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总结

4月1日,看到南京财经大学第一批考生出来,看到我的名字后,我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我参加了南京财经大学17门的交叉考试,初试386门,其中政治75门,英语62门,数学135门,专业课114门,初试9门,期末13门。本人16年3月毕业,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今年4月1日复习。我独自在家乡呆了一年多。因为我没有任何同学可以交流,我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获取的。公共课不报辅导班,靠网上研究朋友分享的各大机构的视频,跟着网上的课程复习。葛冰专业课报的全班交叉教育是网络辅导班。

之前在中铁某局工作7年,一直在建筑工地从事铁路建设,如桥梁、隧道、车站、地铁等。由于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我走遍了全国,但大部分项目都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些项目深山老林。在中铁做技术工作的时候,我是一个真正的“遇水开路逢山,遇桥开桥”的人。我每年平均工作340天,基本没有法定节假日(除了过年过节),晚上至少有80%需要加班。如果不考研,我可能一辈子都在祖国的工地上学习钢筋混凝土。

我在正式入学考试前一直在准备考西财,也是按照西财书来学的,但最后考虑到年龄,不敢冒太大风险,选择了南京财经。所有的学生都比我小,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他们基础比我好,压力应该没有我大(因为我已经从国企辞职了,没有退路只有最后一站)。所以你有大把的机会攻击名校,青春稍纵即逝。请不要放下时间,为名校的梦想而奋斗。准备考研之初,数学英语政治近10年没碰过,专业课零基础,一路跌跌撞撞走到最后。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学习经验。

专业课复习

9月前,我一直在根据西方金融的参考书复习,已经读了4遍米什金的货币金融事务和罗斯的公司金融事务。当然,一开始我也不是很懂,后来我报了全程的质证,跟随着课程的节奏。冰哥每节课我都至少看了三遍。我的记忆力很差,尤其是货币金融,这是一门文科内容,我经常在前面看完就忘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IS-LM模型才勉强看懂。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别人的学习经历帖,感觉都不是很有用,可能基础不太一样。

对于跨专业的我来说,刚开始甚至纠结于看课本。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太厚了,我一页一页啃着,课后基本没做题。看到公司的理财,信心大增。大部分计算都不难,也不难理解公司财务管理的逻辑。当时的计划是公司财务管理得60分,财务60分就是胜利。

盘问教育兵哥的课程最大的作用就是帮我构建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同时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兵哥会讲主要知识点,有助于我理解。此外,由于金融与时事的密切关系,葛冰将结合热点进行讲座。比如说在谈货币政策的时候,葛冰会把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央行目前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在谈到国际金融中的国际收支时,会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国际收支情况。一直听说中国是双顺差,但听了兵哥的讲座才知道现在情况变了,不再是双顺差;在谈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举了一个当时正在升温的“万宝之争”的例子;以及英国退出欧盟对中国的影响。

在完成一、二级课程后,我总结了宏观知识框架,并根据蔡溪的真题和教材整理了笔记。这时,我正要报名。因为年龄是我最大的劣势,我不能失败。所以报名的时候临时调整了目标,报了南京的财经硕士。所以又要去买南财的参考书和真题。时间对我来说很紧。我匆匆看了两遍南财的参考书。好在大部分内容都是相通的,理解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南财参考书《边志村金融》和《陈公司金融》。我主要是看这两本书来补充我的很多细节。毕竟和蔡溪大学的知识框架差不多。南财有必备的财务工作手册要买。练习册里名词的讲解、简答、计算我都做了,其他小题不用看了,因为南财不收小题。

从10月份开始,我开始背诵金融和公司理财可能要考的知识点,并给自己出了题。南财很多题都是写的,主要是背的。现阶段感觉大部分知识点都能懂,就是写不出几个字。估计大部分理工科学生都有这种感觉,只是背的比较多。我是一个不擅长背书的人。每天都在念叨我要吐血了。直到最后去考场,感觉还是有很多人不熟悉。好在南财的计算题有40分,所以我对计算题没有压力。罗斯的公司财务课后题,我以前大部分都做过,然后这些年的真题计算题我都做过。最后,我应该在考场上把所有的算术题都做对了。最后,我经常看ft中文网站,平时睡觉前用手机看财经时事。ft中文网站在复试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总结起来就是:1。听课(理清宏观知识框架+了解主要知识点);2.看自己的书,做题(提高每个细节知识点)。3.背书(总结自己的笔记,给自己提问);4.看ft中文网站(了解金融时事,积累复试)

