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
文|心有林夕(兵与国约稿作者)
「
正文
」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看到中国被称为“兔子”后,不禁心生种种质疑和困惑。
“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呀!为什么不用熊猫作为中国的动物形象代言?”
“龙也很好呀!神通广大、腾云驾雾,更何况我们从古至今都自称是龙的传人,所以用龙代言再合适不过了。”类似这样的发问,在知乎、豆瓣以及各大论坛贴吧数不胜数~
咱们先说说珍贵的活化石——熊猫,憨态十足,太过老实巴交,这样的动物形象代名咱们国家,会让别的国家从潜意识上就觉得可欺可负。这是林夕的个人所见。
再说说龙,不知有多少朋友听闻过中国人眼里神秘而高贵的龙族在西方文化中又是什么形象?没错,就是反派、邪恶、阴谋诡计,在他们眼里龙不过是“一只长翅膀的喷火大蜥蜴”罢了。
我们可以不管不顾西方国家的想法和目光,但是要想融入全球化进程中,要想善假于物、善假于人,我们就要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为我们多拉拢过来一个国家,就多一份力量,就会多一份胜算。
关于各国拟物化称呼的由来
早在2012年,林夕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一篇帖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里边有说到:“中国最初是“土鳖国”、一度成为“秃子国”(民国),最后才成了“兔子国”(新中国)。”
其实在网络上,不仅是中国,很多在大国乃至于有地域性话语权的国家都有“拟动物化”的代名词,比如说美国是白头鹰,俄罗斯是北极熊,法国是高卢鸡,印度是大象,日本是脚盆鸡等等。
有诗为证:人类灯塔白头鹰,绝不吃亏北极熊,自以为是高卢鸡,曾经阔过约翰牛和人畜无害小白兔。摘自《小白兔的光荣往事》
赋予“中国兔”的新定义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出发,我们听到兔子的第一印象就是:素食主义,且人畜无害,胆小懦弱,却聪明机敏。
兔子,食草者,食物链的末端,坐以待毙?坐等宰割?NO!NO!NO!完全不是这样的。为了重新定义“中国兔”,聪明的国人加入了新形象,比如:兔斯基、流氓兔、腹黑兔。
林夕深以为兔子被中国网民朋友加入“腹黑、萌贱”的特性之后,赋予了“中国兔”以理想和信念,延伸为“每一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更重要的是,“我兔”这样的称呼十分符合80后、90后这两代人独特新潮的话语体系,这也势必为新生代年轻人加持红蓝双Buff: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
兔子不仅会蹬鹰,急了还会咬人
中国兔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处于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所以我们不能像白头鹰、北极熊那样具有伤害性,或是动武威逼,或是出口伤人。我们需要的是像兔子一样的速度,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军事发展上。
很多人都说中国活脱脱就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兔子,老好人脾气,爱好和平,在国际事务上处处谨小慎微,一言一行都显得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和嘴尖皮厚的白头鹰以及明明已经残血却依然浪遍全场的北极熊相比,素食主义的天性就显露无遗了。
鹰:哎呀!兔兔,你轻点~
但在林夕看来,中国凡是以低姿态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处处以第三世界的一份子参与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你说咱圆滑老练也好,韬光养晦也罢!反正就是这种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行为和姿态,却愈发让白头鹰平添几分忌惮,谁知道哪天“兔子急了会不会跑来蹬鹰”?
兔子:死一边去,别打扰我征战星辰大海!
这一切不偏不倚,恰恰应证了《道德经》里那句汇集了中华文明千年智慧的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总结
林夕觉得,叫兔子挺好的。要我说,名字不是最重要的,拳头硬才行,实力才是王道。你见过武侠小说里真正牛掰的高手谁在乎过名字?比如无名,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可这并不影响他威震江湖,名闻四海。
所以说,即便中国是一只兔子,也随时可能变身一只铁嘴铜牙的腹黑小白兔。即便中国是一只兔子,你白头鹰和脚盆鸡又能奈我何?您说呢?朋友
—END—
值班编辑:林夕 商务合作微信:yipin906
值班编辑:林夕 商务合作微信:yipin906
阅读原文
1.《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1933.html