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爱国的情感,敢于进取,自强不息。虽然我们还是青少年,但我们坚信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国经典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爱国经典故事1

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力斗争的义士,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清朝末年,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运动,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为变法而死的义士。

谭嗣同从小就痛恨外国势力侵略中国,决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和康有为等人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谭嗣同看出变法的艰难,对朋友们说:“就是杀身灭族,我也不会改变主张。中国只有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国了。”

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人逃走了。谭嗣同没有跑,他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人为变法而流血,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从我开始吧!”

谭嗣同被捕以后,毫无惧色,在监狱中写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被押到刑场受刑前,大声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笑迎死亡的义士,心里装着祖国。他自动走向死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价值。

爱国经典故事2

清华大学袁丽萍同学:两年前,我是新闻学院本科四年级一名普通的学生,后来担任清华大学首届文科国防班的辅导员,与19名国防生相聚到一起,深受他们的感染。去年11月份,我正式成为清华在研究生阶段转为国防生的第一名同学。我认为现在国防建设需要我们青年人投身其中,我也渴望着能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清华女生,我爱红装,但我更爱那身代表着守卫国土重任的绿色军装。我们清华国防生愿追寻前辈的足迹,投身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在绿色军营中实现以身许国的梦想,踏踏实实为祖国工作50年。

温家宝总理称赞说,袁丽萍同志将来要做一名国防战士,这是非常光荣的。我希望你把自己献身国防事业,守卫祖国的安全,守卫人民的安宁。你一生所从事的事业是光荣的,是值得骄傲的。你在清华这些年学习的收获,一定会用到你今后的工作中去。

爱国经典故事3

旅居意大利老华侨胡锡珍,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和屈辱,后来终于在米兰开了一个皮包店。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又吞噬了他的大部分财产。二战结束后不,一天,家里来了位意大利朋友叫皮利尔,告诉他,你在战争中损失了三千万里拉的财产,这笔巨款现在可以领回来了,但政府有个条件,必须加入我们意大利籍。听了这话,胡锡珍摇了摇头,说:“不,我宁愿不要这些钱,也要做个中国人!”

1979年,他回到故乡浙江青田,在县城安了家,并投资50万元人民币,办起了一座现代化的乳制品厂。他主动提出取消头三年的利息,帮助政府解决一批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当他看到家乡山区交通工具缺少的时候,便主动赠送给政府5辆汽车;当他看到家乡的孩子们需要盖幼儿园、归侨联合委员会需要办公益事业时,他都毫不犹豫地一一慷慨解囊。

爱国经典故事4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但是在旧中国,很长时间,长江上的航运却被外国人垄断了。江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英、法、美、日等国的轮船。中国人没有自己的航运事业,受了许多窝囊气。四川合川人卢作孚爱国心切,决心创办中国民族的航运业。他四处筹集资金,冒险用8000元作抵押,买回一支价值3万元的小火轮,在1926年成立了民生航运公司。那一年,“民生”号轮船满载乘客,驶出了重庆码头,中国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内河航运业。

后来,民生公司又向长江中下游发展,和外国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有的外国公司用大幅度降价的办法,依仗船多、设备新等优势,想挤垮民生公司。卢作孚毫不示弱,宣布民生公司的甲级船员一律由中国人担任,同时加强管理,对旅客不论穷富一视同仁,服务热情周到,还禁止船员收小费。这样,民生公司靠优质服务和民族自信心赢得了旅客的信任。许多乘客宁肯推迟日期,也不乘坐外国轮船,只等上中国的轮船。在那个年月,这对于增强民族精神和抵御外国侵略,有多么大的意义呀!

和范旭东、卢作孚一样,还有不少爱国实业家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工商业,为富强祖国、振兴中华立了大功。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爱国经典故事5

杨靖宇,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在抚顺又两次入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 产 党员和从事的活动。

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经典爱国故事集锦相关文章:

★ 名人经典爱国故事大全精选五篇

★ 经典爱国故事五篇-历史名人爱国故事大全精选

★ 爱国励志故事五篇-经典爱国故事

★ 经典爱国故事-名人爱国故事精选

★ 经典名人爱国5篇励志故事

★ 历史名人经典爱国故事五篇

★ 经典名人爱国励志故事精选五篇

★ 爱国故事

★ 名人爱国经典故事精选五篇

★ 关于中国名人经典爱国故事精选

1.《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经典爱国故事集锦-爱国励志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经典爱国故事集锦-爱国励志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1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