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家四川北路买东西很方便,虬江路65路车站附近有很多点心摊,早晨特别热闹;横浜桥东宝兴路那一带点心店高端一些,日夜营业,好吃的更多。印象最深的是四川北路横浜桥桥堍上的一家点心店,名字叫“萝春阁”。

小时候不知道这么一家破破的小店在老上海竟然是名店。原来旧上海商界大亨黄楚九在四马路附近开了一家茶馆叫“萝春阁茶楼”,起初是不卖点心的。大亨吃过几次附近一个做生煎馒头的摊头,吃客盈摊,生煎做得皮薄肉汁多,底板焦黄带着脆感非常好吃。不料那个敬业的点心师傅因不肯偷工减料被老板炒了鱿鱼,黄楚九慧眼识人才将他引进茶楼,生煎馒头就变成了萝春阁的副业,馒头与店名融为一体,名扬上海摊。

图片作者:范生福,范思田   图片来源:网络

横浜桥桥堍下那家萝春阁不知是哪年哪月开的,估计产业与黄大亨早已无关,有意思的是,生煎馒头的制作质量却神奇般沿袭下来,一如既往得好吃。隔了半个世纪,当我在微信朋友圈一提“萝春阁”三个字,出乎意料的是有很多人知道它,异口同声唱“山歌”:生煎馒头牛肉汤,油豆腐线粉蟹壳黄,大汤团有两种,甜是芝麻咸是肉……

少女时期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与父亲两个人生活。父亲得病整日躺着,我失学在家陪在他身边读些杂书。手里没钱人特别饥饿,一到下午三点钟我就变成热锅上的蚂蚁,书上的字看不进去,在房间里打转。我很想吃点心,大饼油条粢饭糕葱油饼的香味在鼻尖挥之不去,如果再有点肉,那就是生煎馒头牛肉汤,油豆腐线粉蟹壳黄……

看父亲的眼色,他一定也饿了。我便试探父亲,爹爹,好久没吃萝春阁生煎了,蟹壳黄你喜欢吃咸的,我倒是觉得甜的好吃呢。父亲接口道,只要是刚刚做好的,不管生煎还是蟹壳黄,都好吃!那么,我说,反正我也没有事情做,我去跑一趟吧。父亲咽了咽口水,沉吟片刻摸出几毛钱来。

桥堍上的萝春阁终日是排队的,两只硕大的平底铁锅做生煎馒头,一锅终了一锅又起,周而复始仍是抵挡不住四川北路上川流不息的食客。我排在队尾,慢慢移动脚步。

很近了,铁锅边沿溢出腾腾热气,里面滋啦滋啦响,师傅揭盖后用手指在面皮上戳了一下,手里一块厚搌布捏牢锅沿狠狠地转半圈,让底油流动,馒头底下焦得更加均匀,可突然又把笨重的锅盖盖上了,这不免让我们提上来的一口气又熄灭了,因为真正出锅前是要撒香葱末或者撒芝麻的,又盖上表明程序还没结束,还得等。

店里围着长条桌做生煎的阿姨在将一个个小馒头装馅捏口。力气大的师傅在揉面,搓条子,摘滴子,滚面皮子。等得心焦的时候,群众的眼睛最明亮,谁偷懒谁嬉皮笑脸打情骂俏,就愤恨道,都什么人哪!

捱到师傅终于开盖,一把香葱一把白芝麻撒在生煎上,转几圈,锅铲在锅沿“当当”敲几下,生煎馒头起锅了。这个二两堂吃,那个三两带走,后面一只胖子举起钢精锅子喊,我半斤我半斤,13点侬猪猡胚啊,一买买介许多!排在后面的人骚动起来,就怕这锅轮不上,下一锅又要等二十分钟,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有时很倒霉,明明快轮到我,馒头在眼前戛然而止,被迫参观学习师傅新一轮步骤。白色的小馒头褶子朝下,间隔整齐,团团地码在铁锅中,平底铁锅推到炉上,一圈油两圈水,锅盖盖上,火旺起来,师傅回身去帮着做生煎,只剩下眼神黯淡的吃客无聊地东张西望。这时,店堂里其他点心的香味扑过来,牛肉汤锅在沸腾,里面有巨大的牛肉块和骨头,汤色暗黄,刺鼻的咖喱味。案板上,师傅用很锋利的菜刀在切熟牛肉,将有棱角的牛肉切得削薄,薄得像半透明的纸,遇到牛筋便是全透明。

可怜我知道自己是不配吃有牛肉的牛肉汤的,至多可能喝一碗5分钱的清汤,我踌躇着要不要放纵一回,就趁着生煎未出锅,喝一碗滚烫的咖喱清汤吧,没有肉不要紧,有香菜就行。

萝春阁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记得还有油豆腐粉丝汤,大锅清水中翻滚着肥胖带尖尖的肉汤团和浑圆憨厚的猪油黑洋酥汤团。至于蟹壳黄,仿佛是早市卖剩下的,你有钱当然可以带走。

时间真快,一眨眼桥堍下的萝春阁与饥饿女孩的故事已变成历史。上海点心海纳百川,中西结合,花式品种目不暇接。今天我们坐在漂亮的餐厅,在点心单上打勾时,依然会被传统老点心打动,吃到底部厚厚的,发面精白的大生煎时,我会想起小时候来之不易的那只小巧的,焦香的萝春阁生煎,咬一个小洞,让鲜肉汤流进嘴,咬沾到肉汁的面皮,啃底部,最后围剿那块肉丸的时光。还有我和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在昏暗的书房中对坐,不约而同抬眼看到对方的吃相,我们一起笑了,那短暂的满足,那一生的记忆。

名家简介

孔明珠:上海作家,资深主妇,爱烹调,爱猫咪,爱记录。前《交际与口才》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著有《东洋金银梦》、《上海闺秀》、《孔娘子厨房》、《七大姑八大姨》、《上海妹妹》、《煮物之味》、《烟火气》、《亲爱的咪咪噜》、《月明珠还》等十几部著作。开设“孔娘子”品牌美食随笔专栏。作品被介绍到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出版。2013年获《上海文学》散文奖。文风亲切朴实,文字鲜活,关爱人的心灵,分享生活中点滴“小确幸”。

(栏目主编:任春   题图来源:网络  编辑信箱:renwoxinggy@sina.com)

1.《春阁 萝春阁的悠悠往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春阁 萝春阁的悠悠往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