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起,经济日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的故事”专栏,推出治水记、架桥记、筑路记、飞天记、驯火记、兴林记等系列报道,勾勒出新中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创造伟大奇迹的奋斗历程,展现出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扬威、为民造福的奋斗轨迹,以一路走来的沧桑巨变见证民族复兴的步履铿锵。

盛世治水保安澜

在祖国大陆,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共有45203条,总长度为150.85万公里。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的关切。

今年入汛以来,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共和国的防汛工程功力显露:12.1万处水文测站监测、31.2万公里的5级以上堤防挡水、9.88万座大小水库调节、98个蓄滞洪区调蓄。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表示,我国大江大河干流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70年治水的坚强保障,来自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亿万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从治淮工程、密云水库,到黄河小浪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座座水利设施岿然屹立,守护着亿万百姓;一条条灌溉渠道,密布田野,浇灌出五谷丰登;一个个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济东西,构筑起“四横三纵”新水网……

70年,中国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守江河 筑屏障 保安宁

水旱灾害频发一直是中华民族心腹之患。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茂山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监测预报等手段几近空白。

“从我记事起,淮河每年一涨水,这里就是一片汪洋,庄稼地全部被淹,日子过得特别苦。”80岁的崔中仁老人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崔集村村民,从小在淮河边生长,经历过洪灾,往事不堪回首。

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这句口号是一代人的记忆,标志着年轻的共和国向肆虐的河流宣战,要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对大江大河进行了全面系统治理:淮河,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部通过竣工验收,“狂野”的大河被驯服;黄河,建成的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等,让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长江,有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与水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耳目”的作用密不可分。今年,正是沿线的3万个站点,帮助预报员提前4天准确预报出“长江2019年第1号洪水”将在长江中下游形成,为开展抗洪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目前,我国水文测站已实现对大江大河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覆盖。

江河安澜,见证了水利70年的辉煌成就。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临淮岗、小浪底……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筑起了新中国一个又一个治水丰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水支撑”。

↑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流之一。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一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兴水利 惠民生 稳经济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7月2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牧场的一片小麦地块上,一台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正伸着长臂均匀地给小麦浇水。“如果没有这些水利设施,今年小麦的长势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农牧场场长刘爱荣告诉记者,今年呼伦贝尔的旱情十分严峻,7月19日之前基本没有有效降雨,“多亏了近年来农场修建的灌溉设施,丰收没问题。”

有收无收在于水。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脆弱,仅有22座大中型灌溉水库、7.1万千瓦的机械排灌动力、2.4亿亩的灌溉面积,根本无法抗御频发的自然灾害。

为了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面貌,70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普及节水灌溉,累计实施400多处大型、1200多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成的万亩以上灌区达7800多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到2018年底的10.2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5.3亿亩,粮食连年增产丰收。“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为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作出了贡献,也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汪安南说。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根本。“吃水贵如油,辈辈为水愁”是71岁村民王景奎的旧时记忆。王景奎生活的山东省庆云县严务乡王皇村,是全县有名的“十八苦村”之一,他说:“以前吃水又苦又咸,现在打开家里的水龙头,‘甜水’就有了。”

“苦水”变“甜水”,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带来的巨变,更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治水工程中的深刻体现。如今,从广袤的西北农村,到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农村供水工程惠及9.4亿农村人口,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自来水普及率达81%。

为人民谋幸福不是一句空话,不仅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70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投资屡创新高。新中国成立之初,每年水利建设投资仅5亿元左右,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建设投资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近7000亿元。

强监管 保生态 谋未来

治水兴利,体现的是治水理念的深化与跃升,也应和着新中国7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坚实步伐。

为破解水资源瓶颈,全面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以来,全国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每年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2年相比,2017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了30%和32.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16提高到0.54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63.5%提高到76.9%,各项管控目标顺利实现。

为遏制人为水土流失,深入开展生态水环境修复。为了让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累计改造坡耕地2000万亩,实施生态修复8.8万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2018年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当地水库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等3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试点河流重现生机,沿线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为维护江河湖泊健康,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如今,河长制、湖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四级湖长2.4万名,设立村级河长93万多名、村级湖长3.3万名。在对“水”的监管上,也压实了河长湖长主体责任,建章立制、科学施策、靶向治理,统筹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

汪安南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水利建设,与时俱进的是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思路,从注重工程建设向资源节约保护,再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人与水和谐,更加突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协同性。

治水为民,治水惠民。当前“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集结号已经奏响,盛世治水的步伐铿锵有力,一幅普惠亿万人民的水利现代化蓝图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重大工程 时代强音

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宏大工程,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抑洪水而天下平。2008年,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自此,三峡上游,洪流滚滚,一泻千里;大坝下游,波澜不惊,一派安澜。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面对长江洪水“逆来顺受”的历史,由“人力治江”进入“工程治江”时代,疏通了长江黄金水道的“血管”,为长江增添了生态底色,谱写出人水和谐新篇章。

三峡工程不仅是治理长江水患、实现航运畅达的枢纽工程,也是绿色发电的综合工程。自三峡工程2003年正式蓄水发电以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3.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亿吨、二氧化硫排放42万吨,同时还减少了大量工业废水排放,为节能减排和推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详细)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国林:

改革开放成就了三峡工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铸就的三峡工程,这一牵涉国脉国运的“国之重器”,巨大而显著的综合效益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安澜、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南水北调:汩汩南水 奔流北上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由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组成,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连接,构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大水网,是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调水量最大、工程实施难度最高的调水工程之一。

