,比如原始龙的基本的形象就是一条蛇。有学者说:大蛇为蟒,蟒与龙古音相近。中国古代以蛇为图腾的部族非常多。后来,牛图腾、虎图腾、蛙图腾、马图腾、鸡图腾、鹿图腾、鹰图腾、犬图腾、蜥蜴图腾的许多氏族被兼并、融合进来,使蛇的形象不断变化,最后形成了龙。古龙字的偏旁符保留了“巳”字,巳即蛇之象形。蛇龙混杂不分,是有许多文献记载的。

女娲和伏羲两个部落都是以蛇为图腾,而这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又怎么会繁衍出后代?我们可以看汉画砖,汉画砖上有伏羲和女娲的蛇图腾,伏羲、女娲两条蛇的尾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说明两条蛇在性交。我有一个青岛的朋友是专门收集汉画砖的,她请我去青岛参观她创办的汉画砖博物館。我看到的就是汉画砖上伏羲、女娲交配的图腾,非常清晰。这种图腾的融合,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合性。

中国人为什么称龙的传人,因为炎帝、黄帝就是蛇图腾(也是龙图腾)。两条蛇交叉盘缠在一起,由此说明黄河流域两个最大的部落就是蛇图腾。传说伏羲氏以龙纪官,伏羲氏人首龙身,这在后世的主流图像、主流话语中是被广泛认同的。

龙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原始的龙比较简单,它以蛇为基本造型。如距今约 7000 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红山文化的青玉龙,虽然雕工精美,但还是比较原始,和蛇非常相似。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蛇是怎样变成龙的,也就是龙是由那些动物组合在一起的。在氏族与部落不断地融合兼并中,国家逐渐形成,这就需要一个能代表国家和华夏民族的大图腾。蛇图腾变成龙图腾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比如说,黄帝与蚩尤、炎帝之间的战争历程,也是民族的融合过程。黄帝打败蚩尤就把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黄帝打败炎帝就把北方统一起来了。如此一来,南方与北方的民族就融合在一起了。

各个部落和氏族,你有你的图腾,我有我的图腾,大家要组合在一起,怎么组合?它是以氏族为标志的各种图腾的全方位组合。取出飞鸟、走兽、游鱼外形最鲜明的部位,将其组合在一起。比如说龙的鳞像鱼鳞,龙的角像鹿的角,龙的须像虾须,虾虽然很小,但把它放大了就是龙须。把各种动物组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虚拟的动物。我们可以看一看龙的组成:蛇身,鱼鳞,麒麟头,鹿角、鹰爪、兔眼,牛耳,虎掌,狮齿,虾须,狗鼻。各种图腾组合在一起。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等,构成了一个各种动物的混合体。”从龙的造形中,我们可以大致揣测到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不断融合的过程。以蛇为图腾的远古中原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它氏族、部落,逐渐形成华夏大氏族。它的图腾也兼取被融合了的其它氏族、部落,如马图腾、鹿图腾等,最后组合成华夏氏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有学者指出:“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

在历史上,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统一中国,“龙”的传承始终如一。“龙”具有着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它变化莫测、气象万千。上可腾云驾雾,下可遁地入海,它无坚不摧,不可战胜。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气质和气魄的形象再现。古代文献和小说中对龙有诸多描述:《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在《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而变”。

总之,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周边的其他氏族,组成了部落联盟,以炎黄为代表的部落联盟兼容并包,在蛇图腾的基础上,又汲取周边民族的图腾,进而组成了龙图腾,龙图腾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

龙是由各种图腾组合的,其组合在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上古时期的氏族和部落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比如说住在一个部落、一个村子里的人,就是同一个老祖宗,同一个血缘,同一个地缘。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以姓氏血族组织为单位的自然村庄,如张家村,李家庄,就是姓张、姓李的同宗同族人聚居在一起而形成的村庄,而这些自然村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在农村划分行政区域的基础。家族既是社会基层管理组织,血缘和地缘也就如同孪生的同胞而不可分割。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表示地缘关系,住在什么地方,就称什么氏;姓代表血统。如春秋时晋献公的宠妃称“骊姬”,骊是山名,住在那里的人就是骊氏。血缘和地缘的关系,就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说:“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的成为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在地域上靠近的成为一伙”,这就充分说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

而龙图腾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血缘、地缘关系。例如在一个几经迁徙的村庄中,有很多姓,那就不是同一个血缘了。又如,同一个姓氏,分别住在长江南北、黄河流域,长城內外,那就不是同一个地缘了。为何打破血缘和地缘关系对中华民族如此重要,因为从此以后中华民族就融为一体了。中华民族虽然散居于各个地区,但融为一体以后就难以分割了,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可以分割吗?从此以后,不管你姓张,还是姓李、姓王,虽然家族不一,姓氏有别,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而不是某一个部落的祖宗。

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东方龙的腾飞

“龙”是我们中华儿女共有的“图腾”,它凝结、寄托着各个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它那吉祥嘉瑞、矫健活泼的形象在所有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深深地扎下了根。时至今日,龙已越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跨进了现代社会,龙文化也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还是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的形象都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龙的精神是团结统一、多元融合的精神,是精进自强、创造求新的精神,是天人和谐、宽容并包以及诚信义勇等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

炎帝、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他们的后代就是炎黄子孙,这是凝聚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纽带,从此以后就确立了中华民族必须统一、不可分割的原则。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统一,历史上当然也有分裂时期,例如三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是分裂的。但分裂和统一相比,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而且分裂之后,终究是要统一的。《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久必合,是以合为主流。龙文化代表着一种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牢不可分,必须统一,紧密团结的精神。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图腾,也是保护神,用龙的力量、龙的精神来护佑我们中华民族,所以我们将龙称为中华民族的保护神。

