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尚学阁》的改版,反映了一个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尊上不尊下”,那就是尊政不尊民。如果这种现象不及时纠正,我们的党和政府就有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危险。
【本文是作者对塞外茶王的贡献】
《上学之歌》是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儿歌,曲调简单欢快,歌词健康,伴随了几代人走过童年。这首儿歌的歌词是这样的:阳光普照空,花儿对我微笑。小鸟说:“早上好,早上好,早上好,你为什么背着一个小书包?”我每天上学不迟到。爱学习,爱工作,长大后为人民做贡献。"
不过最近网上透露,《上学》的歌歌词改了两个字,这首儿歌的最后一句“长大了为人民争光”,改成了“长大了为祖国争光”。
乍一看,我并不觉得这种改变有什么不妥。“为人民争光”“为祖国争光”都是正能量。但是仔细想想,你会觉得修改器对于做这样的修改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不然一首唱了几十年的儿歌,歌词和歌曲都没毛病。为什么要修改?
是的,为什么变革者要对孩子们的《上学的宋松》做这样的改变?我陷入了沉思。
“人”字是不是孩子很难理解,而“祖国”字更好理解?我觉得这个理由说不通。因为在汉语中,“人”和“祖国”这两个词属于名词,是抽象的概念,含义广泛。
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把“人”这个词解释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从政治意义上说,在中国现阶段,人民是指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但是在过去和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人民”一词有不同的解释。
再比如,对于“祖国”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是“自己的国家”。从其政治含义来说,在我国现阶段,祖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在过去和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祖国”一词有不同的解释。
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和“祖国”这两个词的语义解释非常明确;这两个词的政治含义我们党和政府解释得很清楚,但也存在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时期对其政治含义有不同解读的问题。
这样,说孩子不太懂“人”字,也不太懂“祖国”字,就不存在了。所以不能成为修改儿歌《上学之歌》歌词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歌词更改者把“人”字改成了“祖国”字呢?我想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歌词改变者的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应该说“为人民争光”和“为祖国争光”是正能量,但是“人民”和“祖国”在这里使用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这里的“人”是指“人”,“祖国”是指国家。一个人是否“为人民立了功劳”,需要得到人民的认可;一个人是否“为祖国做出了贡献”需要国家承认,那么谁又能代表国家承认呢?当然是各级政府。
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歌词修改者不得不把“人”字改成“祖国”字的真正原因。这是因为换歌词的人要从小在孩子身上灌输“爱国敬政”的思想。这是错误的意图吗?我觉得它的用意没有错,问题在于为什么一定要牺牲“人民”。可以写写选一首表达“爱国敬政”思想的儿歌,而不是改《上学》的歌!
由此可见,儿歌《尚学阁》的改版,反映了一个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尊上不尊下”,那就是尊政不尊民。如果这种现象不及时纠正,我们的党和政府就有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危险。
1.《上学歌歌词 儿歌《上学歌》的修改折射出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学歌歌词 儿歌《上学歌》的修改折射出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8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