公共课程复习

数学

因为我数学复习经验最深,其他两门都不如我,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的数学复习经验。看不懂就开始复习课本,最后考了135。其实我觉得应该拿150。考试的时候计算速度跟不上。有两个大问题,我不得不匆忙写下一些步骤,这让我很生气。本来买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和七本详细讲解课后题的书,但是全丢了,根本看不懂,也啃不下去。我开始看我的研究员分享的在线课程视频。因为之前复习过,所以看了视频,也跟着做了笔记。视频至少看了5遍,笔记至少看了10遍。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我的手几乎变形了。教材从那以后就没读过,还是新的。看完视频,我开始做张宇的高数18讲座,李永乐的教程讲义,复习整本书的概率部分,以及1000题中的一部分。最后是张宇真题全解,张宇8套卷,4套卷。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总结,多做工作。写了10多条数学笔记,用过无数的草稿纸(有点夸张,反正很多很多)。

总而言之:

1.看视频做笔记:让你真正明白

2、手工做题: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手工做题才是王道;

3、多总结:在做题的过程中,错题和错题会反复积累和复习。真题和模拟题要经过限定时间的纠正和总结,知识框架要总结;

4.提前埋伏:(年分差不多,年题不一样。命题者总是根据考点出题,把几个考点重新组合就可以出一个新题。当我们看到考场上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立即识别他在参加哪些考试。只要你能认出他们,你就会去做。这就需要你在考前总结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点网络。比如通过做历年真题,在无穷级数中做一个大的测试,此时要么给出一个子类型级数,要么给出一个母类型级数来记忆六个公式,要么给出一个数列通项之间的关系,要么给出一个带分母阶乘的形式。这时候你要用推导或求积后的已知公式,或者结合微分方程来检验我们。你已经预测到命题人会这样考验我们,所以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

数学考试是和命题人的游戏。我按照考点预测的命题人的所有套路提前准备,就像打仗的时候提前设好埋伏一样。这样,在考场上打开试卷就是我所期待的话题。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在考场上遇到一个完全没有预测到的问题,要根据平时已经建立的知识框架,比如2014年的无穷级数,来猜测我们要考哪个知识点。第一题不是太难,考的是比较判别法。第二个问题确实很难,但即使一时做不出来,也要猜测不会再检验比较判别式法。我们应该猜测其他的判别方法,最后在比较判别法中定位。心中有个框架,有个考点,才能不陷入题海。

可以说数学是最好复习的,因为考点有限,真题多,很容易让我们找出问题套路。命题人无论如何出题,都是根据有限的考点来决定题目的。他最多把尽可能多的考点重组成一个问题。命题者其实在和我们的博弈中处于劣势。我们只需要设个埋伏,等着命题的人来。记住不要迷失在问题的海洋中。看题不见考点,犹如见树不见林。

复试总结

复试笔试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看参考书,做课后题,上一年复试题。我会重点关注复试面试。面试的时候老师先问我“我对CAPM模型的理解”,然后问“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很简单。然后,“我国目前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这个问题说实话并不难。关键是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切入点,让老师眼前一亮。

一直在关注ft中文网站,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所以决定谈谈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压力。老师问“为什么会有贬值压力”,“贬值对中国有没有影响”,“怎么解决”。我假装思考了一下,然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对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上看到的几只大牛写的张文的观点做了一个完整的陈述。因为我擅长这个,所以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演讲。第一,说明我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适合做研究。第二,只是拖了很久,让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问我其他问题。老师应该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估计是因为时间关系,没问我其他问题(还有很多人等着面试),就出去了。只能说ft中文网站牛逼。以上很多文章都是外国人写的,所以很多文章观点新颖,论据严谨,与中文文章明显不同。我建议你睡前读一读。

英语面试从听老师讲一大段英语并把它翻译成中文开始。然后另一个老师让我用英语自我介绍。因为老师用英语说的都是专业问题,我前面很多人根本听不懂,所以没有翻译。我很幸运。第一位老师实际上讲了很多关于中国高铁的英语。由于之前是高铁维修工,自然了解很多,翻译也没有压力。第二个老师让我自我介绍,我就准备好了,轻松了。

标签

虽然这次我很幸运,但是和组里其他考上名校的同学相比,我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9月开学前,我会抽时间多看书,多准备CPA和CFA考试,多锻炼身体。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冰格课程的交叉考试教育。兵哥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让我飞出大山,飞出工地,从工地上的瓦工变成了金融硕士。我想给你一个信息:只要你愿意,生活有无限的可能性。

1.《南京财经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国企工作7年辞职跨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京财经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国企工作7年辞职跨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9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