龙文化的理念就是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是一家人,都有一颗中国心,都有一个中国梦。炎黄子孙的关系是同根同源,同宗同祖,同心同德,血浓于水。当前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海峡两岸信仰可以不同,体制可以不同,但台湾和大陆绝不可分割,台湾是中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台湾属于中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台湾同大陆可以求同存异!求什么同?求文化上的同,海峡两岸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有共同的文化——炎黄文化。炎黄文化的内涵就是龙文化。大家都是龙的子孙。所以这一共同点非常重要,即海峡两岸的文化是同宗同源,不可分割。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海峡两岸的关系得到缓和,有很多台湾人来到大陆,要寻找自己的家谱族谱,认祖归宗。所以海峡两岸终究要统一,龙文化的精神是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基础,必须大力宏扬。

在上海讲龙文化,当然应该有地方的特点。我们说上海这座城市同龙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崇明三民文化村,连续六年举行了龙文化节。举办的时间是阴历二月二,叫“龙抬头”。龙抬头,是二十八宿之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于二月二从东方升起,角宿据称是龙角,先出现在东方,所以是龙抬头。龙抬头也称青龙节。

龙抬头的民风习俗源自哪里?第一、农耕社会对春雨的期盼。在农耕社会,风调雨顺是庄稼能有好收成的重要保证。春天及时下雨,利于春天的播种。而在人们的心目中,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行云布雨的主宰。“龙不抬头天不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开始准备春耕播种,非常需要天降甘霖。而二月初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之间,十分需要雨水。所以,人们就赋予二月二特殊的含义,希望通过各种活动让龙苏醒过来,履行它降雨的职能,并祈求龙王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二、万物复苏的二月初二,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冬眠的生灵,都会被惊蛰的春雷惊醒,龙也不例外,于是便抬头而起。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抬头则百虫出蜇。所以也就形成了二月二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等说法,以及食龙须、生龙子、护龙鳞的习俗。

龙文化节形成的时间源远流长,从唐朝就开始了。民间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剃毛头”。龙抬头的时候,人们要做一件事:剃头。剃头,是一种吉利,一种习俗,人们认为,你剃了头,好运就来了。民间还会在龙文化节举办各种庆典。1949年前,村民们还要在青龙节烧纸、燃炮仗、放焰火、拜龙王,还要为老人理发,还要吃撑腰糕。崇明这两年搞龙文化节,炮仗不放了,烧纸也不烧了,但是理发还是有的,而且是为老人免费理发,是公益活动,做好事。

上海同龙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的黄浦江风平浪静,成为上海市民的饮用水,又是上海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历史上的黄浦江经常泛滥,吴淞江也经常淤塞,闹水灾。所以治理上海,就必须解决治水的问题。《上海地名志》记载:上海称“申”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并不叫黄浦江,而且这条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黄歇到后,就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在上海,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春申君黄歇。

古人认为只有具有通天本事的人才能治水,而具有通天本事的绝不是普通的人,而是龙,是以龙图腾命名的部落借助龙的力量来治水。治理黄浦江当然不仅仅是春申君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以他为代表的申城人民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上海是龙的故乡,是东方之龙,龙能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当然能治理水灾了。

上海同龙有很多关联,例如上海有一条虬江路,“虬”就是龙的儿子,传说中龙有九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叫虬,所以这条路就叫虬江路。虬到底是什么动物?我听评弹演员濮建东讲《义妖传》,他说:“白娘子白素贞不是普通的蛇,而是虬,她是龙和蛇相交而生,普通的蛇头上无角,而虬的头上长着角,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白娘子是虬,而以为她是蛇。”

上海还有很多龙文化的传说。上海历史上最繁荣的港口叫青龙港。唐代设立青龙镇,在我们把上海比作长江龙头的时候,古人早就以青龙自况了。青龙镇旁有条青龙江,青龙江为古松江(今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唐天宝年间置青龙镇,成为当时东南通商大邑。宋置市舶司,一度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有“小杭州”之称。青龙镇上还有青龙塔,唐天宝二年(743)建报德寺;唐长庆元年(821)改名隆福寺,建塔,北宋庆历年间重建。清康熙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名“吉云禅寺塔”。塔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现塔仅存砖身,为宋时原物。1982年青龙塔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可见,上海文化的源头是青龙,青龙原为中国古老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道教东方七宿星君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青龙,源于人们对上古星宿的崇拜。从先秦时代开始,青龙就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神兽,而到了汉代五行学说开始兴起,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甲乙与春季。所以上海这条龙是青龙,是东方之龙,代表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团结、统一,不可分割的象征。我们今天如何传承龙文化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新时代的龙文化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从某种意义上看,改革开放就是弘扬了中国的龙文化精神。因为龙文化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上海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如果用龙来比喻,就是龙头!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自宋明以来,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自二十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最发达的城市就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今天的上海在改革开放中起的作用,就是“龙头”的作用。对于上海来讲,我们常常比作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龙头。上海应该自觉地将古老的龙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积淀,激发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文化的自信心。上海也是我们东方龙的故乡,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有责任在世界上发扬传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龙文化形象。

一带一路传播辐射面很广,它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这两条路把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一带一路辐射面这么广,龙文化在里面可以大有作为。龙文化要传播开来,不仅是中国,而且要传播到世界。今天我们讲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涵非常大,外延非常广,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就是炎黄文化,就是龙文化。自信的基础是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中国龙”一定会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

1.《狼的传说 关于“龙”,所有的未解之迷,都在这里了,背后却蕴藏一个你想不到的秘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狼的传说 关于“龙”,所有的未解之迷,都在这里了,背后却蕴藏一个你想不到的秘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