调南水,解北渴,历时50年论证、10多年建设的梦想变成现实。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成功试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出陶岔、过哑口、飞渡槽、钻暗涵,南水北调的一泓清水,不舍昼夜,一路逆势北上,穿行千里,从长江到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区。随着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南水滋润着北方大地,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修复了区域生态环境,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连串世界之最,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上。世界最大输水渡槽、第一次隧洞穿越黄河、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63项新材料、新工艺,110项国内专利,南水北调人用中国智慧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新纪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腾的江水从丹江口一路向北,穿越中原,直抵燕山脚下;澎湃的水流从扬州出发,沿着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直抵海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汩汩南水,奔流北上,不仅滋养着北方大地,更为北方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支撑。(详细)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金洲:

南水北调圆了世纪梦

坚守调水初心,担负建设与运行使命。作为南水北调人,初心和使命一直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初心因奋斗而精彩,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的科学构想,到本世纪初的付诸实施、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历经了一个甲子,圆了国人世纪梦想。(详细)

小浪底工程:古老黄河有颗“年轻的心”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黄河流域面积92.3%、径流量91.2%、输沙量100%,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里程碑式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最高运用水位275米,设计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1999年10月下闸蓄水,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作为治理开发黄河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既较好地控制了黄河洪水,又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运用调水调沙,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后,下游水沙条件趋于稳定,有效保护了生物栖息地,使底栖动物的栖息地更加稳定和多样。同时,水库蓄水后,库区年均降水量增加91毫米,库区及周边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此外,小浪底水库蓄水为库区周边提供了良好引水条件。目前库区内已建、在建及规划取水口7个,全部完工后年取水量可达12亿立方米。

随着治黄理念由“控制洪水”转变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小浪底工程的投入使用,成为这一“生态治黄”理念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对下游河段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天津市城市用水、河北白洋淀和大浪淀水库补水、保证利津断面最小生态流量、向出海口河段鱼类提供繁衍用水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同时也提高了下游400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保证,为黄河沿岸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浪底除了实现防洪、减淤的目标,还兼顾了发电和下游供水、灌溉等综合目标,下游的河南、山东连续数年在大旱之年仍获丰收就是明证。小浪底工程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更是一个绿色、环保、生态、民生工程。(详细)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原副局长王咸儒:

小浪底是我永远的记忆

屈指已过30多年。面对曾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跨世纪宏伟工程,作为建设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小浪底,是我永远的记忆。(详细)

密云水库:一湾碧水润京华

坐落于燕山南麓的密云水库,由潮河、白河两个水利枢纽组成,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水库,也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建设不仅根治了潮、白两河的水患,保护了京、津、冀千万人口的安全,而且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被称为首都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生命之水”。

大坝锁蛟龙,潮白灭水患。自1960年建成至今,北京密云水库不仅在防洪、灌溉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起了作为首都“生命之水”的使命,还完成了从“靠水吃水”到“保水吃水”的根本转变,被首都人民亲切地唤为“北京大水缸”。

随着南水进京,密云水库蓄水量持续攀升,在保证北京市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密云水库也具备了滋养其下游水系、回补地下水的能力。通过生态补水,密云水库下游潮白河水位上升,使得干涸多年的潮河河道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周围百姓感慨:已经多年没有见过如此宽阔的水面了。

为节约水资源,北京市长期实行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取消大水漫灌模式,积极推广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年均节水超过1亿立方米。补水、节水一系列举措使北京的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涵养和恢复,2016年以来,全市地下水位连续3年实现回升。

持续努力下,密云水库的水环境开始好转,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今年6月,密云水库水位达149.15米,蓄水量超过2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43.58平方公里,这是自1999年6月11日以来密云水库最高水位,时隔20年,密云水库蓄水量再次突破26亿立方米。

如今,站在60米高的白河主坝上远眺水库,碧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宛若一颗镶嵌在群山之中的明珠,滋养着京城大地。密云水库水体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详细)

北京市水利局原副总工程师楼望骏:

难忘“密云水库精神”

密云水库建设者们排除万难、求实创新的精神至今难忘。“无私奉献,艰苦拼搏”是建设者的崇高品德;“科学求真,强化管理”是建设者的严谨态度;“安全高速,优质创新”是完美的成果。(详细)

经济日报:沧桑巨变见证辉煌历程

曾经的中国,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监测预报等手段几近空白;如今,水文测站有12.1万处,对大江大河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实现全覆盖。曾经的中国,能否修建跨径400米的桥梁都受到质疑;如今,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21座斜拉桥里,中国独占17座。曾经的中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而且一半处于瘫痪状态;如今,神州大地飞驰的高铁,已是世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高端装备的亮丽“名片”……

写就这样的沧桑巨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只用了70年。70年来,一项项重大工程实现量到质的提升、点到面的铺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保障,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项项重大工程,闪现的是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的活力因子。创新犹如“活水”,让重大工程从理念的种子变为现实的参天大树。无论是三峡大坝的伟大壮举,还是“神舟”“嫦娥”的飞天探月,都充分印证了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必由之路的道理。

一项项重大工程,凝结的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调南方之水、从风中取电、织高速路网、在云端架桥,补齐“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质量”、满足“民生期待”,重大工程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百姓的获得感随之不断增强。

一项项重大工程,显现的是“中国智慧”凝结而成的厚积薄发。重大工程建设中,难免有挡在眼前的诸多困难、相互交织的系列挑战、必须面对的种种考验,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经受考验,势必要求重大工程是全面的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势必呼唤全国大协作汇聚成的强大的力量。重大工程实现的伟大飞跃,正得益于这股力量的助推,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奏出的时代强音。

回首来路,70年凯歌行进,一项项重大工程由蓝图走进现实,是梦想不断腾飞的过程。面向前路,依然任重道远,一张张重大工程的时间表,承载着中国的希望与未来。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吉蕾蕾、祝君壁

1.《南水北调改国运 经济日报重磅推出:“共和国的故事·治水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水北调改国运 经济日报重磅推出:“共和国的故事·治水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